学术投稿

某高中毕业班学生肺结核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陈宇宁;刘冰

关键词:高中生, 结核病, 暴发流行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2年4月成都市新都区某高中高三某班发生肺结核暴发流行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全班52名学生经呼吸内科医生进行临床症状调查后,行X光胸片检查,再抽取血液标本做免疫斑点试验、金标法结核抗体测定以及血常规和相关生化常规检查;每个学生留取3份痰标本(晨痰、夜间痰和及时痰)做抗酸染色镜检和培养。结果52名学生中,痰涂片抗酸染色确诊1例,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但符合血清学、X光检查和(或)临床症状诊断标准者14例。结论本次肺结核在该校的暴发流行,与学校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目的对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C T、M RI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 T、M RI表现。结果临床表现:中耳乳突炎症状;颞骨岩部炎症状;颅内压增高。CT表现:横轴位CT见病侧天幕呈等或高密度,强化显著,范围达同侧及对侧幕切迹。冠状位平扫、增强CT见增厚天幕,病侧颞枕叶出现脑水肿。MRI表现:病侧天幕增厚广泛。DWI、FLAIR序列均呈低信号,呈长T1、短T2信号,强化显著,矢状位、冠状位表现好。结论 MRI、CT 显示中耳乳突炎同侧天幕增厚广泛、信号异常、密度增高且强化显著,可以成为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作者:朱峰;董险峰;张振明;张海燕;张丽艳;张玉玲;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 T 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启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医院感染同源性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近年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途径、细菌定植等同源性分析成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1-2]。本文仅就医院感染同源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方法及应用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李传杰(综述);罗晋卿(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病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口腔科收治的80例患者,患牙为85颗,上下颌第一磨牙严重缺损,需经桩核冠修复后牙残冠。X片观察所有患牙修复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牙修复治疗后,无明显临床症状,X片可见根尖低密度阴影直径不超过2 mm ,牙根长度大于牙冠长度。结论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伟;徐佳瑛;杨丽丽;金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在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松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6例高危人群、临床上怀疑 H IV感染的患者分别应用ELISA及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ELISA复查,阳性51例,阳性率为98.09%,特异性为98.07%,敏感性为86.15%;胶体金法复查阳性47例,阳性率为90.38%,特异性为78.96%,敏感性为76.15%;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明确诊断高危 H IV感染人群,是目前临床上快速筛查 H IV感染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邹才俊;黄代龙;胡伦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新型肝损伤血清标志物 Pep5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血清多肽Pep5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 ),用于判定肝损伤进程的研究。方法以待测血清样本稀释液包被酶联板,5%脱脂奶粉封闭,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Pep5单克隆抗体作为标记抗体,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多肽 Pep5的ELISA ,并用于临床检测690例肝损伤及健康血清样本。结果灵敏度为1.25 ng/mL ;线性范围(0~24 ng/mL )内相关系数为0.9987;与乙酰胆碱酯酶、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三型前胶原交叉反应率小于1.00%;添加回收率在99.09%~107.08%;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 )分别为5.62%~7.32%、6.21%~6.45%。与其他肝损伤指标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 r=0.68)。临床检测结果表明血清多肽Pep5水平随着肝损伤程度加重而升高,与正常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多肽Pep5可用于肝损伤进程定量血清学检测,检测方法简便、可靠,为后续深入研究多肽Pep5的功能及相关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傅海媛;侯利平;周晓明;黄亚娟;宋纯艳;孙云波;汪洋;杨保安;肖汉族;甄蓓;魏开华;王海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胎盘病理检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胎盘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H E染色法观察正常胎盘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36例的病理表现,分析及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与正常足月胎盘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子宫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绒毛血管减少或淤血、纤维素样坏死,胎盘部分梗死,钙盐沉着,绒毛间隔狭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绒毛血管和胎盘床螺旋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是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高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DM )发病的关系。方法按病例-对照设计的方法,选取GDM患者和健康妊娠对照各80例作为受试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体内血糖和肝功能等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法对所有受试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上的 rs1544410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 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两组人群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 rs1544410的G/A 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型基因型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bb型(P<0.05),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rs1544410多态性位点与南京地区汉族妊娠糖尿病具有相关性。

    作者:祁娟;许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贫困地区眩晕患者健康指导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对贫困地区眩晕患者健康指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发展趋势。方法调查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河北省赞皇县医院收治的眩晕患者2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后即调查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包括眩晕的诱因、疾病性质、维持服药的意义、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正确选择就医途径、对治疗的期望值、患者回归社会注意事项、出院后电话咨询的意义、眩晕症的相关知识、饮食结构等的知晓情况,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影响贫困地区眩晕症患者疾病的因素包括性别、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知识水平等,观察组对于疾病一般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地区眩晕患者对健康指导内容知晓率较低,应不断提高、规范健康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加强临床路径探索,加速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深入发展,促进健康教育在贫困地区临床的科学、深入、广泛开展。

    作者:褚彦君;王素蛟;张爱月;冯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精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应用

    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医院医疗水平的关键[1-2]。为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需要建立精细化流程管理,本院根据手术室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精细化流程管理方法,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报道如下。

    作者:颜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突出特色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

    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本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慢病防控、健康教育、中医药服务等特色建设,服务量逐年增加,社区群众满意度上升,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作者:苏芸;冉从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呈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T P )抗体检测在老年患者呈阳性原因。方法8657例行T P抗体检查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大于60岁阳性患者用血清学梅毒螺旋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 PPA )、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金法复测。结果阳性病例中年龄大于60岁者合计69例,占住院老年人总例数的2.43%,占总阳性患者的65.09%;阳性病例中年龄小于60岁者合计37例,占小于60岁住院总例数的0.64%,占总阳性患者的34.91%;60岁以上阳性率与60岁以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5,P<0.005)。RPR、ELISA及胶体金法检测TP抗体与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偏高提示所测标本中有抗类脂抗体和(或)抗梅毒抗体存在,不能作为患者感染梅毒的依据。

    作者:王靖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氩氦刀冷冻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检测在氩氦刀冷冻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1年收入住院晚期胰腺癌病例72例,记录氩氦刀冷冻术前后肿瘤标志物CA19-9、CEA的变化。结果手术前CA19-9值正常的患者Ⅳ期生存期(6.00±1.67)个月,CA19-9值异常的患者Ⅳ期生存期(5.88±4.81)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CEA值正常的患者Ⅳ期生存期(7.87±6.13)个月,CEA值异常的患者Ⅳ期生存期(5.43±3.42)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CA19-9值下降的患者Ⅳ期生存期(7.07±4.86)个月,CA19-9值上升的患者Ⅳ期生存期(8.65±5.71)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CEA值下降的患者Ⅳ期生存期(7.00±4.66)个月,CEA值上升的患者Ⅳ期生存期(9.67±6.50)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EA比CA19-9更有意义,且术前检测比术后检测更有意义。

    作者:唐葵;涂苏林;梁颖清;罗建科;张丹丹;张乃海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尿清蛋白质控品的研制及室间质评的调查

    目的制备尿清蛋白室内质控品,并进行室间质评调查。方法选取患者尿液样本,离心取上清液,加入乙二醇作为稳定剂,叠氮钠作为防腐剂,分装保存,观察稳定性和瓶间差,并进行室间质评调查。结果自制的尿清蛋白质控品除4℃保存的低值质控品外,CV均小于10%,有较好的稳定性,尤其在前3个月;此外,自制质控品的瓶间差较小,高值质控品瓶间差仅0.67%和0.81%,同时质控品的保存温度对瓶间差的影响很小。在全市的室间质评调查中低值质控品 CV 为63.3%(29.1%~70.3%);高值质控品 CV 为20.5%(15.9%~22.3%)。结论研制的尿清蛋白质控品的稳定性较好,易于制备,可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作者:崔小璠;刘蕊;杨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84例2型糖尿病(DM )患者,根据视网膜是否病变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40例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4例,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M )、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等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DM 组患者的vWF、TM、FIB、D-二聚体(D-D)分别为144.8%±44.2%、(20.7±5.3)μg/L、(4.1±0.6)g/L、(730.0±129.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DR组也明显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的hs-CRP、PAI分别为(4.2±0.5)mg/L、(48.6±12.6)μg/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DR组患者的t-PA明显低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情把握以及血管病变的控制有很大的益处。

    作者:卢庆乐;田玫玲;吴殿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血必净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脂多糖(L PS )、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白细胞介素(IL )-6、IL-10、降钙素原(PC T )浓度,并统计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 U )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LPS、TNF-α、IL-6、PCT浓度、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生存率均优于单一治疗组。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能够显著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

    作者:赵广阔;刘永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与分娩发动时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与分娩发动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合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分娩的9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宫颈分泌物及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据破膜后分娩发动时间小于24 h、>24 h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不同分娩发动时间孕妇宫颈分泌物及血清中的IL-6和IL-8水平。结果 A组患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妇宫颈管内口及阴道后穹窿分泌物IL-6和IL-8水平能够早期预测胎膜早破与分娩发动时间的关系。

    作者:刘洋铭;董晓静;周亚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与总胆固醇(TC)试剂对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方法收集健康体检者标本血清10份,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测定血清TBA的含量。第一种方法分别在血清中加入少量的TG和TC ,然后再测定血清TBA的含量。第二种方法则在血清中加入少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然后测定血清TBA含量。后再对TC和 TG试剂进行同样的TBA含量的测定。结果加入少量生理盐水的10份血清标本的 TBA结果均值为7.2μmol/L ;而分别加入少量 TG和 TC的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均值分别为13.5μmol/L 和14.3μmol/L ,这两种方法测定所得的TBA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和 TG试剂中也测出含有TBA。结论通过特殊清洗液的清洗,可以有效减少TG与TC试剂对TBA值检测的影响。

    作者:张翠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广西地区壮族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 PA )1~17bw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广西地区100例壮族和100例瑶族健康个体进行 HPA 1~17bw系统基因分型,比较壮族和瑶族的 HPA基因频率。结果等位基因a是广西地区壮族、瑶族健康个体主要的 HPA1~17bw基因型别。在H-W平衡检验中,瑶族健康人群 HPA1~17bw基因多态性中除 HPA1、2、6外,其他均符合H-W群体遗传平衡法则(P>0.05);壮族健康个体中,所有 HPA各系统符合 H-W群体遗传平衡法则(P>0.05)。瑶族和壮族 HPA系统抗原不配合率分析中,HPA3和 HPA15不配合率高,皆超过30%。比较两个民族的基因频率,发现瑶族的 H PA-3和H PA-15的基因多态性明显低于壮族(χ2=12.242,P=0.002;χ2=6.209,P=0.045)。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和瑶族 HPA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特别是 HPA-3和 HPA-15系统杂合度高,抗原分布不配合比例相对高,在临床配合性血小板输注中必须加以重视。

    作者:杨兰;梁秀云;曾江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142例血红蛋白H病患者血液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血红蛋白H病(HbH病)在临床血液学参数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中的特点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农村地区142例用分子生物学诊断为HbH病患者的CE结果和相关的血液学指标。结果142例HbH病患者中,缺失型HbH病89例,占62.68%,非缺失型HbH病53例,占37.32%;缺失型HbH病CE可见HbH峰,HbCS复合HbH病既可见HbH峰,又可见HbCS峰。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液学分析显示非缺失型HbH病患者的HbH水平及贫血程度高于缺失型HbH病(P<0.05)。结论南宁市农村地区HbH病基因突变类型多样,以缺失型为主;HbCS复合HbH病在CE中可出现特异的HbCS峰;高HbH含量以及CS链在红细胞膜上的聚集是造成HbCS复合HbH病患者临床表现比缺失型HbH病患者严重的主要原因。

    作者:阮丽明;周艳洁;朱茂灵;丁进龙;何桂琼;梁萧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