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陈赞兵

关键词:妊娠, 凝血功能, 临床意义, 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北京普利生C2000-A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500例妊娠期妇女和70例健康育龄非妊娠期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INR值的检测和比较.根据临床诊断将健康妊娠期妇女分为健康妊娠组、妊娠糖尿病组、妊娠高血压组,并对分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与健康育龄非孕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PT、APTT和 INR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FIB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显示妊娠糖尿病组PT、FIB与健康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组PT、APTT、FIB与健康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和早期治疗产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用玉米杆故意杀人案法医学现场分析

    2009年6月8日13时2分,群众报案称,在某村2组的一块稻田内发现一女尸,下身赤裸.根据法医检验很快明确死因,但是如何才能抓获嫌疑人是该案件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卡纳;晏祥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的意义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糖尿病并发症很多,其中以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等常见,以下是对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的意义的论述.

    作者:李保才;骆朝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preS1)、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 从临床乙型肝炎标本中筛选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例4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5项、HBV-PreS1抗原,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结果 475例HBs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及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4.7%(260/475)和61.1%(290/47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9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及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9.3%(142/159)和97.5%(155/15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sAg(+)HBeAb(+ )HBcAb(+)和HBsAg(+)HBcAb(+)两组,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出率则分别为41.3%、35.0%和46.5%、4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同时在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邓兰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例子宫脱垂致双肾重度积液病因分析

    分析2例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并发重度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的原因.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治疗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效果好,创伤小,手术后可很快解除病痛及泌尿系统病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灿;崔雪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种血清方法检测梅毒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即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以及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3种梅毒检测方法.评价这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TP-ELISA方法检测标本4 620例,检测到的阳性标本再用TRUST与TPPA法平行测定.结果 TP-ELISA检测出的56例阳性标本中,TPPA检出阳性54例,阴性2例;TRUST法检出阳性39例,阴性17例,符合率分别为96.4%和69.6%.结论 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可作为临床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理想的筛选方法;TRUST法适用于梅毒疗程观察和疗效判断,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TPPA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试验.

    作者:李凤中;黄永建;陈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普拉克索新型缓释片剂(每日仅需服用一次)2009年和2010年,相继通过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上市,成为优于普拉克索普通即释片剂(每日需服用三次)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的新选择.本文就普拉克索及其缓释制剂在P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何海蓉;张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液,分别对3组受试者抗-CCP和RF进行检测.结果 RA组抗-CCP、RF、抗-CCP或RF、抗-CCP和RF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CCP和RF的特异性明显高于RF的特异性,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CCP对P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RF,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抗-CCP和RF的联合应用可以作为RA的早期诊断评价标准,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胡德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监管场所的运用实践

    随着劳教场所各项工作的日益规范,更高要求的先进的生卫观念的确立,以及劳教人员卫生需求多元化等因素的涌现,建立适应监管场所需要的新型监管医学模式成为监管场所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某劳教所借鉴国内外全科医学开展的经验,分析了场所管区的社区性质,在场所医疗工作中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伍刚;赵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作用初步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脂类代谢紊乱系致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及报道从多方面阐述其相关性.近年来有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在临床中作用得到重视[1],临床医生不再把目光仅停留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等其他脂类物质上.本人对本院3 903例血脂检测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重点观察了HDL-C检测数据,试图寻找HDL-C浓度降低与其他脂类物质浓度紊乱的关系.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德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饥饿相关性营养不良实验室指标的观察

    目的 通过检测与分析完全饥饿状态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了解饥饿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王家岭矿山透水事故20例食物断绝106 h的矿工为研究对象,入院治疗前静脉采血离心后收集血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 白细胞计数升高1例(5%),白细胞降低3例(15%);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比容分别降低3例(15%)、0例和18例(90%),与入院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均升高,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降低12例(60%),清蛋白降低14例(70%),前清蛋白降低15例(75%),纤维蛋白原降低9例(45%).总胆红素升高9例,间接胆红素升高11例.尿素升高18例,尿酸升高6例,乳酸升高18例.叶酸降低7例,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3例.结论 饥饿导致机体负氮平衡、电解质紊乱和酸性代谢物增加.饥饿导致纤维蛋白原降低,纤维蛋白原也可作为机体的营养指标.鉴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饥饿引起半胱氨酸升高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耿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早孕药物流产前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药流)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停经35~50 d的400例要求药流的健康早孕患者,用药前后应用彩超对子宫内部回声、孕囊大小、附件区等进行监测,对宫腔内不均质杂乱回声团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其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情况,脉冲多普勒观察频谱形态,测量收缩期大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 400例中术前彩超提示2例为异位妊娠;8例为带环妊娠,1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葡萄胎,总共12例患者不宜药流,余388例均为单纯的宫内早孕,均实施了药流,并于服药后3~14 d内彩超复查,提示375例药流成功,10例流产不全,3例流产失败,临床依此及时调整方案,经治疗后患者均痊愈.结论 彩超于药流前筛查出异常情况,避免药流的盲目性;药流术后,直接判断药流的效果,对不完全流产者,准确测定宫腔残留的大小、回声及局部血流的信息,有助于临床寻找药流后出血的原因,并及时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彩超监测在药流前后必不可少.

    作者:张风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98例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40岁左右开始出现接近绝经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后一次月经后1年的一段自生殖年龄过渡到无生殖能力年龄的正常生理变化时期.此期妇女的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直至消失,有1/3的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而有2/3的妇女则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潮热,出汗,烦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激动易怒,情绪低落,自信心降低,喜怒无常,不能自我控制,躯体疲劳,适应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等围绝经期临床症状,严重地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妊娠晚期下腰及骨盆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晚期孕妇下腰及骨盆痛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1 254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下腰、骨盆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1 254例妇女在孕36周常规产前检查时接受问卷调查,包括:年龄,身高,肥胖指数,受教育程度,是否失业,城市或农村人口,有无保姆,孕前有否腰痛,前次妊娠有否腰痛,疼痛部位、程度、性质、加重及缓解方法,孕妇活动能力(日常活动,家务劳动,户外活动)等.结果 妊娠晚期孕妇下腰及骨盆痛发生率为48.96%.身高,受教育程度,是否失业及有无保姆与疼痛无明显关系.低龄、高龄孕妇较适龄孕妇更易腰痛.超重孕妇更易腰痛.孕前有腰痛及前次妊娠有腰痛者在本次妊娠中发生腰痛比例增大.城乡孕妇腰痛发生率有较大差异.久站易加重腰痛,卧位可以明显减轻疼痛.下腰及骨盆痛对妊娠晚期孕妇的活动影响较大.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下腰及骨盆痛发生率高,对于某些影响因素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岚;张媛;陶兰;牟连芳;周晓军;林晓宁;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种仪器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利用血气分析仪与便携式血糖仪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与偏倚,并探讨其差异.方法 分别用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罗氏罗康全型便携式血糖仪及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0例患者的动脉血液标本进行血糖浓度的检测,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处理,观察三者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原因.结果 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罗氏罗康全型血糖仪与日立7080生化仪测定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一实验室的检测系统应进行方法学对比和结果偏差评估,从而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刘慧玲;马永能;张鹏;张颖;杨白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61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测定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ys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CysC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冠心病组患者CysC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CysC水平较非冠心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冠心病患者CysC与其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等因素后,此相关性仍存在(r=0.70,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CysC水平与增高,且与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CysC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郭守玉;龙明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改变.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73例SLE患者及25例健康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97.3%的SLE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以CD3+CD4+细胞减低(P<0.01),CD3+CD8+细胞增高(P<0.01),CD3+CD4+/ CD3+CD8+比值减低,多数倒置(P<0.01),CD19+细胞减少(P<0.05)尤为明显.结论 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

    作者:张德杰;向阳;黄世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按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性能验证

    目的 对按新版<中国药典>要求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下称丙肝抗体)试剂的方法学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结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S)发布的 EP12-A2文件<定性试验评价方法用户协议和提议指南>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检验领域的指南>对丙肝抗体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丙肝抗体定性试验的临界值为0.3 NCU/mL;诊断敏感性为95.83%,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7.5%;批内精密度高值:12.94%,低值:13.67%;批间精密度CV是14.83%.结论 丙肝抗体试剂的方法学性能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且比以前同类产品检测性能优良.

    作者:王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鲜全血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比对和校准探讨

    目的 探讨新鲜全血在不同时间及保存条件下在血细胞分析仪比对和校准中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每天留取白细胞增高、正常和减低的标本6例,其中3例放入2~8 ℃的冰箱,另外3例放置于室温,第2天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比对其结果,以监测不同仪器之间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通过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保存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和比对,用当天正常的新鲜全血好,可以解决校准和结果的统一性,减少因设备的不同产生的误差.结论 应用新鲜全血可以作为对同一实验室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的室内质量控制检测和调整,其方法简便且效果理想.

    作者:黄革;胡贡学;李成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免疫性疾病.发病3年内70%的患者出现骨关节影像学改变、骨关节不可逆破坏,从而造成运动功能的丧失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早期运用免疫抑制剂治能控制病情进展,阻止关节破坏[1].因此,寻找特异性检测指标对RA行早期诊断成为近年来R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瓜氨酸是丝蛋白(filaggrin)抗原表位的主要成分,而瓜氨酸残基是RA特异的抗filaggrin抗体(AFA)识别的必要表位[2].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RA患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以探讨其在 RA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韩刚;吴月平;曹亚丽;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对白细胞(WBC)>25×109/L或WBC<4.0×109/L及血细胞分析仪报警结果有异常的761例血液标本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 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33例,核右移4例,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95例,异型淋巴细胞大于5%的有62例,幼稚细胞7例,有核红细胞2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7例,大细胞性贫血3例,疟原虫2例,血小板计数异常9例.结论 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疑似血液病和血液学检查异常情况时,必须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

    作者:叶巧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