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利
目的 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检测血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对两种模式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等项目的精密度进行比较.结果 全血模式各项目检测结果精密度均符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精密度的要求;稀释模式各项目检测结果精密度均超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精密度的要求.结论 临床上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时应采用全血模式,不宜采用稀释模式,稀释模式只限用于对那些采静脉血确实有困难并且以粗略了解血液的大概情况而对检测结果不作严格要求的患者.
作者:陈佩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制定正常妊娠早中晚期FT4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西门子Centaur(R) XP与雅培i2000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分别检测145例妊娠早期、160例妊娠中期、139例妊娠晚期妇女FT4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均大于0.90.相同检测系统组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期FT4参考区间在西门子Centaur(@) XP检测系统分别为:妊娠早期(1.02~1.58 ng/dL)、妊娠中期(0.95~1.34 ng/dL)、妊娠晚期(0.87-1.23 ng/dL);在雅培i2000检测系统分别为:妊娠早期(0.82~1.30 ng/dL)、妊娠中期(0.79~1.10 ng/dL)、妊娠晚期(0.67~0.93ng/dL).结论 正常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逐渐下降,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不具有可比性,分别确定妊娠期早中晚期FT4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参考区间对临床诊治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峰;梁日初;刘庆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AMI患者入院24 h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小板系列参数和血浆FIB检测,同健康体检者80名的结果作对照.结果 AMI患者及其与健康对照组的上述各指标对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联合PLT、MPV、PDW和Fib检测对AMI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韶关市区早、中、晚期孕妇贫血情况,研究并分析孕妇贫血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妇贫血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来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发放“孕妇贫血调查问卷”,并收集其血常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孕期妇女的贫血患病率为58.51%.孕妇的贫血率与孕妇的孕期、教育水平、饮食情况等有其密切的关系.结论 韶关市妊娠妇女贫血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贫血发生率.
作者:曾烈华;郑定茹;邓文强;肖春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输血科实习是输血医学生和检验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并终转变为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自2008年作者担任带教教师以来,输血科先后承担了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现将在输血专业实习生与检验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些许体会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张海宁;张珂;吴立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血站血型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Microlab Star 8CH全自动加样系统加样、AK03A全自动数字血型分析仪判读,组成血型全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1487份无偿献血者的ABO和Rh血型,从血型判读的符合率、混合血清样本倍比稀释后反定型检测灵敏度、溶血及脂血干扰试验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血型判读符合率达99.7%;混合血清小于或等于1∶64的稀释度反定型检测准确度达100.0%,脂血和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 全自动血型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实现了血型检测标准化、自动化,适用于血站血型的批量检测.
作者:孙友岭;周涛;万胜全;张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红细胞研究参数及红细胞信息(RBC-Info)在诊断血尿来源的应用价值.方法 295例血尿标本,其中130例为肾性血尿,165例为非肾性血尿,用sysmex UF-5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进行红细胞研究参数测定,并将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肾性血尿组与非肾性血尿组对比,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RBC-P70Fsc)分别为64.0 ch(60.0~67.0)ch和117.0ch(113.0~119.0)ch,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BC-Fsc-DW)分别为36.0 ch(30.0~42.0)ch和18.0 ch(16.0~24.0)ch,大红细胞(Large-RBC)与小红细胞(Small RBC)之比分别为1.0∶4.4和25.0∶1.0,未溶解红细胞(Non-Lysed-RBC#)与溶解红细胞(Lysed-RBC)之比分别为1.9∶1.0和35.4∶1.0,未溶解红细胞百分率(Non-Lysed-RBC%)分别为66.0%(60.1%~76.5%)和97.7%(93.0%~99.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仪器RBC-Info提示与人工镜检的临床符合率:肾性血尿组分别为91.5%和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肾性血尿标本分别为80.0%与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ge-RBC与Small-RBC及Non-Lysed-RBC#与Lysed-RBC的比值是血尿来源有价值的参考指标.RBC-lnfo敏感性高、客观可靠、快速高效,是提示血尿来源的直观参考信息.
作者:张淑贞;李雪宏;欧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工作效率.但仪器内在的缺陷及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复杂性使仪器在判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1].所以,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尤其在病理情况下,如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及不易控制症状的疾病,常需要进行末梢血涂片或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较快速提出对临床有诊断价值的检验结果.
作者:袁永红;石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前SI(PreSl)抗原,探讨PreS1抗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26例(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抗原,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26例HBV患者PreS1抗原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4.8%和37.1%;其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88例中,PreS1抗原阳性52例,HBV-DNA阳性79例,阳性率分别为59.1%和89.8%;HBeAg阴性138例中,PreS1抗原阳性4例,HBV-DNA阳性5例,阳性率分别为2.9%和3.6%,二者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PreS1抗原与HBV-DNA结果有较好的符合性,可作为检测HBV复制状况的血清指标.
作者:周再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国内的机型有CX3、CX5、CX7、CX9、LX20及新引进的机型DX600和DX800,是目前国内外用户比较多的一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CX3模块大同小异,是贝克曼生化分析仪的急诊测试部分,分电解质项目和杯化学项目2块[1].由于CX3模块管道较多,是贝克曼生化分析仪易产生故障的部分.
作者:张开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百草枯是农村常见农药,是近年来国内较为流行的除草剂,因其刺激性较小,患者比较容易选择,因此对于极力隐瞒病情的患者,早期比较难发现,同时因无特异解毒药,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
作者:阮素莲;韦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医疗收费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政府监管的重点,医院经济管理的难点.目前,医疗费用管理和医疗收费行为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至影响了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患者的利益,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增加.只有做好物价管理工作,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合理收取医疗费用,才能构建合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佛山市中医院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耐药情况,探讨菌血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治疗菌血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中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Excel及SPSS统计分析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情况.结果 收集1231例血培养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74株,革兰阴性(G-)杆菌105株(60.34%),革兰阳性(G+)球菌59株(33.91%),真菌10株(5.75%);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G+球菌以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米诺环素全敏感,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医院获得性感染率39.0%,社区获得性感染率61.0%;有基础疾病者81.8%;科室主要分布于肿瘤科、重症监护病房.经过抗生素治疗,治愈及好转占87.0%、死亡占7.8%、未愈占5.2%.住院期间进行过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插管占45.5%;临床上97.4%有发热,常伴寒战症状.结论 应根据药敏分析结果选用佳抗生素治疗菌血症患者,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提高菌血症的救治成功率;菌血癌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临床常见发热、寒战等症状.减少手术、侵入性操作、插管,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医院菌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叶俏霞;曹证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巴中地区近3年育龄人群感染弓形体、其他微生物、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的情况,探讨不良妊娠与TORCH感染的关系以及不同季节TORCH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抽样检测巴中地区近3年2159例TORCH的抗体水平,比较孕前育龄男性组、育龄女性组、健康妊娠组和不良妊娠组、耍幼儿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城市和农村人群TORCH抗体的阳性率,不同季节感染阳性率.结果 2009~2011年TORCH分析孕前育龄男性组、育龄女性组及耍幼儿组TORCH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14.7%和12.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P>0.05);3组间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阳性率比较,婴幼儿组抗体阳性率为11.2%,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P<0.05).与动物有接触史者弓形虫抗体(TOX-IgM)阳性率为8.2%,无接触史者TOX-IgM阳性率为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1,P<0.05).不良妊娠组妇女所有TORCH项目的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妊娠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6,P<0.05);城市人群TOX-IgM阳性率为6.9%,农村为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3,P<0.05).春、夏季TORCH-IgM总阳性率和TOX、CMV、单纯疱疹(HSV)的IgM阳性率明显高于秋、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6,P<0.05),而风疹病毒(RUV-IgM)阳性率冬、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24.6,P<0.05).结论 TORCH感染无性别、年龄差异,普遍易感.农村人群与家畜接触机会多,感染机会大.因季节不同,机体抵抗力有差异,感染率需要实际关注,尤其是孕妇、儿童免疫力下降极易被感染.因此建议将TORCH检测作为育龄夫妇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王凯邦;张红伟;张健;李雪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57230例血常规标本中血小板假性减少例的原因度其处理方法.方法 根据本实验室复检标准,对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复检,发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者82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处理.结果 51例为乙二胺四乙酸致血小板假性减少,23例为大血小板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1例,冷凝集现象5例,其余2例未找到明显原因.对这些标本进行手工计数或者抽血后即刻上机检测,得到正常范围的结果.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尤其是血小板计数有假性减少现象,必须找到原因并及时处理.
作者:沈怡敏;蒋敏;刘冬梅;董菁;周志英;邱善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为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产科分娩且接受全程健康教育的妊高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基本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药物治疗和在整体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对妊高征知识的了解程度、自然分娩率、产后4d乳汁分泌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和发生子痫的比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开展妊高征患者系统化的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妊高征的了解与认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母婴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萍;容莉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43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鼻内窥镜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结果 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行定期随诊,随诊期时间为6~24个月,随诊中患者中鼻道、上颌窦口通畅,鼻腔黏膜恢复正常,窦腔中均未发现真菌团块,亦无异常分泌物;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没有复发病例.结论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损伤小,可以有效清除真菌团块及病变黏膜,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充分改善窦腔通气及引流,促进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检查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陆军;孙光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血凝项目参加全球项目质控情况,指导和改进室内质控工作及日常工作,从而提高患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法国Stago公司每年分2次发放冻干质控物,每次两种批号,每种批号各3瓶质控物,测定时用蒸馏水复溶两种批号各1瓶质控物,与患者标本一同测定,重复3d.结果 2006年批号为STA-QCE 2006-3和2006-4的质控物,有部分结果不可接受;其余年度所有结果都在2个标准差范围内.结论 对STA-QCE 2006-3和2006-4失败项目进行分析,测定期间室内质控较满意,患者日常结果均值无明显波动,说明可能由于偶然误差导致室间质控结果不满意.在仪器、试剂、操作等方面做改进后,后续室间质控均取得满意成果.
作者:杨利;陶玉滨;许勇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实验性工作能力为主的检验技师[1],而实验是培养学生技能直接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知识、专业素养的同时,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物安全意识,是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作者:闫超;高俊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同时阳性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体外中和反应特性.方法 运用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技术在HBsAg阳性样本中收集抗-HBs同时阳性的样本血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单纯HBsAg阳性的样本和单纯抗-HBs阳性的样本分别与同时阳性的研究组样本中的抗-HBs和HBsAg进行体外血清学中和反应,测定中和物中的HBsAg和抗-HBs含量;测定HBsAg单阳性样本的基因型和HBsAg亚型,记录各测定结果.结果 获取1例HBsAg(130.21 ng/mL)和抗-HBs(50.6 U/L)双阳性样本,HBV基因型为B型,HBsAg亚型为adw;20例HBsAg单阳性样本中有6例能中和研究组样本中的抗-HBs(中和物抗- HBs≤6.5 U/L);20例抗-HBs单阳性样本均能中和研究组样本中的HBsAg(中和物HBsAg≤0.06ng/mL).结论 同时阳性样本中的抗-HBs不是与其共存的HBsAg的特异性抗体.
作者:朱浩稳;黄剑臻;林曼跃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