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0例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分析

陈丽娟

关键词:脂肪肝, 血脂检测,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0例脂肪肝患者(病例组)和50例非脂肪肝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脂、血液流变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指、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及血沉K值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明显异常,高血脂及血液黏度增加促使脂肪肝的形成,定期检查血脂、血液流变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对其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负压置换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以45例慢性鼻窦炎患儿为治疗组,同期收治4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0.5%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治疗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鼻腔及鼻窦负压置换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置换治疗患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患儿易接受、痛苦小、设备简单,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洪婕;祝朝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所用试剂佳预热时间及其参考范围

    目的 用Sysmex CA50自动血液凝固测试仪检测血酶原时间(PT),确定所用PT试剂(ThromborelS)的佳预热范围.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门诊患者40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在试剂预热0~14 h内,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后确定PT试剂佳预热时间的参考范围.结果 发现在30 min至8 h内检测PT,结果 比较稳定.结论 在使用Sysmex CA-50检测PT时,应注意PT试剂的老化过程和佳预热时间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作者:周海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型肝炎感染模式和状况,探讨乙肝5项和HBV DN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为深圳市劳务工群体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07~2009年1 226份深圳市外来劳务工的血清标本进行乙肝5项检测和HBV-DNA测定.结果 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肝5项异常者的HBV DNA总阳性率为48.94%.共发现7种HBV感染模式,小三阳患者占HBV感染总例数的49.67%,大小三阳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94.11%和21.67%.20~30岁的青年劳务工乙肝感染人数在A-G感染模式中均超过该模式感染者总数的50%以上.结论 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肝5项异常者近半数携带HBV DNA,必须加强对大三阳和模式D组(HBsAg阳性和抗-HBc阳性)感染者以及20~30岁的青年劳务工的HBV DNA的监测,从而对外来劳务工HBV感染者的传染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为乙肝的防护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姚相杰;程锦泉;张仁利;何雅青;杨洪;张海龙;阳帆;冼慧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关系.方法 对2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用醋酸铅加氢氧化氨法检测粪乳糖、pH值.粪乳糖大于或等于++,pH<5.5为乳糖不耐受症,将200例患儿分为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粪乳糖阴性为对照组.结果 2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粪乳糖大于或等于++,pH<5.5,138例,其中年龄小于或等于6个月32例,≤1岁68例,≤2岁36例,≤3岁2例.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Ⅰ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容易导致继发乳糖不耐受症,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去乳糖饮食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检测粪乳糖及pH,及早发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

    作者:谭毅菁;潘景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临床价值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若贻误诊断,处理不及时,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产后大出血等,直接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对5年来本院收治的2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胎盘早剥的声像图特征,分析漏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检测时机对轮状病毒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轮状病毒(rotaviru,RV)是造成婴幼儿秋冬季节性腹泻的主要原因,RV-Ag的检测对病因的确定有直接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RV-Ag的检测率.方法 发病后0~2 d取大便用金标法检测,同时抽取静脉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 d后再取标本分别用金标法检测大便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病毒阳性率.结果 3 d后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前者.结论 发病后3 d的标本检测率明显提高.

    作者:杨涛;黄迎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检测,了解耒阳地区新生儿黄疸患儿G-6-PD缺乏情况,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35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血浆G-6-PD活性测定.结果 235例新生儿中G-6-PD缺乏者4例,阳性率为1.7%.结论 G-6-PD缺乏为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对G-6-PD缺乏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G-6-PD缺乏,从而减轻新生儿溶血的程度,避免发生核黄疸.

    作者:雷湘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057例妇女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妇女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057例妇女的体检普查结果 进行现况分析.结果 1 057例妇女中335例未见异常,722例发现患有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68.3%.患病率前3位的分别是宫颈糜烂(34.6%),宫颈肥大(20.2%),乳腺增生(18.4%).另外宫颈涂片查脱落细胞异常的有376例,占35.6%.结论 该次普查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尤其宫颈脱落细胞异常的人数较多.体检普查起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达到了促进妇女健康的目的.

    作者:曾凡玲;唐小清;张丽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1].它与一般废弃物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传染疾病的危害性.医疗废物的不断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的污染源.

    作者:蒋云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128SCTCA)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49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128SCTCA筛查,对其中59例患者同时作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128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341例患者成功完成了128SCTCA 检查,并可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193例患者的596支冠脉伴有不同性质的斑块和不同程度的狭窄,对其中59 例冠心病患者以 CAG为金标准,得出128SCTCA 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 100 %、90.23 %、92.57 %、100 %、95.59 %.从 59 例患者的 295支冠脉中检测出136个斑块,脂质软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硬斑块分别占18%、11%、71%.结论 128SCTCA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方法,冠心病的检出准确程度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接近CAG,区分高危斑块优于CAG,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文兵;牟华明;张莉;刘兴华;汪明全;吴炅;温云;汪俊言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大肠癌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大肠癌血清蛋白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及联合多标志物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在预测大肠癌中的价值.方法 大肠癌与健康对照血清样本106例,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血清蛋白质谱并筛选大肠癌蛋白标志物,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72-4(CA72-4)和CA19-9分别建立蛋白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及蛋白标志物与肿瘤标志物结合的多标志物ANN模型.结果 大肠癌患者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筛选4个质荷比(m/z)分别为4 095、5 640、4 480、7 620 m/z蛋白建立ANN模型,预测大肠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3%和83.3%;肿瘤标志物模型预测大肠癌的敏感度为73.1%,特异度86.7%;联合筛选的4个标志蛋白和CEA、CA72-4建立的模型诊断大肠癌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和96.7%.结论 联合蛋白标志物和肿瘤标志物建立ANN模型,在预测大肠癌中显示高通量、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谭顺厚;胡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1例糖尿病伴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3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及30例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FIB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D-二聚体、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P=0.09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D-二聚体及FIB测定可预示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带教体会

    医学检验学是属于实验室医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不完全独立的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特点.近年来,随着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检验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临床实习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合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1].

    作者:卢鉴财;吴颉;陈务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局部感染患者HIV检查的重要性

    目的 对局部感染患者进行抗-HIV筛查,避免误诊和漏诊,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通过对3组患者的抗-HIV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局部感染患者的抗-HIV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说明对局部感染患者进行抗-HIV筛查的重要性.

    作者:邓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5~2010年拉萨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自2005年6月西藏血液中心的成立之后,该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的临床用血几乎100%来自无偿献血,并且逐步形成了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为了解该市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寻找减少血液浪费的方法,保障血液安全,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合格足量的血液.作者对中心血液5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该市无偿献血者20 158份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年该地区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8.6%,其中ALT、HBsAg、TP的阳性率偏高.结论 逐步扩大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采血车增加外采的快速检测项目(比如ALT等),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这些可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并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毛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方法 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5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手术效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制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76~100(88±3.8)分为疗效满意.结论 明确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骨折断端,稳妥固定骨折及处理下胫腓联合分离,恢复踝关节正常结构,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作者:何锐;何翔宇;张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楚雄市区部分企事业单位体检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楚雄市区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转氨酶(ALT、AST)等生化指标水平,初步评估楚雄市城区居民健康状况.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400检测3 590例体检者空腹血糖、血脂4项、尿酸、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结果 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女性每10岁上升0.12~0.22 mmol/L;男性上升0.09~0.30 mmol/L.TC高峰值男性在40~59岁组;女性在50岁以后.TG从年轻组就有增高,其阳性率达15%以上,HDL-C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LDL-C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转氨酶升高主要集中于年轻组.尿酸水平男性高于女性,男性组尿酸阳性率在20%以上.结论 楚雄城区职业人员血脂高峰较早,转氨酶在年轻人中异常率较高,说明年轻人特别是男性自我保健意识较差,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年度健康体检,提倡平衡膳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李录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清 PCT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48例细菌感染性发热患者、40例病毒感染性发热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PCT,将检测结果 分成4个水平,PCT<0.5 ng/mL,0.5 ng/mL≤PCT<2.0 ng/mL,2.0 ng/mL≤PCT<10.0 ng/mL和 PCT≥10.0 ng/mL,分析 PCT水平与细菌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PCT≥0.5 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PCT能有效地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性发热,有利于早期正确治疗.

    作者:卢鉴财;廖伟娇;陈务华;李碧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小板卫星现象1例

    发生血小板卫星现象时血小板计数在值上是降低的,但在理论上却可认为其是正常的,现将本院诊断血小板卫星现象1例报道如下.

    作者:严妙娟;徐伟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FLIP)(S)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检测FLIP(S)m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用该方法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FLIP(S)mRNA表达水平.结果 FLIP(S)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都有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水平为0.23±0.1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13±0.10(P<0.05).FLIP(S)m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FLIP(S)mRNA的表达水平越高.结论 FLIP(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在分化越低组织中其表达水平越高;为揭示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梁贤明;张忠英;黄如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