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性能的验证

肖弘;王敏;李小盛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酶化学法, 性能验证
摘要:目的 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方法学性能的验证.方法 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的分析测量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进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家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批内变异系数(CV) 0.87%~1.29%,批间CV 1.74%~2.12%;在3.0%~16.0%范围内线性良好Y=1.010X-0.004,r=0.999 7,平均回收率101.37%;该方法与TOSOH G7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0.962 2X+0.045,r=0.994 0,P>0.05);分析测量范围(AMR)验证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 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适合临床检验科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过伸过屈位颈髓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

    目的 总结过伸过屈位颈髓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例过伸过屈位颈髓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细心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护理、高热护理、气管切开等.结果 10例过伸过屈位颈髓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出现感染加重或因痰液堵塞而发生窒息死亡.结论 加强护理可间接治疗过伸过屈位颈髓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解质分析仪钾斜率定标及补正与标准液选择的研究

    目的 研究在电解质分析仪钾斜率定标及定标补正时,选择不同标准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定值质控血清测定的准确性分析,确定定标与定标补正佳实验浓度.方法 使用日本常光EX-Z电解质分析仪和深圳越华科技公司MI921电解质分析仪,分别进行钾标准液定标和定标补正.EX-Z使用仪器配套A4.0 mmol/L、B6.0 mmol/L两点钾标准液自动定标,MI921使用仪器配套A4.0 mmol/L、B8.0 mmol/L两点标准液自动定标.再使用RANDOX钾标准液A3.0 mmol/L、B7.0mmol/L进行定标补正.分别在定标与补正后,检测20次不同浓度的5组定值质控品,高值(H1 7.39 mmol/L、H2 6.02 mmol/L),中值(M4.43 mmol/L),低值(L13.53 mmol/L、L22.56 mmol/L),取内值分析评估两台仪器两种定标模式对钾检测准确性的影响,计算检测值与定值之间的变异指数VIS,按我国卫生部质控的评价标准,进行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结果 (2)自动定标组,EX-Z组定值质控品检测mmol/L均值是:H1 7.01、H2 5.79、M 4.41、L1 3.67、L2 2.87、,L2为x±2s规则失控结果,临床可接受性为 H1 和L2不接受、H2和L1合格接受;MI921组对定值质控品检测mmol/L均值是:H1 7.12、H2 5.89、M 4.46、L1 3.66、L2 2.85,L2为x±2s规则失控结果,临床可接受性为L2不接受、L1和H1合格接受.两组M值临床可接受性均为优秀接受.(2)定标补正组,EX-Z组和MI921组的定值质控品检测均没有出现x±2s规则失控结果,临床可接受性只有MI921组L2合格接受,其余优秀接受.结论 电解质分析仪钾定标标准液佳浓度是A点2.8~3.2 mmol/L、B点7.0~7.5 mmol/L,若仪器原配钾标准液A点大于或等于4.0 mmol/L或B点小于或等于6.0 接受性 mmol/L时,应选择佳标准液范围内的标准液进行钾斜率回归式Y=aX+b有效补正,使钾测定区间有效地覆盖临床可能出现的高低值,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云凤;朱雪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的无痛人流术在临床应用的优点,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本院妇科门诊做无痛人流及可视无痛人流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吸宫不全或漏吸发生少、无子宫穿孔,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术后月经量减少、宫腔黏连、宫颈管黏连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无痛人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性能的验证

    目的 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方法学性能的验证.方法 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对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的分析测量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进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家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批内变异系数(CV) 0.87%~1.29%,批间CV 1.74%~2.12%;在3.0%~16.0%范围内线性良好Y=1.010X-0.004,r=0.999 7,平均回收率101.37%;该方法与TOSOH G7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0.962 2X+0.045,r=0.994 0,P>0.05);分析测量范围(AMR)验证和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 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适合临床检验科应用.

    作者:肖弘;王敏;李小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种蛋白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群比较各时点检测值,分析两者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3 h肌红蛋白高于8 h检测值和对照组3 h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I 3 h和8 h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红蛋白诊断假阳性率高于肌钙蛋白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在8 h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肌红蛋白在8 h已经开始下降,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肌红蛋白.

    作者:严雪萍;万彦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LSI新判断标准下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与比较

    目的 比较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双纸片增效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K-B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直径和肉汤稀释法(MIC)值测定后计算耐药率.结果 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头孢他啶,氨曲南的敏感率显著提高,头孢他啶耐药率55.2%,氨曲南耐药率50.2%.结论 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性提高,新规则下三代、四代头孢总体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作者:杨明明;林立中;邹飞扬;夏先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真菌感染股癣诊断性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股癣感染的病原体.方法 对门诊皮肤科就医的69例的股癣患者,直接在患处刮取鳞屑于载玻片上,进行染色镜检或真菌培养.结果 门诊可疑股癣的69例的患者,在患处刮取鳞屑在载玻片上进行直接涂片染色或培养,得出68例真菌阳性,阳性率达98.6%.由此可见,股癣是有真菌感染所致.结论 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健,诊断明确,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解除了患者的痛苦,达到治愈效果.

    作者:李长如;陈灵敏;曾秋林;魏立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种方法检测低水平HBsAg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 对全自动微粒子免疫荧光法(ME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采用MEI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从中筛选出的120例低水平HBsAg阳性标本,用ELISA法进行检测,并对确认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MEIA检测结果为20.05).结论 MEIA法对低水平HBsAg的阳性检出率较ELISA法高.

    作者:杨荣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EDTA-K2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 比较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EDTA-K2对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K2抗凝15、30、45 min的外周血涂片,染色后计数100个淋巴细胞,并对其中的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计数.结果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和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异型淋巴细胞总数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owney分型的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EDTA-K2抗凝的外周血进行初步筛查,当Ⅱ型异型淋巴细胞较多时,则应用未抗凝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以便确诊.

    作者:杨秋连;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N末端脑钠肽测定在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测定在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N末端脑钠肽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人全血、血清及血浆中NT-ProBNP浓度水平.结果 血中NT-ProBNP浓度水平对患者疗效评估、治疗方案、预后及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结论血 NT-ProBNP检测浓度水平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血中的浓度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HF患者初步筛选、早期诊断、心衰不同程度评估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曦晖;周琼仙;乐理;薛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本科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以川芎嗪为对照比较2008~2010年共观察12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钟华;程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在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在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7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化疗中应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5-氟尿嘧啶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作者:肖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3种血清测定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和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检测85例高度疑为AMI的患者在发病6 h内检测3个血清指标水平.比较其对AMI诊断的性能,以进行优化组合检测.结果 AMI患者在发病6 h内,CK-MB、Myo 和CTnI的敏感性分别为82.35%、100.00%和92.64%;特异性分别为94.74%、89.47%和100.00%;单项比较:敏感度和阴性预期值以Myo 高,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可靠性则以CTnI佳;并联组合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均以CTnI与Myo理想;可靠性则以CTnI与CK-MB联合好;串联组合比较:5项指标均以CTnI与Myo串联检测为佳.结论 血清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靠性.CTnI和Myo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MI早期诊断的性能.

    作者:黄爱群;严跃红;钟玉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磁性壳聚糖微球研究进展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指用高分子材料将磁性金属或磁性金属氧化物的超细微粒包裹起来形成的微粒[1].因而磁性微球具备了高分子及磁性物质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具有超顺磁性,能在外加磁场下快速分离;另一方面,有与生物活性物质反应的特殊功能基团,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正因为磁性微球的优良特性,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靶向、临床诊断、标记)、生物工程(固化酶、细胞筛选),环境工程(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何荣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了解化疗对肾功能的损害情况,确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化疗过程中的监控价值.方法 对41例荷瘤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第后4、8和15天提取血清和尿液标本,测定β2-MG、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 化疗前后血β2-MG、BUN和Cr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尿β2-MG化疗后第4天与化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8天和第15天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DDP)等药物对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临床仅以BUN、Cr作为化疗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指标是不够的.血、尿β2-MG具有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而且监测血、尿β2-MG对临床医师及时调整化疗药物用量及确定化疗间隙期长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艳军;蒋显勇;陈婕;袁才佳;李国亮;李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变化与NT-proBNP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肾功能变化与血N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125名慢性CHF患者进行血肌酐(CR)、胱抑素C(Cys C)以及NT-proBNP测定,并对血CR、Cys C浓度与NT-proBNP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CR、Cys C异常变化均能引起NT-proBNP显著性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血Cys C比CR更能引起NT-proBNP的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CHF肾功能变化与心功能有密切相关,而且Cys C更能反应慢性CHF患者肾功能早期改变.

    作者:冼中任;陈秋霞;黄爱群;迟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白色念珠菌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患者424例,其中30例出现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医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结果 医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发生率为7.01%(30/424).t检验、χ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住院时间长短、是否留管、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是否恶性肿瘤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否恶性肿瘤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年龄、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否恶性肿瘤为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丽芳;刘洪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凝新鲜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比对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用抗凝新鲜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比对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Sysmex TX-2000i血液分析仪为参比仪,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为比对仪.(1)采集体检健康人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新鲜血在参比仪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定值,然后用该血液校准比对仪.(2)每天选择无细胞聚集和碎片的新鲜血标本,在参比仪和比对仪分别测试3次并记录均值结果,为期2个月共检测180例标本,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1)比对仪经定值新鲜血校准后其测定结果与参比仪测定结果的偏差比校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参比仪与比对仪测定结果各参数之间相关密切(r2>0.95),一致性良好.结论 利用抗凝新鲜血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比对,经济有效,可以提高血液分析仪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黄海燕;李雪宏;张淑贞;江少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Excel制作ALT标准曲线的探讨

    目的 制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标准曲线,使ALT检测结果更可靠准确.方法 使用Excel制作ALT标准曲线.结果 应用Excel制作的ALT标准曲线符合实验要求.结论 利用Excel制作ALT的标准曲线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张明霞;段希玲;王艳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目的 了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Tronzo-Evans 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按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32例中1例死亡,其余31例经6~24个月随访,按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6.9%,无1例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作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任周奎;吕应文;于金华;王建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