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芬
丹红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本科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以川芎嗪为对照比较2008~2010年共观察12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钟华;程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及Rh血型抗D抗体效价,探讨妊娠妇女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常规检测夫妇ABO及RhD血型,对夫妇ABO及Rh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421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168例(39.9%),在2例RhD阴性妊娠妇女中检出抗D抗体1例(50.0%).结论 产前对夫妇进行ABO、RhD血型及IgG抗A(B)和抗D效价检测,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减少因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检测IgG抗A(B)及抗D抗体效价,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周红;王青;刘道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acid)包裹有疏水的抗真菌药伊曲康唑(ITZ)的纳米粒抗真菌的效果.方法 用水包油乳化蒸发合成PLGA-ITZ纳米粒.分别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检测其形态、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包封率,药物释放和抗真菌活性.结果 PLGA-ITZ纳米粒的大小为直径为220 nm,浓度为0.03 mg/mL能在第9天完全抑制,该剂量相当于3 mg/mL,即100倍ITZ的抗真菌的效果.结论 PLGA-ITZ纳米粒能改善ITZ的水分散度,提高生物适合度和增加抗真菌的效果.
作者:卢见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指用高分子材料将磁性金属或磁性金属氧化物的超细微粒包裹起来形成的微粒[1].因而磁性微球具备了高分子及磁性物质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具有超顺磁性,能在外加磁场下快速分离;另一方面,有与生物活性物质反应的特殊功能基团,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正因为磁性微球的优良特性,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靶向、临床诊断、标记)、生物工程(固化酶、细胞筛选),环境工程(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何荣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留置导尿是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近年来国内护理学者在中如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损伤,防止感染这些方面同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就导尿置管及拔管2个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龚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所致泌尿生殖道疾病情况,并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了解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319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31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支原体感染114例,占35.74%:其中解脲脲原体69例,占60.53%;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37例,占32.45%;人型支原体8例,占7.02%.药物敏感性排序,排在前4 位的抗生素为:美满霉素(95.61%)、交沙霉素(90.35 %)、强力霉素(88.60%)、四环素(86.64%);耐药率排在前四位依次为环丙沙星(32.46%)、罗红霉素(57.02 %)、氧氟沙星(57.02%)、红霉素(57.02%).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次之,单独人型支原体感染较少.药敏试验表明,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已产生较高耐药性,提示临床要积极开展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规范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胡雪梅;周先军;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长安区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明确本地区的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微孔板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按照CLSI标准判断耐药、中介、敏感.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2年多来本院就诊的疑似感染的所有患者进行培养并分离的1 260株细菌.结果 检测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别是47.7%、72%.革兰阳性球菌占40%、革兰阴性杆菌占60%.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8.1%、44.7%.对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ESBLs产生菌耐药率低的药物分别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比较低,分别是21.4%、26.5%、25.1%.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9%、1.8%、5.2%.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4.8%)和鲍曼不动杆菌(2.1%)的泛耐菌株.奎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阴兰阴性杆菌均有很强的广谱抗菌作用.结论 本地区肠杆菌和肺炎雷克菌的菌ESBLS检出率高,非发酵菌分离率上升,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出现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加强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十分重要.
作者:肖新利;周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在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AO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本院接受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 269例患者资料,对患者图像行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后处理,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结果 3 269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检出率为1.13%,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4例(64.86%),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3例(35.14%).所有图像通过不同后处理方法均能显示异常血管的起源及走行.结论 DS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能准确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及走行,可作为冠状动脉变异的筛查方法.
作者:谢丽响;李绍东;徐凯;程广军;袁莹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输精管痛性结节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2009年经雁江区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确诊的36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疼痛症状消失者36例;结节完全消失者32例,基本消失者4例.结论 微创手术切除痛性结节疗效显著.
作者:朱清良;马天波;秦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和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检测85例高度疑为AMI的患者在发病6 h内检测3个血清指标水平.比较其对AMI诊断的性能,以进行优化组合检测.结果 AMI患者在发病6 h内,CK-MB、Myo 和CTnI的敏感性分别为82.35%、100.00%和92.64%;特异性分别为94.74%、89.47%和100.00%;单项比较:敏感度和阴性预期值以Myo 高,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可靠性则以CTnI佳;并联组合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均以CTnI与Myo理想;可靠性则以CTnI与CK-MB联合好;串联组合比较:5项指标均以CTnI与Myo串联检测为佳.结论 血清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靠性.CTnI和Myo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MI早期诊断的性能.
作者:黄爱群;严跃红;钟玉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广东省珠海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构成比.方法 对2008~2010年本院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基因诊断室的血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本院共送检标本209例,检出地贫表型阳性150例,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77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SEA/αα;β-地中海贫血73例,共检出5种β-基因突变类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CD41-42,其次是IVS-II-654.结论 本研究为珠海地区的遗传咨询和制定该地区人群筛查的地贫预防计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由于产前筛查的普及,地贫知识的宣传,地贫基因类型趋向单一化,此次研究检出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低于2003年相关文献报道的类型.
作者:田文芳;唐喜军;易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模式要求实行集中管理的方式.以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目的.本院自2010年以来,手术器械纳入供应室进行规范化处理,在这2年的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将遇到的难点与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漆光玉;莫玉英;潘姚;牟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诊断标准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支持组(62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包括无家人管理或有家人管理但很少来院探视的患者,支持组则包括家人定时探视并与之交流的人员.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在疾病控制方面明显低于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关怀,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及社会功能康复.
作者:万雪英;张红梅;董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褥疮又称为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病种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上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在康复治疗、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病情,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甚至会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王增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舒适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14例在本院入院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较高.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可帮助患者消除对新术式的恐惧和抵制心理,提高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郑红;徐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检测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125例异位妊娠患者和78例正常妊娠者,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孕酮、β-HCG、CA125和VEGF值.结果 异位妊娠组β-HCG、CA125和VEGF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值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孕酮、β-HCG、CA125和VEGF联合检测可以协助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并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实验室诊断的方法、细胞特征.方法 抽取骨髓直接涂片,凉干后用瑞士染液,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各种细胞的形态及特征.结果 本文自2000年8月至2010年8月观察、分析髓增生异常综合症52例.其中难治性贫血23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7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1例,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7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4例.实验室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完全相符合.结论 早期正确的实验室诊断和临床医生正确及时的诊断,加之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是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康复率的关键.
作者:刘美霞;孙希明;刘玉霞;宋延虎;李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I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按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将患者分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4 h尿mAlb、α1-MG、β2-MG、IgG的含量,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AER正常组尿α1-MG、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UAER增高组尿4种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尿中的mAlb、α1-MG、β2-MG、IgG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良者组.结论 尿多种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定位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温庆辉;莫伟平;万德胜;黎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12月呼吸科92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病原学和细菌耐药性特点.结果 共培养阳性菌101株,革兰阴性细菌占主导地位,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31.24%)、大肠埃希菌(24.56%)、鲍曼不动杆菌(14.8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78%)、表皮葡萄球菌(4.72.%);白色假丝酵母菌(6.75%);部分致病菌呈多重耐药.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部分致病菌呈多重耐药,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耐药.
作者:王望东;王丽;李顺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EDTA-K2对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K2抗凝15、30、45 min的外周血涂片,染色后计数100个淋巴细胞,并对其中的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计数.结果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和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异型淋巴细胞总数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owney分型的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EDTA-K2抗凝的外周血进行初步筛查,当Ⅱ型异型淋巴细胞较多时,则应用未抗凝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以便确诊.
作者:杨秋连;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