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见行
目的 通过检测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125例异位妊娠患者和78例正常妊娠者,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孕酮、β-HCG、CA125和VEGF值.结果 异位妊娠组β-HCG、CA125和VEGF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值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孕酮、β-HCG、CA125和VEGF联合检测可以协助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检出的21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得出的药敏结果资料.结果 21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以痰液为主,占80.0%.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诺环素都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分别为10.0%、21.9%、8.6%、8.1%,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应加强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孔阳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间日疟原虫可溶性抗原(P.vAg)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间日疟患者感染红细胞获得P.vAg,体外刺激人单核来源的未成熟DC.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的P.vAg(0.1、1.0、10.0 μg/mL)作用下再经脂多糖(LPS)诱导后DC成熟相关分子CD83、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子(HLA-DR)的表达变化.结果 3组P.vAg刺激的DC再经LPS诱导后表达CD83、CD86和HLA-DR阳性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3个剂量组CD83、CD86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vAg 10.0 μg/mL 组HLA-DR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Ag能上调DC部分成熟性表型的表达,表明P.vAg 具有促进DC成熟的作用.
作者:陈新年;孔评石;夏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及Rh血型抗D抗体效价,探讨妊娠妇女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常规检测夫妇ABO及RhD血型,对夫妇ABO及Rh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421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168例(39.9%),在2例RhD阴性妊娠妇女中检出抗D抗体1例(50.0%).结论 产前对夫妇进行ABO、RhD血型及IgG抗A(B)和抗D效价检测,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减少因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检测IgG抗A(B)及抗D抗体效价,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周红;王青;刘道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双纸片增效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K-B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直径和肉汤稀释法(MIC)值测定后计算耐药率.结果 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头孢他啶,氨曲南的敏感率显著提高,头孢他啶耐药率55.2%,氨曲南耐药率50.2%.结论 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性提高,新规则下三代、四代头孢总体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作者:杨明明;林立中;邹飞扬;夏先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模式要求实行集中管理的方式.以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目的.本院自2010年以来,手术器械纳入供应室进行规范化处理,在这2年的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将遇到的难点与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漆光玉;莫玉英;潘姚;牟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用抗凝新鲜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比对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Sysmex TX-2000i血液分析仪为参比仪,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为比对仪.(1)采集体检健康人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新鲜血在参比仪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定值,然后用该血液校准比对仪.(2)每天选择无细胞聚集和碎片的新鲜血标本,在参比仪和比对仪分别测试3次并记录均值结果,为期2个月共检测180例标本,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1)比对仪经定值新鲜血校准后其测定结果与参比仪测定结果的偏差比校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参比仪与比对仪测定结果各参数之间相关密切(r2>0.95),一致性良好.结论 利用抗凝新鲜血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比对,经济有效,可以提高血液分析仪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黄海燕;李雪宏;张淑贞;江少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褥疮又称为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病种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上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在康复治疗、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病情,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甚至会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王增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和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检测85例高度疑为AMI的患者在发病6 h内检测3个血清指标水平.比较其对AMI诊断的性能,以进行优化组合检测.结果 AMI患者在发病6 h内,CK-MB、Myo 和CTnI的敏感性分别为82.35%、100.00%和92.64%;特异性分别为94.74%、89.47%和100.00%;单项比较:敏感度和阴性预期值以Myo 高,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可靠性则以CTnI佳;并联组合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均以CTnI与Myo理想;可靠性则以CTnI与CK-MB联合好;串联组合比较:5项指标均以CTnI与Myo串联检测为佳.结论 血清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靠性.CTnI和Myo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MI早期诊断的性能.
作者:黄爱群;严跃红;钟玉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阴道分泌物涂片两种涂片法与真菌培养法检测念珠菌的结果.方法 对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做真菌培养,并应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B液(10%KOH)涂片直接镜检检测念珠菌,将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22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B液(10%KOH)涂片镜检法检出念珠菌27.4%,与真菌培养法检出率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涂片镜检法检出念珠菌20.8%与真菌培养法26.1%比较以及生理盐水涂片与B液涂片镜检法相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泌物应用B液(10%KOH)涂片镜检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的诊断念珠菌阴道炎的筛查方法,对临床早期采用正确治疗措施,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B液(10%KOH)为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节省下来的,无需配制、便于保存,节约成本.
作者:许艳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所致泌尿生殖道疾病情况,并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了解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319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31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支原体感染114例,占35.74%:其中解脲脲原体69例,占60.53%;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37例,占32.45%;人型支原体8例,占7.02%.药物敏感性排序,排在前4 位的抗生素为:美满霉素(95.61%)、交沙霉素(90.35 %)、强力霉素(88.60%)、四环素(86.64%);耐药率排在前四位依次为环丙沙星(32.46%)、罗红霉素(57.02 %)、氧氟沙星(57.02%)、红霉素(57.02%).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次之,单独人型支原体感染较少.药敏试验表明,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已产生较高耐药性,提示临床要积极开展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规范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胡雪梅;周先军;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糖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在本院门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筛查,然后按照不同的流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度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并对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检测结果表明HbA1c与动态血糖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即随着血糖升高,HbA1c也升高.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HbA1c实行监控,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很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汤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输精管痛性结节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2009年经雁江区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确诊的36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疼痛症状消失者36例;结节完全消失者32例,基本消失者4例.结论 微创手术切除痛性结节疗效显著.
作者:朱清良;马天波;秦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报道6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非缺失型型-α地贫)检测结果,了解其基因携带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组织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79 fL为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表型阳性指标,对其中2 891例表型阳性和2 746例表型阴性样品进行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6 000对筛查对象检出非缺失型α-地贫257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2.14%(257/12 000).临床常见3种非缺失型α-地贫依次为异常血红蛋白CS(HbCS)1.16%(139/12 000)、异常血红蛋白WS(HbWS)0.83%(100/12 000)、异常血红蛋白QS(HbQS)0.15%(18/12 000).结论 本地区为α-地贫高发区,应将a基因分析列入筛查项目,为降低中间型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胎儿出生,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忠;张新华;阮丽明;颜秀梅;杨洁;陈甫溢;谢克宁;商昌英;谢雪金;卢相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舒适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14例在本院入院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较高.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可帮助患者消除对新术式的恐惧和抵制心理,提高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郑红;徐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测定在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N末端脑钠肽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人全血、血清及血浆中NT-ProBNP浓度水平.结果 血中NT-ProBNP浓度水平对患者疗效评估、治疗方案、预后及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结论血 NT-ProBNP检测浓度水平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血中的浓度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HF患者初步筛选、早期诊断、心衰不同程度评估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曦晖;周琼仙;乐理;薛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丹红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本科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以川芎嗪为对照比较2008~2010年共观察12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钟华;程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EDTA-K2对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K2抗凝15、30、45 min的外周血涂片,染色后计数100个淋巴细胞,并对其中的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计数.结果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和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异型淋巴细胞总数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owney分型的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EDTA-K2抗凝的外周血进行初步筛查,当Ⅱ型异型淋巴细胞较多时,则应用未抗凝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以便确诊.
作者:杨秋连;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化疗对肾功能的损害情况,确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化疗过程中的监控价值.方法 对41例荷瘤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第后4、8和15天提取血清和尿液标本,测定β2-MG、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 化疗前后血β2-MG、BUN和Cr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尿β2-MG化疗后第4天与化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8天和第15天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DDP)等药物对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临床仅以BUN、Cr作为化疗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指标是不够的.血、尿β2-MG具有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而且监测血、尿β2-MG对临床医师及时调整化疗药物用量及确定化疗间隙期长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艳军;蒋显勇;陈婕;袁才佳;李国亮;李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其比值是临床筛选及发现前列腺癌有意义的指标,但多种因素都可增加PSA由前列腺腺泡漏入间质使血中PSA水平升高;多种良性前列腺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合并急性尿潴留、急性前列腺炎、及导尿术、前列腺指诊等均可能使血中PSA升高[1-4];PSA在4~10 ng/mL之间诊断前列腺疾病的诊断灰区间FPSA/TPSA比值一直是认为有希望明确诊断的指标,但颇多争议[5-6],性激素尤其是男性激素对于前列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前列腺上皮及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密切相关,但性激素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方面的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