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红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肾功能变化与血N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125名慢性CHF患者进行血肌酐(CR)、胱抑素C(Cys C)以及NT-proBNP测定,并对血CR、Cys C浓度与NT-proBNP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CR、Cys C异常变化均能引起NT-proBNP显著性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血Cys C比CR更能引起NT-proBNP的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CHF肾功能变化与心功能有密切相关,而且Cys C更能反应慢性CHF患者肾功能早期改变.
作者:冼中任;陈秋霞;黄爱群;迟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按AO分类标准分类,B3型7例,C1型7例,C2型17例,C3型4例.均采用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行植骨.结果 3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3.5个月.全部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所有病例无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活动腕关节时遗留中度疼痛.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良12例,优良率93.5%.结论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性主、被动吸烟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02例健康成年男性分为3组,吸烟组140例,被动吸烟组40例,非吸烟组122例.分别进行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FMN)、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检测.结果 (1)吸烟组TG(2.13±0.19)mmol/L、HbA1c(5.31±0.12)%值高于非吸烟组TG(1.52±0.08)mmol/L、HbA1c(5.02±0.05)%,(2)吸烟组apoB(0.97±0.02)g/L值高于被动吸烟组apoB(0.89±0.03)g/L,(3)被动吸烟组apoA-I(1.31±0.03)g/L值低于非吸烟组apoA-I(1.37±0.01)g/L.结论 男性被动吸烟影响脂代谢(apoA-I),主动吸烟影响脂代谢(TG、apoB)和糖代谢(HbA1c),提示主、被动吸烟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马蓉蓉;欧春声;钮建中;卫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国在1984年开设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二十多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现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
作者:全裔;龙艳;海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多发伤救治模式的疗效.方法 对2007~2010年68例多发伤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救治成功52例(76.47%),死亡16例(23.52%).结论 基层医院是多发伤第一救治场所,阶梯救治网络、技术能力保证、合理程序、安全转送是提高其救治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马培炳;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acid)包裹有疏水的抗真菌药伊曲康唑(ITZ)的纳米粒抗真菌的效果.方法 用水包油乳化蒸发合成PLGA-ITZ纳米粒.分别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检测其形态、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包封率,药物释放和抗真菌活性.结果 PLGA-ITZ纳米粒的大小为直径为220 nm,浓度为0.03 mg/mL能在第9天完全抑制,该剂量相当于3 mg/mL,即100倍ITZ的抗真菌的效果.结论 PLGA-ITZ纳米粒能改善ITZ的水分散度,提高生物适合度和增加抗真菌的效果.
作者:卢见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EDTA-K2对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K2抗凝15、30、45 min的外周血涂片,染色后计数100个淋巴细胞,并对其中的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计数.结果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和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异型淋巴细胞总数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owney分型的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EDTA-K2抗凝的外周血进行初步筛查,当Ⅱ型异型淋巴细胞较多时,则应用未抗凝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以便确诊.
作者:杨秋连;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其比值是临床筛选及发现前列腺癌有意义的指标,但多种因素都可增加PSA由前列腺腺泡漏入间质使血中PSA水平升高;多种良性前列腺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合并急性尿潴留、急性前列腺炎、及导尿术、前列腺指诊等均可能使血中PSA升高[1-4];PSA在4~10 ng/mL之间诊断前列腺疾病的诊断灰区间FPSA/TPSA比值一直是认为有希望明确诊断的指标,但颇多争议[5-6],性激素尤其是男性激素对于前列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前列腺上皮及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密切相关,但性激素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方面的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及Rh血型抗D抗体效价,探讨妊娠妇女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常规检测夫妇ABO及RhD血型,对夫妇ABO及Rh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421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168例(39.9%),在2例RhD阴性妊娠妇女中检出抗D抗体1例(50.0%).结论 产前对夫妇进行ABO、RhD血型及IgG抗A(B)和抗D效价检测,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减少因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检测IgG抗A(B)及抗D抗体效价,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周红;王青;刘道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0年本院住院患者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本院2010年1~12月21 992例住院患者进行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结果 总阳性率为10.14%,HBsAg阳性率为7.26%,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76%.梅毒螺旋体抗体为2.08%,抗-HIVl/2阳性率为0.05%.结论 本院患者相关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为相关疾病的防治及控制其传播起到一定的意义.
作者:何宝明;陈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褥疮又称为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病种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上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在康复治疗、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病情,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甚至会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王增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输精管痛性结节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2009年经雁江区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确诊的36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疼痛症状消失者36例;结节完全消失者32例,基本消失者4例.结论 微创手术切除痛性结节疗效显著.
作者:朱清良;马天波;秦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在电解质分析仪钾斜率定标及定标补正时,选择不同标准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定值质控血清测定的准确性分析,确定定标与定标补正佳实验浓度.方法 使用日本常光EX-Z电解质分析仪和深圳越华科技公司MI921电解质分析仪,分别进行钾标准液定标和定标补正.EX-Z使用仪器配套A4.0 mmol/L、B6.0 mmol/L两点钾标准液自动定标,MI921使用仪器配套A4.0 mmol/L、B8.0 mmol/L两点标准液自动定标.再使用RANDOX钾标准液A3.0 mmol/L、B7.0mmol/L进行定标补正.分别在定标与补正后,检测20次不同浓度的5组定值质控品,高值(H1 7.39 mmol/L、H2 6.02 mmol/L),中值(M4.43 mmol/L),低值(L13.53 mmol/L、L22.56 mmol/L),取内值分析评估两台仪器两种定标模式对钾检测准确性的影响,计算检测值与定值之间的变异指数VIS,按我国卫生部质控的评价标准,进行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结果 (2)自动定标组,EX-Z组定值质控品检测mmol/L均值是:H1 7.01、H2 5.79、M 4.41、L1 3.67、L2 2.87、,L2为x±2s规则失控结果,临床可接受性为 H1 和L2不接受、H2和L1合格接受;MI921组对定值质控品检测mmol/L均值是:H1 7.12、H2 5.89、M 4.46、L1 3.66、L2 2.85,L2为x±2s规则失控结果,临床可接受性为L2不接受、L1和H1合格接受.两组M值临床可接受性均为优秀接受.(2)定标补正组,EX-Z组和MI921组的定值质控品检测均没有出现x±2s规则失控结果,临床可接受性只有MI921组L2合格接受,其余优秀接受.结论 电解质分析仪钾定标标准液佳浓度是A点2.8~3.2 mmol/L、B点7.0~7.5 mmol/L,若仪器原配钾标准液A点大于或等于4.0 mmol/L或B点小于或等于6.0 接受性 mmol/L时,应选择佳标准液范围内的标准液进行钾斜率回归式Y=aX+b有效补正,使钾测定区间有效地覆盖临床可能出现的高低值,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云凤;朱雪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液淀粉酶(AMY)、脂肪酶(LPS)、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28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2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入院时以及50例非胰腺炎急腹症(NAA)患者入院时和50例健康者的血清AMY、LPS、CRP和IL-6的水平,并检测50例AP患者入院后第3、5、7天血清CRP和IL-6的水平.结果 入院时AP患者AMY、LPS和CRP水平明显高于NA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A患者AMY、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NAA患者LPS水平和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M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AP患者AMY和LPS水平和MAP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SAP组CRP和IL-6水平高值均出现于第3天,SAP患者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M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患者和MAP患者治疗后第7天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AMY、LPS、CRP和IL-6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Y、LPS、CRP和IL-6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廖予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坦索罗辛(哈乐)治疗慢性前列腺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在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患者患者哈乐0.2 mg qd,对照组予患者体外短波热疗.分别在治疗后3、6个月观察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峰值尿流率、残余尿(PVR)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结果 坦索罗辛组在治疗后3个月,CPSI得分降低3.0±1.3,体外短波治疗组在治疗3月,CPSI得分降低1.9±0.9(P<0.05);坦索罗辛组在治疗后6个月,CPSI得分降低7.5±1.9,体外短波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CPSI得分降低4.0±2.9(P<0.01).峰值尿流率、PVR和IIEF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坦索罗辛较体外短波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慢性前列腺痛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
作者:刘江;吴小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群比较各时点检测值,分析两者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3 h肌红蛋白高于8 h检测值和对照组3 h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I 3 h和8 h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红蛋白诊断假阳性率高于肌钙蛋白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在8 h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肌红蛋白在8 h已经开始下降,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肌红蛋白.
作者:严雪萍;万彦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腹泻患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发生率进行研究.方法 对2010年1~11月来本院就诊的589例腹泻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隐血检测.分为儿童组(0~6岁)489例,按照年龄划分为0~1岁组206例、1~3岁组247例、3~6岁组36例;成人组(>18岁)100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儿童组与成人组腹泻患者比较,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发生率儿童组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儿童组年龄分段,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隐血试验阳性大便标本镜下红细胞检出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时大便隐血检测易呈阳性,应及时与影像学、病原学检测结果相结合查找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作者:张耀东;冯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广东省珠海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构成比.方法 对2008~2010年本院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基因诊断室的血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本院共送检标本209例,检出地贫表型阳性150例,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77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SEA/αα;β-地中海贫血73例,共检出5种β-基因突变类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CD41-42,其次是IVS-II-654.结论 本研究为珠海地区的遗传咨询和制定该地区人群筛查的地贫预防计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由于产前筛查的普及,地贫知识的宣传,地贫基因类型趋向单一化,此次研究检出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低于2003年相关文献报道的类型.
作者:田文芳;唐喜军;易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糖(Glu)的方法比对,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血糖的偏倚是否符合临床质量要求.方法 以可溯源的OLYMPUS AU2700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用电化学法、干式化学法、透射比色法,应用本院共7种不同检测系统对新鲜血浆标本50例的血糖进行比对检测.结果 各检测系统测定Glu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0%;各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7个系统间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在3个医学决定水平上,检测系统3、检测系统4和检测系统7超过T±5%范围,检测系统2、检测系统5和检测系统6均未超过T±5%范围.结论 部分检测系统测定Glu 的结果存在偏倚,对其实施整改措施后,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黎运西;林超群;谢健敏;张成禄;何秋贤;罗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疗效,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使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配合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清除颅内血肿.结果 治疗200例,生存173例,死病死27例(13.5%).术后随访6个月,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Ⅰ级40例,Ⅱ级66例,Ⅲ级41例,Ⅳ级21例,Ⅴ级5例.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简便易行,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适合在拥有CT的各级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钟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