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式下医学检验专业预实习培训模式改革的研究

全裔;龙艳;海华

关键词:医学检验, 预实习培训, 改革
摘要:我国在1984年开设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二十多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现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在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AO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本院接受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 269例患者资料,对患者图像行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后处理,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结果 3 269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检出率为1.13%,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4例(64.86%),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3例(35.14%).所有图像通过不同后处理方法均能显示异常血管的起源及走行.结论 DS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能准确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及走行,可作为冠状动脉变异的筛查方法.

    作者:谢丽响;李绍东;徐凯;程广军;袁莹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创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输精管痛性结节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2009年经雁江区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确诊的36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疼痛症状消失者36例;结节完全消失者32例,基本消失者4例.结论 微创手术切除痛性结节疗效显著.

    作者:朱清良;马天波;秦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EDTA-K2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 比较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EDTA-K2对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K2抗凝15、30、45 min的外周血涂片,染色后计数100个淋巴细胞,并对其中的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计数.结果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和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异型淋巴细胞总数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owney分型的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EDTA-K2抗凝的外周血进行初步筛查,当Ⅱ型异型淋巴细胞较多时,则应用未抗凝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以便确诊.

    作者:杨秋连;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糖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糖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在本院门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筛查,然后按照不同的流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度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并对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检测结果表明HbA1c与动态血糖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即随着血糖升高,HbA1c也升高.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HbA1c实行监控,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很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汤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骨髓细胞学检验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瑞氏染色法对294例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5例患者能找到贫血的致病因素.结论 骨髓细胞检查是贫血病因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作者:龚娟;郭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生化指标对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及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胸腔积液标本,包括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60例、良性胸腔积液60例,检测其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氢酶(ADA)的含量,分析各指标对恶性积液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CEA、CA125、CA199指标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生化指标中TP、LD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上述指标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76.67%,诊断准确性为84.17%.结论 检测胸腔积液CEA、CA125、CA199和TP、LDH对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具一定诊断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张勇;李文郎;李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东省珠海地区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研究

    目的 研究广东省珠海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构成比.方法 对2008~2010年本院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基因诊断室的血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本院共送检标本209例,检出地贫表型阳性150例,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77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SEA/αα;β-地中海贫血73例,共检出5种β-基因突变类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CD41-42,其次是IVS-II-654.结论 本研究为珠海地区的遗传咨询和制定该地区人群筛查的地贫预防计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由于产前筛查的普及,地贫知识的宣传,地贫基因类型趋向单一化,此次研究检出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低于2003年相关文献报道的类型.

    作者:田文芳;唐喜军;易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了解化疗对肾功能的损害情况,确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化疗过程中的监控价值.方法 对41例荷瘤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第后4、8和15天提取血清和尿液标本,测定β2-MG、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 化疗前后血β2-MG、BUN和Cr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尿β2-MG化疗后第4天与化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8天和第15天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DDP)等药物对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临床仅以BUN、Cr作为化疗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指标是不够的.血、尿β2-MG具有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而且监测血、尿β2-MG对临床医师及时调整化疗药物用量及确定化疗间隙期长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艳军;蒋显勇;陈婕;袁才佳;李国亮;李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LSI新判断标准下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与比较

    目的 比较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双纸片增效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K-B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直径和肉汤稀释法(MIC)值测定后计算耐药率.结果 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头孢他啶,氨曲南的敏感率显著提高,头孢他啶耐药率55.2%,氨曲南耐药率50.2%.结论 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性提高,新规则下三代、四代头孢总体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作者:杨明明;林立中;邹飞扬;夏先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多发伤早期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多发伤救治模式的疗效.方法 对2007~2010年68例多发伤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救治成功52例(76.47%),死亡16例(23.52%).结论 基层医院是多发伤第一救治场所,阶梯救治网络、技术能力保证、合理程序、安全转送是提高其救治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马培炳;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坦索罗辛(哈乐)治疗慢性前列腺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在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患者患者哈乐0.2 mg qd,对照组予患者体外短波热疗.分别在治疗后3、6个月观察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峰值尿流率、残余尿(PVR)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结果 坦索罗辛组在治疗后3个月,CPSI得分降低3.0±1.3,体外短波治疗组在治疗3月,CPSI得分降低1.9±0.9(P<0.05);坦索罗辛组在治疗后6个月,CPSI得分降低7.5±1.9,体外短波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CPSI得分降低4.0±2.9(P<0.01).峰值尿流率、PVR和IIEF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坦索罗辛较体外短波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慢性前列腺痛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

    作者:刘江;吴小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按AO分类标准分类,B3型7例,C1型7例,C2型17例,C3型4例.均采用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行植骨.结果 3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3.5个月.全部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所有病例无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活动腕关节时遗留中度疼痛.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良12例,优良率93.5%.结论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179例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合格血片原因总结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合格血片召回重采血工作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不合格血片进行召回原因确定.通知方法为依据召回原因和筛查情况由筛查中心直接电话通知,邮寄挂号信或请熟人通知.对通知召回过程中遇到的认识不足问题,采取反复讲解、多次通知方法使其能及时重采血复查.结果 2006~2009年共计筛查59 102例血片,其中不合格血片占1 179例,血片不合格率为1.99%,实际追回重采血722例,不合格血片召回率为61.24%.结论 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全面质量管理,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保证血片质量,提高不合格血片召回率是保证筛查成功的根本,是决定筛查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秀兰;赵琳;袁学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设与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Rh(D)血型的分布情况,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设情况.方法 对2005~2009年共73 091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Rh(D)测定,确证为Rh(D)阴性者进一步测定其表型频率.结果 73 091名无偿献血者中有234名测定结果为Rh(D)阴性(阴性率为0.32%),符合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比值,Rh(D)阴性人群中ABO血型分布为A>B>O>AB.结论 本市Rh(D)的分布情况与资料报道的汉族人分布概率相近.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立和建设,基本满足了临床的用血需求.

    作者:陈继勤;彭芳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舒适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14例在本院入院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较高.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可帮助患者消除对新术式的恐惧和抵制心理,提高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郑红;徐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凝新鲜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比对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用抗凝新鲜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比对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Sysmex TX-2000i血液分析仪为参比仪,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为比对仪.(1)采集体检健康人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新鲜血在参比仪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定值,然后用该血液校准比对仪.(2)每天选择无细胞聚集和碎片的新鲜血标本,在参比仪和比对仪分别测试3次并记录均值结果,为期2个月共检测180例标本,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1)比对仪经定值新鲜血校准后其测定结果与参比仪测定结果的偏差比校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参比仪与比对仪测定结果各参数之间相关密切(r2>0.95),一致性良好.结论 利用抗凝新鲜血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比对,经济有效,可以提高血液分析仪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黄海燕;李雪宏;张淑贞;江少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儿童血清4项标志物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了解儿童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及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0例1~15岁健康儿童和180例患有慢性肝炎儿童的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结果 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x±s)如下:HA(58±16)ng/mL,LN(115±17)ng/mL,PcⅢ(146±27)ng/mL,CⅣ(51±16)ng/mL.HA、CⅣ与年龄不相关(r=-0.022,P>0.05;r=0.070,P>0.05),而LN与年龄显著相关(r=0.128,P<0.01),PcⅢ与年龄呈负相关(r=-0.669,P<0.01).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与同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慢性肝炎患儿除H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3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的4种血清标志物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中,有两种或3种以上的标志物显著性增加.结论 4项标志物在儿童期有其年龄特征.它们可反映慢性肝炎患儿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项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阴道念珠菌感染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阴道分泌物涂片两种涂片法与真菌培养法检测念珠菌的结果.方法 对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做真菌培养,并应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B液(10%KOH)涂片直接镜检检测念珠菌,将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22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B液(10%KOH)涂片镜检法检出念珠菌27.4%,与真菌培养法检出率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涂片镜检法检出念珠菌20.8%与真菌培养法26.1%比较以及生理盐水涂片与B液涂片镜检法相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泌物应用B液(10%KOH)涂片镜检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的诊断念珠菌阴道炎的筛查方法,对临床早期采用正确治疗措施,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B液(10%KOH)为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节省下来的,无需配制、便于保存,节约成本.

    作者:许艳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无偿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符26例分析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不符原因.方法 对本血站检验科发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26例血样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导致无偿献血者ABO正反不符的主要原因有3大类:抗原减弱、抗体减弱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结论 血站在对献血者做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同时做正定与反定.

    作者:欧小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7种检测系统测定新鲜血浆葡萄糖的比对分析

    目的 通过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糖(Glu)的方法比对,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血糖的偏倚是否符合临床质量要求.方法 以可溯源的OLYMPUS AU2700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用电化学法、干式化学法、透射比色法,应用本院共7种不同检测系统对新鲜血浆标本50例的血糖进行比对检测.结果 各检测系统测定Glu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0%;各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7个系统间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在3个医学决定水平上,检测系统3、检测系统4和检测系统7超过T±5%范围,检测系统2、检测系统5和检测系统6均未超过T±5%范围.结论 部分检测系统测定Glu 的结果存在偏倚,对其实施整改措施后,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黎运西;林超群;谢健敏;张成禄;何秋贤;罗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