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吴小候
目的 报道6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非缺失型型-α地贫)检测结果,了解其基因携带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组织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79 fL为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表型阳性指标,对其中2 891例表型阳性和2 746例表型阴性样品进行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6 000对筛查对象检出非缺失型α-地贫257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2.14%(257/12 000).临床常见3种非缺失型α-地贫依次为异常血红蛋白CS(HbCS)1.16%(139/12 000)、异常血红蛋白WS(HbWS)0.83%(100/12 000)、异常血红蛋白QS(HbQS)0.15%(18/12 000).结论 本地区为α-地贫高发区,应将a基因分析列入筛查项目,为降低中间型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胎儿出生,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忠;张新华;阮丽明;颜秀梅;杨洁;陈甫溢;谢克宁;商昌英;谢雪金;卢相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不符原因.方法 对本血站检验科发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26例血样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导致无偿献血者ABO正反不符的主要原因有3大类:抗原减弱、抗体减弱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结论 血站在对献血者做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同时做正定与反定.
作者:欧小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瑞氏染色法对294例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5例患者能找到贫血的致病因素.结论 骨髓细胞检查是贫血病因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作者:龚娟;郭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褥疮又称为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病种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上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在康复治疗、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病情,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甚至会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王增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白色念珠菌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患者424例,其中30例出现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医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结果 医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发生率为7.01%(30/424).t检验、χ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住院时间长短、是否留管、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是否恶性肿瘤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否恶性肿瘤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年龄、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否恶性肿瘤为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丽芳;刘洪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分子变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EH组159例和健康对照组147例AGT基因多态性,采用PCR技术检测EH组159例和健康对照组147例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EH组AGT-TT基因型频率(63.53%)明显高于对照组(45.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DD型基因频率(36.48%)明显高于对照组(1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T基因的突变与苗族人群EH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对男性EH影响可能更大.AGE-D基因与苗族人群EH的发病相关联.
作者:祝有国;符辉明;向亚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疗效,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使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配合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清除颅内血肿.结果 治疗200例,生存173例,死病死27例(13.5%).术后随访6个月,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Ⅰ级40例,Ⅱ级66例,Ⅲ级41例,Ⅳ级21例,Ⅴ级5例.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简便易行,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适合在拥有CT的各级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钟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群比较各时点检测值,分析两者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3 h肌红蛋白高于8 h检测值和对照组3 h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I 3 h和8 h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红蛋白诊断假阳性率高于肌钙蛋白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在8 h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肌红蛋白在8 h已经开始下降,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肌红蛋白.
作者:严雪萍;万彦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股癣感染的病原体.方法 对门诊皮肤科就医的69例的股癣患者,直接在患处刮取鳞屑于载玻片上,进行染色镜检或真菌培养.结果 门诊可疑股癣的69例的患者,在患处刮取鳞屑在载玻片上进行直接涂片染色或培养,得出68例真菌阳性,阳性率达98.6%.由此可见,股癣是有真菌感染所致.结论 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健,诊断明确,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解除了患者的痛苦,达到治愈效果.
作者:李长如;陈灵敏;曾秋林;魏立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制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标准曲线,使ALT检测结果更可靠准确.方法 使用Excel制作ALT标准曲线.结果 应用Excel制作的ALT标准曲线符合实验要求.结论 利用Excel制作ALT的标准曲线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张明霞;段希玲;王艳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及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胸腔积液标本,包括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60例、良性胸腔积液60例,检测其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氢酶(ADA)的含量,分析各指标对恶性积液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CEA、CA125、CA199指标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生化指标中TP、LD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上述指标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76.67%,诊断准确性为84.17%.结论 检测胸腔积液CEA、CA125、CA199和TP、LDH对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具一定诊断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张勇;李文郎;李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白带异常、外阴瘙痒是妇科门诊常见病,每年全世界有1 000万余人因阴道炎就诊[1].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是妇科门诊常用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清洁度,线索细胞,真菌,滴虫等,本文对241 346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邬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Tronzo-Evans 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按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32例中1例死亡,其余31例经6~24个月随访,按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6.9%,无1例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作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任周奎;吕应文;于金华;王建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输精管痛性结节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2009年经雁江区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确诊的36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疼痛症状消失者36例;结节完全消失者32例,基本消失者4例.结论 微创手术切除痛性结节疗效显著.
作者:朱清良;马天波;秦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糖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在本院门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筛查,然后按照不同的流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度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并对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检测结果表明HbA1c与动态血糖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即随着血糖升高,HbA1c也升高.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HbA1c实行监控,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很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汤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广东省珠海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构成比.方法 对2008~2010年本院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基因诊断室的血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本院共送检标本209例,检出地贫表型阳性150例,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77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SEA/αα;β-地中海贫血73例,共检出5种β-基因突变类型其常见的突变类型是CD41-42,其次是IVS-II-654.结论 本研究为珠海地区的遗传咨询和制定该地区人群筛查的地贫预防计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由于产前筛查的普及,地贫知识的宣传,地贫基因类型趋向单一化,此次研究检出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低于2003年相关文献报道的类型.
作者:田文芳;唐喜军;易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解儿童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及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0例1~15岁健康儿童和180例患有慢性肝炎儿童的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结果 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x±s)如下:HA(58±16)ng/mL,LN(115±17)ng/mL,PcⅢ(146±27)ng/mL,CⅣ(51±16)ng/mL.HA、CⅣ与年龄不相关(r=-0.022,P>0.05;r=0.070,P>0.05),而LN与年龄显著相关(r=0.128,P<0.01),PcⅢ与年龄呈负相关(r=-0.669,P<0.01).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与同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慢性肝炎患儿除H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3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的4种血清标志物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中,有两种或3种以上的标志物显著性增加.结论 4项标志物在儿童期有其年龄特征.它们可反映慢性肝炎患儿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项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住院的26例女性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齐拉西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92.3%,显效率为 73.1%,对女性患者的月经周期、体质量、血糖等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朱学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全自动微粒子免疫荧光法(ME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采用MEI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从中筛选出的120例低水平HBsAg阳性标本,用ELISA法进行检测,并对确认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MEIA检测结果为20.05).结论 MEIA法对低水平HBsAg的阳性检出率较ELISA法高.
作者:杨荣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05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这标志着我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它催生了为军队建设服务的一个新型群体-非现役文职人员.
作者:王涛;李蓉;徐辉;冉新泽;张丽龙;任泂;刘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