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海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隆乳术后取出路径及影响再次隆乳原因.方法 在彩超、CT的指导下,对52例PAHG隆乳术的患者分别采用经腋窝、乳晕、乳房皱襞下等切口清除,同时对23例患者同期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11例患者在半年后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结果 47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消失,彩超、CT检查乳腺、胸大肌及其间隙未发现PAHG,34例同期或延期隆乳的患者乳房形态满意,未出现术前的症状及心理问题.结论 术前经彩超、CT检查了解PAHG的分布情况,根据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取出路径,胸大肌及其后间隙是否完整影响再次隆乳.
作者:陶宏军;刘华;周定;汪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和盐酸二钾双胍片(商品名:格华止)对血糖检测的影响.方法 给样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格华止,然后检测样本血糖浓度,比较不同浓度药物对血糖的影响.结果 样本中格华止浓度超过1.25 mg/mL时,造成血糖结果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浓度0.5 U/mL,血糖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和格华止均可引起血糖降低.
作者:王福刚;王晓妹;于帆;朱文秀;玛依努尔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R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32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结果 在432份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标本157例,阳性率为36.3%;其中在2、3月份共有86例RV阳性粪便被检出,占54.8%,在6个月至2岁年龄段的婴幼儿中有92例RV阳性标本,占58.6%,被检出的157例RV阳性标本中有男性患儿83例,占52.9%;女性患儿74例,占47.1%.结论 A组RV是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冬季11月到次年1月份为集中,其中6个月至2岁年龄段为婴幼儿A组RV感染的高峰期.
作者:张希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2009年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20株淋球菌检出PPNG 33株(27.5%)、TRNG 52株(43.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5.8%,青霉素耐药率达95.0%;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强.结论 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作者:牛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骨科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年47例骨科高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指导早期下地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手术,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骨科高龄手术患者实施全面、连续、规范的专业化整体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李敏;葛永琼;朱军玲;蒋文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讨孕产妇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119例孕产妇和53例健康非孕产妇,动态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并分析研究.结果 孕产妇PT值各期分别为(13.6±1.31)s、(12.6±1.61)s、(12.4±1.63)s、(11.5±1.41)s,与对照组比较,在围生期依次由长至短,各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值各期分别为(36.81±3.22)s、(34.41±4.1)s、(34.18±2.25)s、(33.17±1.81)s,与对照组比较,各期之间虽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值各期分别为(18.72±1.81)s、(18.19±2.11)s、(18.08±2.81)s、(22.07±1.84)s,与对照组比较,产褥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晚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值各期分别为(4.12±1.58)g/L、(5.67±1.73)g/L、(6.01±1.61)g/L、(6.40±1.80)g/L,与对照组比较,在整个围生期逐渐增加,到产褥期到达高峰,除早期外,各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凝血指标动态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正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尿液中含有精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H-500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对100例未含精子组尿液标本和含精子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含精子组尿液尿蛋白出现假阳性.当尿液中精子数大于或等于60/μL,尿白细胞数(WBC-U)、尿白细胞(WBC-HP)、尿红细胞数(RBC-U)、尿红细胞(RBC-HP)出现假阳性.未含精子组尿液标本与尿液中精子数大于或等于60/μL含精子组尿液标本的WBC-U、WBC-H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U、RBC-HP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杜绝精子混入尿液中,提高尿液的检测质量.
作者:李雪兰;钟晓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库尔勒市车务段在职职工血糖情况.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血清葡萄糖检测.结果 本次普查总人数为1 240例,其中男850例,女390例,本次检查新发现糖尿病患者27例,原有糖尿病患者22例,可疑糖尿病患者42例.糖尿病总发病率为3.95%,其中新发现糖尿病患病率2.18%,原有糖尿病率为1.77%,可疑糖尿病率为3.39%.结论 该市车务段在职职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呈现上升趋势,建议应加强糖尿病科普知识宣传,在表面健康人群中积极开展糖尿病的普查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吴静;吴庆 刊期: 2011年第13期
LIA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LIASYS)由意大利AMS公司生产,价格经济,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运行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实验室使用[1].本院自2002年7月装机使用至今,性能一直比较稳定.实际工作中也遇到许多常见故障,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LIASYS的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分4个工作系统进行解析.
作者:姚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避免降压失败.方法 对6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顽固性高血压经治疗后,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顽固性高血压病因复杂,治疗要合理,重视个体化治疗.
作者:陈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该模式顺应医学模式的改变,在护理工作中将人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作者:徐文琴;孙业富;夏爱萍;范恩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 (GGT) 的变化及与血脂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个实验依据.方法 测定605例(其中男477例,女128例)脑卒中患者血清 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 GGT值分为 4 个级别,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05例脑卒中患者中 GGT 升高者为131例,异常率21.65%,其中男、女患者 GGT 异常率分别为21.59%、21.87%,男、女患者间 GGT 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大多数血脂指标随GGT水平升高而改变,血清TC、TG、LDL-C与GGT水平呈正相关,HDL-C与GGT呈负相关.而女性患者GGT不同分级组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GGT活性升高有可能是男性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危险因素.
作者:朱青川;侯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及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的分析,积极进行引导,努力实现自身调节.结果 让人们了解护理工作,关爱护士,使护士获得工作成就感.结论 通过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分析,掌握护士思想动态并及时交流沟通,减少护士的心理压力,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临床检测HBV-M的标本中筛出HBV阳性病例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前S1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酶联免疫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V前S1抗原和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组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0%和87.7%.在HBeAg(-)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1%和40.5%.HBV前S1抗原(+)组中,ALT与AST异常率分别占 57.1%和55.7%.结论 HBV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前S1抗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感染复制和预后判断的指标,是HBV-M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适合在没有条件开展HBV-DNA定量的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冬梅;龙钟仕;廖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伴有或不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状况,探讨IR对肾损害的影响机制.方法 健康对照组26例,T2DM不伴有微量清蛋白尿患者24例(A组),T2DM伴有微量清蛋白尿28例(B组),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FBG)、血脂、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PBG),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结果 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与B组比较,其血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及M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尿微量清蛋白正常的T2DM患者相比,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T2DM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提示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IR是T2DM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其T2DM患者的肾血管病变危险性增高的机制可能与IR有关.
作者:殷少华;耿明霞;马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后泌乳素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2-R)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分两组进行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用化学发光法在治疗前后同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泌乳素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变化;利培酮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要充分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选择对泌乳素影响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关键.
作者:孔丽蕊;郭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它们在IT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并分析比较.结果 40例ITP患者治疗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无效组外,其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初诊组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良效组和进步组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但良效组和进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但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升高,提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IT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熊荣;宋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检测人类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黑发和非黑发色群体中的分布,探讨MC1R基因与发色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技术,选择黑发色和非黑发色人群的DNA为样本,对MC1R基因进行SNP位点检测和分析.结果 MC1R基因包括4个SNP位点(T176G、G274A、G488A和A942G),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176T和G在黑发色人群0.758和0.242,在非黑发色人群0.817和0.183;274A和G在黑发色人群0.25和0.75,在非黑发色人群0.183和0.817;488A和G在黑发色人群0.675和0.325,在非黑发色人群0.758和0.242;942A和G在黑发色人群0.9和0.1,在非黑发色人群0.933和0.067.MC1R基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黑发色和非黑发色之间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1R基因多态性与发色间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苏洁;张博;邓亚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多发病、常见病.为了控制癫痫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用抗癫痫药物.
作者:彭海;刘兰;龙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宫颈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法对1 130例宫颈疾病筛查者(包括宫颈癌组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73例、宫颈炎症组912例、健康对照组90例)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各组疾病HPV感染情况.结果 从1 130例妇女中检出HPV阳性502例,检出阳性率44%,其中宫颈癌组52例(94.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52例(71.7%),宫颈炎症组393例(43.1%),健康对照组5例(5.6%).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5,P<0.01).在感染的患者中21种不同亚型均有检出,高危型以16(27.5%)、52(21.1%)、58(13.4%)、33(7.8%)、31(7.2%)为主,低危型以6(33.5%)、11(19.7%)为主,混合感染30.1%.HPV亚型感染患者小16岁,大72岁,以21~40岁年龄段多.结论 宫颈疾病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宫颈炎患者中HPV检出率较高,特别对于宫颈癌患者HPV亚型检出率达94.5%,高危亚型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炎疾病中检出率均高于低危亚型,但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裴蕴锋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