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葛永琼;朱军玲;蒋文鑫
血站物料管理是血站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个科学、合理的物料管理质量体系是血站各项工作开展的物质基础[1].物料是用于生产及服务的原料和检测的试剂.质量体系是实施质量要求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过程、程序和资源[2].
作者:张金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检测人类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黑发和非黑发色群体中的分布,探讨MC1R基因与发色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技术,选择黑发色和非黑发色人群的DNA为样本,对MC1R基因进行SNP位点检测和分析.结果 MC1R基因包括4个SNP位点(T176G、G274A、G488A和A942G),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176T和G在黑发色人群0.758和0.242,在非黑发色人群0.817和0.183;274A和G在黑发色人群0.25和0.75,在非黑发色人群0.183和0.817;488A和G在黑发色人群0.675和0.325,在非黑发色人群0.758和0.242;942A和G在黑发色人群0.9和0.1,在非黑发色人群0.933和0.067.MC1R基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黑发色和非黑发色之间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1R基因多态性与发色间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苏洁;张博;邓亚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MNS是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其复杂性仅次于Rh系统.MN的抗原决定簇位于糖蛋白A(glycophorin A,GPA)上.GPA是红细胞上一种主要的唾液酸糖蛋白C(sialoglycoprotein,SGP).
作者:宁芳;蒋利星;粟明丽;陈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58例带状疱疹患者分别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及单纯更昔洛韦治疗,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兵;代杰;罗朝琼;李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多发病、常见病.为了控制癫痫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用抗癫痫药物.
作者:彭海;刘兰;龙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小河区228例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为对吸毒人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第三〇〇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28例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228例吸毒人员HIV阳性率为3.1%,HCV阳性率为 54.4%,梅毒阳性率为12.3%,HIV/HCV合并感染2例,占0.88%,HIV/TP合并感染3例,占1.3%,TP/HCV合并感染感17例,占7.4%.结论 该区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HCV、TP 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罗冬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提取暴露7年的人乳牙标本基因组DNA,进行多重短串联重复序列片段扩增.方法 磨碎牙齿,脱钙后用氯仿提取DNA,纯化后进行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 1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全部扩增成功,大片段峰值较低.结论 成功提取长期暴露的人乳牙标本基因组DNA,并且成功进行STR位点分析.
作者:张彦;尹爱华;杜丽;张畅斌;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四川省宜宾市中医专科医院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2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给予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痊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胫腓骨远端骨折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坤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实验室检测工作中,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认识不足、操作或防护不慎,感染时有发生,甚至可造成环境污染而使实验室以外的人员受害.因此其安全防范问题显得非常重要.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使得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越来越重视.
作者:吴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伴有或不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状况,探讨IR对肾损害的影响机制.方法 健康对照组26例,T2DM不伴有微量清蛋白尿患者24例(A组),T2DM伴有微量清蛋白尿28例(B组),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FBG)、血脂、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PBG),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结果 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与B组比较,其血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及M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尿微量清蛋白正常的T2DM患者相比,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T2DM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提示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IR是T2DM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其T2DM患者的肾血管病变危险性增高的机制可能与IR有关.
作者:殷少华;耿明霞;马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临床检测HBV-M的标本中筛出HBV阳性病例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前S1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酶联免疫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V前S1抗原和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组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0%和87.7%.在HBeAg(-)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1%和40.5%.HBV前S1抗原(+)组中,ALT与AST异常率分别占 57.1%和55.7%.结论 HBV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前S1抗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感染复制和预后判断的指标,是HBV-M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适合在没有条件开展HBV-DNA定量的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冬梅;龙钟仕;廖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医务人员执行一切操作离不开手.手在操作时势必会触及门把手,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所以正确地执行医院洗手的规定,规范对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据统计,医院感染病例多数为接触性感染[1].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感染率为30%[2].
作者:肖新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宫颈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法对1 130例宫颈疾病筛查者(包括宫颈癌组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73例、宫颈炎症组912例、健康对照组90例)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各组疾病HPV感染情况.结果 从1 130例妇女中检出HPV阳性502例,检出阳性率44%,其中宫颈癌组52例(94.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52例(71.7%),宫颈炎症组393例(43.1%),健康对照组5例(5.6%).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5,P<0.01).在感染的患者中21种不同亚型均有检出,高危型以16(27.5%)、52(21.1%)、58(13.4%)、33(7.8%)、31(7.2%)为主,低危型以6(33.5%)、11(19.7%)为主,混合感染30.1%.HPV亚型感染患者小16岁,大72岁,以21~40岁年龄段多.结论 宫颈疾病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宫颈炎患者中HPV检出率较高,特别对于宫颈癌患者HPV亚型检出率达94.5%,高危亚型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炎疾病中检出率均高于低危亚型,但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裴蕴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 (GGT) 的变化及与血脂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个实验依据.方法 测定605例(其中男477例,女128例)脑卒中患者血清 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 GGT值分为 4 个级别,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05例脑卒中患者中 GGT 升高者为131例,异常率21.65%,其中男、女患者 GGT 异常率分别为21.59%、21.87%,男、女患者间 GGT 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大多数血脂指标随GGT水平升高而改变,血清TC、TG、LDL-C与GGT水平呈正相关,HDL-C与GGT呈负相关.而女性患者GGT不同分级组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GGT活性升高有可能是男性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危险因素.
作者:朱青川;侯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浆制品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g)含量水平与献血人群ABO血型的关系.方法 按照血浆制品类别的不同分为Ⅰ、Ⅱ组,Ⅰ组为冷沉淀组,Ⅱ组为新鲜冷冻血浆(FFP)组;冷沉淀、FFP均为4~6 h采集的400 mL新鲜全血制备而成.分别对上述两组血浆制品进行FⅧ、Fg测定;FⅧ的活性检测采用一期法,Fg采用凝血酶法检测.结果 中A、B血型献血者FⅧ、Fg含量较O、AB型者含量显著升高,且A型高,O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于A、B型人群中的FⅧ、Fg含量较高,可能容易引发对与该种血型相关的疾病;非O血型比较容易患血管栓塞和动脉硬化,可能与该血型人群的FⅧ、Fg含量较高有关.
作者:周敏;范恩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培养中检出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协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血培养结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的1 664例新生儿血培养结果,分析阳性结果中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结果 1 664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58例,阳性率15.5%.其中革兰阳性菌(G+菌)占85.2%,革兰阴性菌(G-菌)占13.6%,念珠菌占1.2%.仪器在12、24、48、72、96 h阳性报警率分别为8.9%、65.5%、94.6%、98.4%、99.6%.结论 258例阳性病原菌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可在48 h内检出94.6%的临床常见菌,微生物室可在仪器监测2 d后发出一级报告,协助临床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作者:屈玲;艾芳;李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及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的分析,积极进行引导,努力实现自身调节.结果 让人们了解护理工作,关爱护士,使护士获得工作成就感.结论 通过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分析,掌握护士思想动态并及时交流沟通,减少护士的心理压力,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泰安地区健康人群血尿酸浓度,以及健康人群存在的无症状性高、低尿酸血症群体比例.方法 用尿酸氧化酶法,检测了968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结果 男性中青年(20~49岁)为(355.3±76.5)μmol/L,>50岁为(359±87.8)μmol/L,女性中青年为(251.1±54.5)μmol/L,>50岁为(275.7±61.3)μmol/L,同年龄段男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尿酸在20~29岁组与30~39岁、40~49岁、≥7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与≥70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后下降,到高龄前(>70岁)时又升高.女性尿酸20~29岁与50~69岁,30~39岁与50~59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诊断高、低尿酸血症各地区好建立自己的血清尿酸参考范围.
作者:宫春飞;喻冬梅;段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危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4例患者仍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引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等.结论 加强护士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认真落实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减少跌倒意外的发生.
作者:代后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2009年度菌株主要分布情况及优势病原菌耐药现状,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全院共检出的病原菌1 149株,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生物鉴定板,用稀释法测定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1 149株病原菌分布情况痰液544株占47%,尿液164株占14.3%,其他标本151株占13.1%,血液106株占9.2%,创面分泌物55 株占4.7%,引流液52株占4.5%,咽拭子 52 株占4.5%,大便18 株占1.6%,静脉导管4 株占0.3%,气管插管3株占0.2%.优势病原菌耐药情况,耐药率达70%以上的抗菌药有氨苄西林90%,克林霉素71%,苯唑西林70%,头孢唑林70%.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医院内病原菌的分布有扩展的趋势且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化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督导,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通过分析充分说明开展细菌药敏试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对于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霞;龙继川;羊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