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老年高危跌倒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代后珍

关键词:老年患者, 跌倒,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危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4例患者仍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引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等.结论 加强护士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认真落实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减少跌倒意外的发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取出路径及影响再次隆乳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隆乳术后取出路径及影响再次隆乳原因.方法 在彩超、CT的指导下,对52例PAHG隆乳术的患者分别采用经腋窝、乳晕、乳房皱襞下等切口清除,同时对23例患者同期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11例患者在半年后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结果 47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消失,彩超、CT检查乳腺、胸大肌及其间隙未发现PAHG,34例同期或延期隆乳的患者乳房形态满意,未出现术前的症状及心理问题.结论 术前经彩超、CT检查了解PAHG的分布情况,根据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取出路径,胸大肌及其后间隙是否完整影响再次隆乳.

    作者:陶宏军;刘华;周定;汪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士如何防范医患纠纷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如何防范医患纠纷.方法 分析手术室护士引发的医患纠纷的直接原因,主要从手术室护士自身因素、管理因素和患者因素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杜绝了手术室护士引发的医患纠纷的发生,思考并提出防范医患纠纷的具体措施.结论 手术室护士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责任感,把好医疗护理安全关,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严防护理差错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勇;陈星玲;宋世兰;唐佩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LIA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

    LIA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LIASYS)由意大利AMS公司生产,价格经济,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运行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实验室使用[1].本院自2002年7月装机使用至今,性能一直比较稳定.实际工作中也遇到许多常见故障,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LIASYS的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分4个工作系统进行解析.

    作者:姚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左膈下动脉起源变异1例

    本研究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膈下动脉起源分支变异的成年男性标本 1例,现报道如下.本病例平胸第12椎体,距离腹主动脉起始部4.5 mm处发出一外径5.0 mm胃左动脉;胃左动脉向左上行27.0 mm至胃小弯贲门处分出一支左膈下动脉,其根部外径4.0 mm,壁厚1.0 mm;沿胃小弯向上约11.0 mm和16.0 mm各分出一分支,前者外径2.0 mm长5.0 mm由胃贲门右前侧入胃,后者外径1.5 mm长10.0 mm由胃贲门前侧壁和左后侧壁入胃;然后呈螺旋向上达膈下中心腱,紧邻胃贲门前壁,沿膈肌下表面向左行36.0 mm进入膈肌.解剖变异图像见图1.

    作者:向展华;孙善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20株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20株淋球菌检出PPNG 33株(27.5%)、TRNG 52株(43.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5.8%,青霉素耐药率达95.0%;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强.结论 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作者:牛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住院老年高危跌倒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高危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4例患者仍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引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等.结论 加强护士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认真落实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减少跌倒意外的发生.

    作者:代后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发热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3年来血培养阳性中分离的病原菌的阳性率、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双相培养瓶和API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进行血培养和微生物鉴定,用ATB 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96例血培养中共检出阳性菌株61株(10.23%),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44.3%)、革兰阴性菌34株(55.7%),感染率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高度耐药,分别为87.5%和100%;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5.71%.结论 大肠埃希菌可能是本院院内感染的主要细菌,检出的细菌抗生素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发热疑为败(菌)血症患者的进行血标本培养检测,以便尽早、准确、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建鹏;龙淑珍;马秋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脓毒症及其治疗策略的探讨

    脓毒症是指各种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SIR),是严重感染、重度创伤、大手术后、重型急性胰腺炎和休克等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作者:李小平;殷俊;贺文龙;杨茜;朱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围化疗期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化疗药物因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所以成为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治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常令患者感到痛苦不堪,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呕吐引起脱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严重者不得不中止治疗,导致化疗不能顺利进行.目前,虽然临床有新的止吐药,不过仍有一半以上的化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作者:秦海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重庆地区443例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来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部分就诊人员共计11 657例梅毒感染者,了解重庆南川地区各类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利用TP-ELISA检测就诊患者血清梅毒抗体,利用χ2检验分析男女之间及各年龄段人群阳性率差异.结果 在11 657例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443例,其中4 616例男性标本检出阳性数为169例,检出百分率为3.66%;7 041例女性标本检出阳性为274例,检出百分率为3.89%.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梅毒已经成为该地区性病的主要感染疾病之一,提示高危人群中梅毒潜在感染率已经很高了,且处于稳定增长期.应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同时针对流行特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丁正林;刘少华;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例暴露7年的牙齿标本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目的 提取暴露7年的人乳牙标本基因组DNA,进行多重短串联重复序列片段扩增.方法 磨碎牙齿,脱钙后用氯仿提取DNA,纯化后进行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 1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全部扩增成功,大片段峰值较低.结论 成功提取长期暴露的人乳牙标本基因组DNA,并且成功进行STR位点分析.

    作者:张彦;尹爱华;杜丽;张畅斌;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发色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检测人类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MC1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黑发和非黑发色群体中的分布,探讨MC1R基因与发色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技术,选择黑发色和非黑发色人群的DNA为样本,对MC1R基因进行SNP位点检测和分析.结果 MC1R基因包括4个SNP位点(T176G、G274A、G488A和A942G),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176T和G在黑发色人群0.758和0.242,在非黑发色人群0.817和0.183;274A和G在黑发色人群0.25和0.75,在非黑发色人群0.183和0.817;488A和G在黑发色人群0.675和0.325,在非黑发色人群0.758和0.242;942A和G在黑发色人群0.9和0.1,在非黑发色人群0.933和0.067.MC1R基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黑发色和非黑发色之间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1R基因多态性与发色间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苏洁;张博;邓亚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孕产妇凝血4项指标动态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孕产妇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119例孕产妇和53例健康非孕产妇,动态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并分析研究.结果 孕产妇PT值各期分别为(13.6±1.31)s、(12.6±1.61)s、(12.4±1.63)s、(11.5±1.41)s,与对照组比较,在围生期依次由长至短,各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值各期分别为(36.81±3.22)s、(34.41±4.1)s、(34.18±2.25)s、(33.17±1.81)s,与对照组比较,各期之间虽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值各期分别为(18.72±1.81)s、(18.19±2.11)s、(18.08±2.81)s、(22.07±1.84)s,与对照组比较,产褥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晚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值各期分别为(4.12±1.58)g/L、(5.67±1.73)g/L、(6.01±1.61)g/L、(6.40±1.80)g/L,与对照组比较,在整个围生期逐渐增加,到产褥期到达高峰,除早期外,各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凝血指标动态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正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例,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30 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30 mL静滴,每日 1次,观察均为两个疗程.结果 红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7%)、心电图改善率及降脂作用均优于丹参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6,P<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建军;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伴有或不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状况,探讨IR对肾损害的影响机制.方法 健康对照组26例,T2DM不伴有微量清蛋白尿患者24例(A组),T2DM伴有微量清蛋白尿28例(B组),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FBG)、血脂、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PBG),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结果 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与B组比较,其血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及M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尿微量清蛋白正常的T2DM患者相比,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T2DM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提示伴有微量清蛋白尿的IR是T2DM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其T2DM患者的肾血管病变危险性增高的机制可能与IR有关.

    作者:殷少华;耿明霞;马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e致配血不合1例

    为避免不规则抗体漏检,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一定要做聚凝胺或抗人球蛋白介质的配血,以防止输血反应发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张某,男,70岁,汉族,因肾性贫血于2010年2月住本院心肾科,患者有3次输血史,因重度贫血临床申请输血,血库检测血型为B型Rh阳性,与B型Rh阳性献者交叉配血,在盐水介质配合,但在聚凝胺介质中主测凝集,为查找原因送省血液中心进一步鉴定,经鉴定患者血清中含有抗-e,筛选红细胞上无e抗原的B型红细胞悬液2

    作者:车文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标本运输箱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 对标本运输箱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监测其有效性.方法 通过标本运输箱表面细菌培养,计算其细菌菌落总数(cfu/cm2).结果 消毒前和消毒处理后细菌菌落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毒处理后标本运输箱满足生物安全要求.

    作者:唐云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艾滋病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取艾滋病患者筛选痰液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63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痰液检出葡萄球菌35株,检出率为4.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溶血葡萄球菌3株,35株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耐药性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VA)耐药及低耐菌株.结论 艾滋病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以便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戚茂超;李世立;杨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尿液中含有精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液中含有精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H-500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对100例未含精子组尿液标本和含精子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含精子组尿液尿蛋白出现假阳性.当尿液中精子数大于或等于60/μL,尿白细胞数(WBC-U)、尿白细胞(WBC-HP)、尿红细胞数(RBC-U)、尿红细胞(RBC-HP)出现假阳性.未含精子组尿液标本与尿液中精子数大于或等于60/μL含精子组尿液标本的WBC-U、WBC-H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U、RBC-HP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杜绝精子混入尿液中,提高尿液的检测质量.

    作者:李雪兰;钟晓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三种方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手工法、血细胞分析仪与染色涂片法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例本院临床医生要求人工血小板计数的患者资料,对其血小板分别采用手工法、仪器法及染色涂片法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数小于50×109/L时,染色涂片法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涂片法与手工计数法的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大于50×109/L时,各种方法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血小板小于50×109/L时,血细胞分析仪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用手工法或染色涂片法复查血小板.

    作者:黄祥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