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建省鼠疫监测现状与分析

李述杨;林代华;林祖华;陈亮

关键词:鼠疫, 监测, 福建省
摘要:1998年福建省鼠疫监测工作在全省24个监测点(厦门市3个、泉州市6个、漳州市3个、莆田市2个、南平市4个、福州市4个、龙岩和宁德地区各1个)开展,现将该年的鼠疫监测情况总结如下.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白蛉生物学研究进展

    本文对新疆白蛉的生物学,重点是对内脏利什曼病和皮肤利什曼病的三种媒介白蛉的季节消长,栖息习性,活动(包括吸血活动),趋光性,寿命,生殖、孳生地以及白蛉与利什曼原虫的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各项研究结果对于阐释新疆利什曼病的若干流行规律,制订防治策略及措施,具有实际意义.后,对新疆南部古老绿洲地带内脏利什曼病媒介白蛉的防制进行了讨论.

    作者:管立人;柴君杰;左新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新疆蝇类研究Ⅴ.生态学调查资料

    总结40多年来的新疆蝇类生态学调查资料.1964年沙湾县厩腐蝇、家蝇分别为2 095、1 254只/小时·笼;13种常见蝇类主要孳生场所调查,人畜粪便中主要为家蝇、尾蛆蝇,垃圾中主要是厩腐蝇;胃蝇、皮蝇和狂蝇科的某些常见种分布很广,其垂直分布高度,从海拔-155~5 700m均可见到;葱地种蝇是产蒜区危害较重的蝇种,侵害率高达88.75%,大都以蛹越冬.

    作者:马德新;钱金泉;范滋德;赵建铭;薛万琦;倪涛;姚振祥;向超群;徐太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云南省蒙自县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1998年8~9月,云南省蒙自县红寨乡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共分离到鼠疫菌8株,其中黄胸鼠7株,印鼠客蚤1株.查出反相血凝阳性18份.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追溯诊断证实腺鼠疫患者6人.调查分析表明:此次鼠疫暴发流行是历史疫区家鼠鼠疫的复燃,该地家鼠密度与印鼠客蚤指数增高及当地居民不良的生活习俗是诱发此次流行的重要原因.

    作者:高子厚;马永康;黄宁波;吴爱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998年平凉地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和掌握平凉地区碘缺乏病防治现状,评估近年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在全区七县(市)的132个乡镇中确定30所小学,各调查小学抽取8~10岁儿童42名,做为监测对象;每点采盐样42份、尿样12份.共检查8~10岁儿童1 260人,触诊检出甲状腺肿大者110人,肿大率为8.73%;检测尿碘358份,中位数为190.79μg/L,其中尿碘≥100μg/L的259份,占72.3%,≤20μg/L的17份,占4.7%;盐碘1 253份,中位数18.74mg/kg(0~106.8mg/kg),≥20mg/kg的有598份,合格率47.73%.650名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平均得分59.69分,及格490人,占75.38%,不及格160人占24.6%.同时调查20~49岁育龄期妇女303人,有161人占53.14%能正确回答食用碘盐的好处,有661人次知道购买和食用碘盐的好处,保管、使用方法正确,卫生行为形成率为54.54%.

    作者:何存寿;魏清祥;郭六六;刘巧林;伏永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细胞表面脂磷酸聚糖的提取及初步鉴定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不同来源脂磷酸聚糖(lipophosphoglycan,LPG)的提取方法,测定蛋白含量分别为50μg/mL和252μg/mL,并对其免疫源性及抗原性做了初步鉴定,ELISA法测出LPG可与抗-LPG免疫兔血清Ig和前鞭毛体免疫兔血清及黑热病病人血清反应,终点滴度有差别.

    作者:侯岩岩;左新平;严蕾;张松;茹孜古丽;柴君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云南省大理州恙虫病病人血清分型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对云南省大理州199份恙虫病病人血清进行分型,结果120份为Karp型(占60.3%),40份为Gilliam型(占20.1%),31份为Karp+Gilliam两型混合感染(占15.6%),3份为Kato型,3份为Karp+Kato+Gilliam三型混合感染,2份为Karp+Kato两型混合感染.表明当地恙虫病流行型别以Karp型为主,次为Gilliam型和Karp+Gilliam两型混合感染,同时亦有少量的Kato型存在.

    作者:冯锡光;袁庆虹;陈渊民;张海林;自登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320名奶牛饲养从业人员包虫病调查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奶牛饲养从业人员中包虫病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6月对乌鲁木齐市15家奶牛场的奶牛饲养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乌鲁木齐奶牛场的奶牛饲养及挤奶人员.方法采用SA-88P型电子线阵超声诊断仪.对受检人员进行腹部扫查.结果判断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防治手册>中影像学诊断的基本特征为依据.

    作者:郭清山;赛力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裕民县乡村中小学生包虫病专项调查分析

    为掌握裕民县中小学生包虫病患病情况,1997年8~9月,作者对裕民县乡村及部分县城中小学生进行了包虫病B超专项调查.选择8所中小学校共计2 864名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其中男生1 384人,女生1 480人,汉族1 434人,哈族1 430人.年龄小6岁,大19岁.

    作者:马合苏提汗·阿合买提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998年石河子地区特殊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报告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工作对于及时掌握布病疫情,制订防治措施,控制其爆发和流行极其重要.1998年我们对石河子18个农牧团场特殊(职业)人群进行了布病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明琴;师茂林;吴本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婴儿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草原兔尾鼠的观察

    按常规方法,通过培养阳性动物(金仓鼠)脏器获取婴儿利什曼原虫901株(MHON/CH/90/SS-1)前鞭毛体,按(5×106)个/0.5mL;(2×107)个/0.5mL;(4×107)个/0.5mL三组不同剂量经腹腔接种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为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动物昆虫研究室驯化繁殖的封闭群实验动物,按体重、性别随机分成3组)23只.

    作者:侯岩岩;左新平;蒋卫;张松;张兰英;茹孜古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犬种布鲁氏菌病

    犬种布鲁氏菌(B.Canis)病是布鲁氏菌病家族中的一种新发现的一个病种.1966年Carmichael[1]等在美国第一次从小猎犬中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后,德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近十个国家相继报告发现B.Canis感染[2],1970年WHO布病专家委员会正式把它列为布鲁氏菌属分类中的一个新种.我国台湾省1980年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存在[3].

    作者:李凡卡;刘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精密测量技术的逐渐发展,70年代以后国外出现了象中子活化分析这样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我国此类技术虽起步较晚,但近十多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运用计算机程序化的仪器来进行临床诊断和病因研究,以及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有效地监测工业有毒元素的污染,积极地开展有关的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使中子活化技术迅速地发展起来.由于中子活化分析是多元素与核素分析技术,具有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且样品用量少等其它分析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

    作者:王生玲;郑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新疆特需人群补碘工作现况及建议

    在对当前新疆特需人群补碘工作中所采用的肌注和口服碘化油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推荐了一套较为完善和规范的补碘操作方法和监测评估措施,以供同仁借鉴.对今后特需人群补碘工作的重点提出了见解,认为应将特需人群补碘工作的重点放到碘盐不能普及和合格碘盐暂时推广不到的乡级以下农村或边远的牧区.

    作者:王锋锐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吐鲁番地区碘缺乏病防治现状调查

    新疆吐鲁番地区为典型干旱荒漠大陆性气候,环境缺碘,水碘仅2~5μg/L,土盐储量大,分布广.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自古以来就自采自食土盐,开展以加碘盐为主防治碘缺乏病(IDD)30多年,放弃土盐吃加碘盐的仅有17.4%,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34.8~73.6μg/L,B超法检测甲状腺肿大率71.1%~88.6%.在增大加碘盐推广力度的同时推广土盐水加碘,将有利于持续消除IDD目标的尽快实现.

    作者:王绍华;徐秉臣;朱席华;蒋继勇;王锋锐;雷刚;乃吉木丁·斯卡德尔;于国林;艾尼瓦尔·外都拉;刘新华;祖农·巴吾东;阿扎提·热合木;吾普尔·艾比布;古丽娜;徐也晴;热娜·吐尔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物中抗原的鉴定

    分析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物中的抗原成分,为获得高敏感性、特异性且具有疗效考核价值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提供科学依据.制备日本血吸虫改良干卵,将其与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IgG进行环卵沉淀反应,用震荡结合尼龙绢筛过滤法分离环卵沉淀物,以0.2M Gly-HCl(pH2.2)缓冲液解离环卵沉淀物,对解离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改良干卵和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血清IgG发生环卵沉淀反应,反应的环沉率达80.0%,分离的环卵沉淀物经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有8个抗原分子可被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识别,其中3个呈现强反应,分子量分别为71.9kD、67.6kD和61.2kD;5个呈现弱反应,分子量分别为104.1kD、97.6kD、93.4kD、86.9kD和80.5kD.8个抗原成分中分子量为61.2kD的成分为非糖蛋白,其余7个为糖蛋白.参与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反应的抗原分子有8个,其中7个为糖蛋白.

    作者:舒新华;易新元;罗新松;曾宪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晴隆县1998年伤寒疫情分析

    1流行特征1.1流行强度:1998年报告伤寒病例354例,发病率为133.55/10万,较1997年上升137.84%.1.2地区分布:县辖14个乡镇中报告伤寒疫情的13个,占92.86%,其中发病水平<10/10万仅2个乡,超过全县发病水平的有鸡场镇、安谷乡、紫马乡和三宝4个乡.与1997年相比,除新增加2个发病乡外,发病强度上升的有7个乡镇,下降的只有4个乡镇.

    作者:袁勇;郑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托克逊县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本文报告了新疆托克逊县中小学生肠道蠕虫和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的调查结果.在被检测的托台、博斯坦、郭勒布依、伊拉湖四乡中,肠道蠕虫感染率依次为11.6%(206/1 768)、19.3%(304/1 572)、8.8%(100/1 137)和11.4%(87/764);不同地区之间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1).托台和博斯坦乡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7%(133/3 596)和6.1%(193/3 144),两个乡有显著差异(P<0.01).本结果显示各乡中小学生肠道蠕虫均有不同程度感染,以博斯坦乡为严重.应加强寄生虫病防治宣传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其传播.

    作者:马文林;刘沛敏;阿孜旦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甘肃省1998年鼠疫防治及疫情分析

    1998年甘肃省各疫源县鼠疫监测面积达391 595hm2.检验各种动物2 885只,分离鼠疫菌7 株;检验媒介昆虫2 267组,分离鼠疫菌3株.发生人类鼠疫1例,从鼠疫患者尸检材料分离鼠疫菌1株.用IHA方法检测各种血清1 879份,阳性42份;用RIHA法检测各种血清307份,阳性10份.

    作者:席进孝;师彦龙;梁效成;石映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伊犁尼勒克乔尔玛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

    乔尔玛地区位于北天山系依连哈比尔尕山南坡与安迪尔乌拉山之间,喀什河上游地段.它地处北纬43.41'~43.48',东径84.21'~84.31'.为掌握乔尔玛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我们对其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啮齿动物的分布、数量及其体外寄生蚤的组成情况做了多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琪毅;吐尔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新疆博湖县学生包虫病患病情况调查报告

    通过对新疆博湖县中小学师生进行包虫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用B超、X光对师生进行包虫病患病情况探查.对比1993至1994年度和1998至1999年度两批调查结果,包虫病患病率有了大幅度下降(由5.69‰降到1.88‰),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作者:顾再芦;周建华;恰格岱;吾斯曼·尕一提;马文林;吐逊·吐尔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