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张斌;李文光;吴优;倪俭;蔡波;张跃平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 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利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52例前列腺癌组织及3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SMA的表达.结果 (1)PSMA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44/52)及68.6%(24/35),虽然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表达阳性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A mRNA半定量结果在两组间存在差异,癌组织中PSM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SMA基因表达量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表达量越高,高分化前列腺癌与低分化前列腺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M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且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提示PSMA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分化程度的指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酶类在肝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总胆汁酸(TBA)、单胺氧化酶(MAO)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指标在肝脏损害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取无肝病组和肝病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清或血浆,TBA采用循环酶法,MAO采用比色法,ALT采用连续检测法进行检测,均在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无肝病组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6.1%,HBsAg阳性检测者TBA阳性率为2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sAg阴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4.5%,HBsAg阳性检测者MAO阳性率为7.4%,两者略有差异(P<0.05);但两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TBA和ALT的阳性率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肝炎TBA的阳性率为39.4%,ALT阳性率为31.2%,而MAO阳性率为100%,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肝硬化及肝癌患者TBA阳性率为100%,而MAO的阳性率为100%和8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和MA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LT.结论血清TBA测定可作为肝病检查时一项常规的重要指标,而血清MAO测定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迁延过程中,可作为肝病控制、预防、转归及肝脏进一步损害的预测、观察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谢前进;缪晓兰;付少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怀化市城郊172例农村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

    目的 了解城郊农村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反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怀化市城郊农村172例已婚妇女23种HPV亚型进行检测.结果 172例样本共检出阳性26例,总阳性率为15.1%(26/172).有9例为混合亚型感染,混合感染率为5.2%(9/172),其中低危型与高危型同时感染4例,全部为高危亚型混合感染5例.172例样本共检测出4种低危型,12种高危型.低危型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V6、11、43、42,高危型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前5位的依次为HPV52、58、18、16、56.结论怀化市城郊农村妇女HPV感染率与其他报道相似,高危型分布特点以HPV52、58型为主,混合亚型感染较多见.

    作者:韩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普通饮食对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通饮食对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餐前和餐后1、2、4 h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血液标本,用迈瑞BC-3000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餐后1 h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明显增高,而淋巴细胞、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餐后2 h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仍明显增高,而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餐后4 h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血红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普通饮食会影响血液分析仪多个参数的检测结果,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做血常规时有必要考虑空腹采血.

    作者: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39例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8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TURP围手术期的病情记录及相关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对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全面适时地健康宣教是TURP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永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随着广谱抗菌药的大量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近年来医院内感染及社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治疗也很棘手.如何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MRSA,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治疗及控制其在医院内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现就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10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防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合并真菌感染的因素及其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 年1月104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部位、感染率、相关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有41例并发真菌感染(39.4%);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感染(51.2%),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常见(53.7%).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抗真菌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作者:谢华波;黎启利;汪平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体外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年来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培养获得病原菌及主要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结果 26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7.69%,排第一位;其他主要病原菌分别是葡萄球菌属13.85%,肠球菌8.46%,铜绿假单胞菌7.69%,阴道加德纳菌7.69%,念珠菌属5.77%,克雷伯菌属4.62%,变形杆菌属4.23%.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噻嗪、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氧呱嗪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达89.34%和78.69%.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阴道加德纳菌对青霉素类和万古霉素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仍是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阴道加德纳菌也成为重要的尿路感染病原菌之一.临床一线用药已广泛出现耐药,因此必须重视细菌及药敏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细菌选择性耐药的产生,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治愈率.

    作者:李楠;李保平;彭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按AO分型,A1型27例,A2型19例,A3型2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4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优良率为87.5%.结论 DHS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常用且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徐刚;杨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 并发心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例T2DM患者按病情分为心血管病变组及单纯T2DM组各50例,分别检测血清抵抗素及hs-CRP水平,并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T2DM并发心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分别为(16.99±7.13)μg/L和(4.97±2.88)mg/L,单纯T2DM组为(12.98±6.15)μg/L和(3.61±1.49)m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2±4.46)μg/L及(1.34±0.95)mg/L(P<0.01),且抵抗素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抵抗素及hs-CRP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对其动态检测可作为预测T2DM并发心血管病变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钟国权;杨彩娴;周秀琴;王欢;蔡凯;潘桂琼;李介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血清血浆全血葡萄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血清、血浆、全血对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2种不同的采血管中,全血标本用肝素锂抗凝,分别在2、4、6、8、24、48、72 h测定葡萄糖浓度,观察葡萄糖结果在3种不同标本类型的差异及在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 肝素锂抗凝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血清、全血葡萄糖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放置4 h后,葡萄糖明显降低;全血标本葡萄糖下降速度快.结论血清、全血葡萄糖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浆,并且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得越多,血液标本的类型对葡萄糖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袁银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宜宾地区泌尿系结石16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宜宾地区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危险因素,为泌尿系结石的宏观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等.结果 1 6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发病与地理环境、气候,患者性别、年龄,饮食生活习惯,职业等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宜宾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从饮水、饮食、运动、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预防指导.

    作者:张秀容;汪云霞;何世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64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加仙璐贝滴剂进行治疗.结果 64例患儿中,显效22例,好转3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8%.结论仙璐贝滴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血清1,3-β-D-葡聚糖定量分析(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75例怀疑深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G实验和真菌培养结果,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96.0%、91.7%和94.1%.G实验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高,真菌培养的特异度高.结论 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减少假阴性的发生,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陈社安;李炜煊;吕婉娴;杨浩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对献血不合格率的控制作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我国的献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胶州地区不断加大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力度,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技术水平,使本地区临床用血自1998年以来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献血人数逐年上升,献血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王磊;黄公昌;姜悦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SYSMEX CA-550全自动血凝仪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本科室于2008年引进日本SYSMEX CA-550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为医院在血栓与止血疾病以及术前检查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指标.根据3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仪器常见报警信息及纠正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住院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浏阳地区住院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浏阳市某医院住院患儿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采用VITEK32 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病原学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 050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652株,阳性率为10.8%,其中革兰阳性菌413株,占6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217株,占33.3 %,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住院儿童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临床上应重视住院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新德;王钦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007~2010年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为了保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必须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的比对更是必不可少的[1].

    作者:夏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胎盘植入导致子宫外翻产后大出血1例

    胎盘植入是产科凶险的并发症,无论妊娠或产时、产后均不易确诊,一旦发病可致严重产后出血,如不及时、果断处理,会危及产妇生命.胎盘植入是产科较少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院2010年12月收治1例胎盘植入大出血患者,为了避免切除子宫的后果,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采取保守疗法治疗胎盘植入,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N端前体脑钠肽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冠心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检测Hcy及NT-proBNP浓度.根据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为排除心血管疾病的体检者标本.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血清NT-proBNP、Hcy均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血清NT-proBNP、Hcy增高依次为AMI组大于UA组大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升高,三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Hcy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一定的评估,而NT-proBNP水平可直接反映心肌有无缺血及缺血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可对冠心病的病情作出客观评价,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作者:卓志娟;汤兰桂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叶酸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叶酸(FA)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实验组,4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A.结果 实验组血清Hcy及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血清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A与Hcy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水平增高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A可能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高嵩;危春英;陈开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