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常规综合指标分析及临床应用

楚文瑛

关键词:血常规, 血细胞形态学, 血细胞直方图
摘要:由于血常规检测早已被仪器取代,而忽略了血细胞形态学的观察.但血常规中血细胞直方图警示信息以及其他综合指标分析对临床诊疗,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血管性疾病早期病变的提示有重要价值,所以重新认识血常规中血细胞直方图及综合指标分析是很有必要的[1].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高氧液静脉给氧是一种用含有高浓度溶解氧且具有CPO2(80-100 kPa)的液体通过静脉输注,从而达到向人体组织细胞直接供氧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胜芳;柳小荣;丁献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非典型性细菌鉴定的分析

    机体或周围环境中某些因素可能导致细菌发生非遗传的生理变异.细菌变异现象常见于其形态、结构、菌落、抗原性、酶活性、耐药性等改变[1].细菌的变异给临床细菌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作者就非典型细菌的鉴定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群芳;曾贱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质量保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是医学检验的免疫学检验方法之一,已经广泛应用到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学检查试验中[1].

    作者:张善弟;黄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致发热抗结核药物脱敏治疗成功2例

    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采用脱敏方法对遇到的由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热的肺结核患者2例进行脱敏处理,结果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刘正久;田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P-4430干式生化分析仪部分急诊项目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对爱克来SP-4430干式生化分析仪(简称爱克来SP-4430)和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日立7170A)部分急诊项目进行相关分析及偏倚的评估.方法 先检测2台仪器重复性,再以日立7170A测定结果作为比较方法的测定值(X),以爱克来SP-4430测定结果作为实验方法的测定值(Y),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及偏倚的评估.结果 爱克来SP-4430质控物葡萄糖、尿素、肌酐总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2.59%、2.81%、2.89%;日立7170A质控物水平1葡萄糖、尿素、肌酐总的CV分别为2.84%、2.95%、4.28%和质控物水平2葡萄糖、尿素、肌酐总的CV分别为1.38%、2.58%、1.56%.葡萄糖、尿素、肌酐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9 4、0.995 8.爱克来SP-4430偏倚的评估葡萄糖不可接受,尿素部分可接受和肌酐可接受.结论 当检验科同一测定项目存在不同的分析系统时,应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及偏倚的评估,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

    作者:王建平;张梅香;王笔金;李晓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输血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和成分输血的应用,临床上输血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输血除能治疗患者外,也可以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何凤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常见ABO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分析

    正确的ABO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前提,而错误血型的血液一旦输入,则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对多年工作中所观察的53例造成ABO血型定型错误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萍;陈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的检测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检测160例肺癌患者与151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PS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及大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1.4%、78.4%、70.0%、72.5%,肺癌的总阳性率为75.6%,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为7.1%.肺癌的总阳性率与各病理类型肺癌的阳性丰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TPS阳性检出率较高,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有应用价值,是诊断肺癌的一种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陆光明;曾涛;林彦聪;张振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微分化型1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少见类型,现本院收治1例,在形态学方面有其特点.为了提高血细胞形态学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本文结合本例形态学方面的特点及诊断经验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蒋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粪便中分离出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致病菌.2008年初,本科室从1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世杰;刘玉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尿微量蛋白与尿酶和Ⅳ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Ⅳ型胶原(Ⅳ-C),免疫发光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转铁蛋白(TF),终点法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酸酶(NAG),Jaffe法测定尿肌酐(Cr).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尿TF/Cr为(1.10±0.76)mg/mmol、mAlb/Cr为(1.50±0.81)mg/mmol、NAG/Cr为(5.65±2.40)U/g、RBP/Cr为(2.15±0.93)mg/mmol及Ⅳ-C的含量为(44.68±17.2)ng/m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mAlb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AG、RBP、TF及Ⅳ-C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mAlb/Cr、NAG/Cr、RBP/Cr、TF/Cr及Ⅳ-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尿NAG、RBP、TF及Ⅳ-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卢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4项生化指标下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胆碱酯酶、胆固醇、前清蛋白4项生化指标的下降与重症肝炎的关系.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8例重症肝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移酶(AST)、线粒体型AST(m-AST)、胆碱酯酶(CHE)、前清蛋白(PA)、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活性与含量.分析各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CHE、PA、Glu、TC活性与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时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又低于存活组.结论 CHE、Glu、TC、PA活性与水平的下降是重症肝炎的一个危险因素,其病程与这4项生化指标的下降呈负相关.可把CHE、Glu、TC、PA联合监测作为重症肝炎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费德红;颜永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其参数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47例肝硬化患者PLT及其参数,并与82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的PLT、血小板比积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T及其参数的检测对临床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损害程度及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林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和IL-18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90例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10、IL-12、IL-18水平.结果 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10、IL-12和IL-18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12和IL-18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小于中度组小于重度组;但IL-10的变化规律却相反.结论 TNF-α、IL-10、IL-12和IL-18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过程,其血清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范再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常规综合指标分析及临床应用

    由于血常规检测早已被仪器取代,而忽略了血细胞形态学的观察.但血常规中血细胞直方图警示信息以及其他综合指标分析对临床诊疗,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血管性疾病早期病变的提示有重要价值,所以重新认识血常规中血细胞直方图及综合指标分析是很有必要的[1].

    作者:楚文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种抗体测定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中的Graves病和甲状腺炎中的桥本甲状腺炎.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于床旁血糖仪的质量调查

    血糖仪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对于患者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挥了很大作用.虽然它不能用于诊断,但在医院内部各科室,因其快速简便,往往也用于床旁监测,已经有许多同行对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结果进行过比较分析[1-3].

    作者:杨炳益;李荣琴;吴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靖江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调查分析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苍白球细菌传染引起的疾病.输血是传染梅毒的潜在途径,特别是输入新鲜血液,梅毒感染是判断献血者是否适合献血的标志之一,梅毒抗体检测是血站血液质量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徐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痰直接厚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查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结核菌细菌学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2008年1-5月的30例临床肺结核患者的合格痰标本,对其采用直接厚涂片法(即在薄涂片法的基础上把痰液体积增加1.5-2.0倍量进行涂片),同时将标本接种到改良罗氏培养基上进行分支杆菌分离培养,井对涂片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3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细菌学报告为:直接厚涂片法15例阳性,15例阴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法28例阳性,2例阴性.其中15例属涂片阳性培养阳性,13例属涂片阴性培养阳性,2例属涂片阴性培养阴性.结论 痰涂片简便、快捷、成本低,是可以直接发现病原菌的检查方法,但其敏感性低;而传统的改良罗氏培养基法敏感性明显高于涂片法,精确可靠且特异性高,不仅能了解分枝结核杆菌有无生长繁殖能力,还为进一步试验(药敏、菌型鉴定)提供了基础.

    作者:刘万珍;吴湘;覃云兰;王典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方法 取抗凝静脉血制成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接计数血小板,将其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出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降低组血涂片法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正常组和增高组采用血涂片法分别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各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果显示,对血小板正常或升高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比较准确,但对血小板降低的标本,计教结果准确性较差.血涂片法间接计数血小板直观、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血细胞分析仪有复核作用.

    作者:杨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