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碧
目的 对3种血细胞分析仪的重复性及检验结果的差异进行方法学对比和偏差评估,探讨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及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方法 以可溯源的贝克曼COULT血细胞分析仪为参比仪器,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BC-3000)和希森美康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XS-1000i)为检测仪器,用新鲜抗凝全血在3种仪器上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3种仪器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4个项目经F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差均在允许范围.结论 3种仪器性能稳定,重复性佳,相关性良好,结果具有可比性,在临床中可同时或交替使用.
作者:岑欢;李介华;王欢;张梅;许葆然;卢志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检测血清总钙常用的偶氮胂Ⅲ法和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使用偶氮胂Ⅲ法和OCPC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试验,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结果 偶氮胂Ⅲ法和OCPC法的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性均符合要求[回收率达到(100±5)%)],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6 3,P<0.01,且符合r≥0.975),线性上限均为3.75 mmol/L,能满足临床要求,两种方法基本上不受黄疸、溶血及脂血的干扰.结论 偶氮胂Ⅲ法与OCPC法在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抗干扰方面基本一致,而且试剂单一,使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血清总钙的日常测定方法.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住院患者部分不合格血常规、生化、凝血指标检查标本.结果 在输液同侧采血、溶血标本、标本量多或少、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等,对检验结果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标本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作者:覃瑜;戴庆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纸片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ESBLs,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相关文件进行判断.结果 116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43株,检出率为37 1%;82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ESBLs菌30株,检出率为36.6%.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严重,产酶菌株耐药率很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防止ESBLs产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恒;江立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抗菌药物为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抗菌药物广泛大量地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水平越来越高.产生药物失活酶是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介导的细菌耐药性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障碍,我国以CTX-M型ESBLs为常见.本文对CTX-M型ESBLs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爱琴;元刚;吴昭怡;洪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推动全球安全输血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四大战略:(1)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血站,确保为所有患者提供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2)从低危人群中采集相对安全的血液;(3)对所有血液进行输血传染病相关项目的检测;(4)科学、合理地进行临床用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细菌性阴道病(BV)3种不同检测方法(Amsel′s法、BVBlue法及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BV快速诊断试剂和Amsel金标准法对1 134例阴道分泌物进行BV检测.结果 1 134例检查者中,Amsel′s法检测出BV 307例,阳性率为27.1%;BVBlue法检测出BV 200例,阳性率为17.6%;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检测出513例,阳性率为45.2%.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优于其他2种方法,缺点是对中间态的标本不能确认.
作者:李北坤;陆翠群;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尿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的患者168例,其中产ESBLs菌尿路感染患者63例为观察组,非产ESBLs菌尿路感染患者10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尿路感染细菌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菌株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产ESBLs组对头孢菌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和留置尿管等是产ESBLs菌致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危险度值分别为15.121和8.847).结论 产ESBLs菌株耐药性严重,临床上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
作者:张希燕;肖青;陶元勇;陈静;范秀芳;张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病.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无节制地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并广泛浸润骨骼或软组织,导致骨质破坏,引起骨痛、骨折、贫血、高血钙、肾脏损害及易感染等症状.因而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异常蛋白致血清呈胶冻状,不易分离.本文报道的该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就是由于其血清难以离心,在进行56 ℃灭活时血清呈胶冻状而怀疑含有异常蛋白,进而得以确诊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ECC)心脏手术中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比较输注未去除白细胞血液与去白细胞血液ECC心脏手术患者各52例,观察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呼吸指数(RI)和X线胸片情况.结果 术后RI和机械通气氧合指数及X线胸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对ECC心脏手术患者肺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黄敏;王艳;刘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Ⅲ型肺结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方法 用酶循环法测定血清TBA.结果 131例健康人血清TBA含量为(7 60±3 52)μmol/L,163例Ⅲ型肺结核患者TBA含量为(38 21±24 8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血清TBA测定对早期了解Ⅲ型肺结核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受损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世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碘酸-希夫(PAS)染色的操作过程,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病理诊断和研究.方法 取活体组织检查标本进行PAS染色.结果 在染色过程中,需注意固定液选择、试剂配制质量、试剂保存方法、染色时间等细节.结论 注意PAS染色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使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对病理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制适用于贝克曼CX3型急诊生化分析仪的复合校准液,降低检测成本.方法 在参照原装校准液的基础上,自拟配方配制3个水平校准液,并与原装校准液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自配校准液能顺利通过仪器定标,检测结果与原装校准液相关性较好,稳定时间较长,未发现对电极有损害的迹象.结论 自配校准液能满足该仪器对临床标本的检测要求,能代替原装进口校准液.
作者:杨文杰;柯振符;刘发河;彭彩霞;邱小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和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应用的逐渐普及,彻底改变了临床实验室传统的工作方式.本院检验科于2007年开始使用条形码标签,在LIS的基础上,与HIS无缝连接,经过近2年时间的实际运行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给检验流程带来了重大变革,提高了效率,得到医院管理人员、护士、医生和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满娥;苏悦兴;陈淮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两时段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69株SMA,用API和VITEK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以纸片琼脂扩散(K-B)法检测SMA 24 h和48 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69株SMA 24 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为:左氧氟沙星87.0%,复方新诺明84.1%,替卡西林/棒酸84.1%,头孢哌酮/舒巴坦78.3%,奈替米星56.5%,头孢他啶55.1%,阿米卡星43.5%,头孢吡肟29.0%,哌拉西林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1%,亚胺培南0.0%;48 h依次为:左氧氟沙星79.7%,替卡西林/棒酸78.3%,头孢哌酮/舒巴坦65.2%,奈替米星47.8%,头孢他啶40.6%,阿米卡星31.9%,头孢吡肟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0%,哌拉西林5.8%,复方新诺明5.8%、亚胺培南0.0%.结论 对SMA感染患者应重视48 h药敏测定,并选择左氧氟沙星或替卡西林/棒酸进行治疗.复方新诺明治疗SMA疗效不理想.
作者:李艳萍;杨玉玲;李丰良;刘海云;杜廷义;曾光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入院前后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析,以期找到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取患者痰液进行分离培养,并用德灵AS-4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对环丙沙星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环丙沙星具有抗菌谱广、价格低廉等优点,适于在痰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应用,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再做适当调整.
作者:施城东;费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腰椎穿刺(下称腰穿)是临床上脑部疾病患者诊疗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后卧位和翻身时间的长短影响到患者舒适度改变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106例腰穿术后患者两种卧位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青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输血前抗体筛选是很必要而且必须的.笔者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632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小梅;罗丽杰;黎四平;黄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1 813例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筛查,探讨其对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SA.结果 1 813例通过血清PSA筛查,发现前列腺癌9例(0.50%),前列腺增生68例(3.75%),前列腺炎65例(3.59%).结论 PSA不仅是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而且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也很有价值.该法检测PSA简便、易行、有效,可作为中老年男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作者:肖育权;徐海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83例肝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PA及血清清蛋白(ALB).结果 血清PA在各型肝病中均有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肝病组血清PA降低率均高于血清ALB,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慧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