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立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病.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无节制地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并广泛浸润骨骼或软组织,导致骨质破坏,引起骨痛、骨折、贫血、高血钙、肾脏损害及易感染等症状.因而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异常蛋白致血清呈胶冻状,不易分离.本文报道的该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就是由于其血清难以离心,在进行56 ℃灭活时血清呈胶冻状而怀疑含有异常蛋白,进而得以确诊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解决好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治疗起不到的作用,需要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患语言沟通技巧.现就工作中应避讳的语言、不良情绪及沟通技巧运用心得交流如下.
作者:乔英霞;冯翠玲;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两时段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69株SMA,用API和VITEK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以纸片琼脂扩散(K-B)法检测SMA 24 h和48 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69株SMA 24 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为:左氧氟沙星87.0%,复方新诺明84.1%,替卡西林/棒酸84.1%,头孢哌酮/舒巴坦78.3%,奈替米星56.5%,头孢他啶55.1%,阿米卡星43.5%,头孢吡肟29.0%,哌拉西林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1%,亚胺培南0.0%;48 h依次为:左氧氟沙星79.7%,替卡西林/棒酸78.3%,头孢哌酮/舒巴坦65.2%,奈替米星47.8%,头孢他啶40.6%,阿米卡星31.9%,头孢吡肟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0%,哌拉西林5.8%,复方新诺明5.8%、亚胺培南0.0%.结论 对SMA感染患者应重视48 h药敏测定,并选择左氧氟沙星或替卡西林/棒酸进行治疗.复方新诺明治疗SMA疗效不理想.
作者:李艳萍;杨玉玲;李丰良;刘海云;杜廷义;曾光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检测,了解南昌市3个社区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对社区300例幼儿进行BALP活性测定,筛选出早期无症状的佝偻病,并对异常者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300例幼儿中BALP≤200 U/L 255例,200~250 U/L 37例,250~300 U/L 7例,300 U/L以上1例.异常检出率为15%.结论 BALP检测法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高,优于其他方法和指标,可筛选出早期无症状佝偻病,具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灵敏;周海星;王国兰;魏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解重症肝病患者肠道感染中真菌感染情况,便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对258例住院重症肝病患者的粪便进行了真菌培养及结果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标本来自2005~2007年本院消化科住院已确诊的肝硬化、腹水、肝癌、重症肝炎等重症肝病患者.
作者:杜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氨血症和血氨过多症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病理性改变,在小儿代谢性脑损伤或脑梗死、脑炎、脑血管疾病中已有较多报道,但小儿癫痫与高血氨的关系报道较少.本院2008年1~9月对271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了血氨含量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玲;刘茂松;成求国;郭宽鹏;唐喜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Ⅲ型肺结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方法 用酶循环法测定血清TBA.结果 131例健康人血清TBA含量为(7 60±3 52)μmol/L,163例Ⅲ型肺结核患者TBA含量为(38 21±24 8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血清TBA测定对早期了解Ⅲ型肺结核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受损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世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成分输血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一个医疗单位输血技术水平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降低.在输血技术发达的国家,成分输血已达到临床输血量的95%~98%[1].本文对2003~2007年本院住院患者临床用血情况作一总结.
作者:谢能轩;宋金华;钱;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纸片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ESBLs,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相关文件进行判断.结果 116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43株,检出率为37 1%;82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ESBLs菌30株,检出率为36.6%.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严重,产酶菌株耐药率很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防止ESBLs产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恒;江立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状况及其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25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225例患者中Uu阳性108例,阳性率为48.0%.Uu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高的分别是美满霉素(97.2%)、强力霉素(96.2%)、克拉霉素(85.0%),但对甲砜霉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有很强的耐药性,其敏感率分别为27.8%、1.8%及0.9%.结论 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感染率较高,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是治疗Uu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DNA提取方法(加热法、盐酸胍法)及不同浓度Taq酶对人白细胞抗原(HLA)-B27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方法 经柠檬酸右旋糖液抗凝的全血7人份,对比用加热法和盐酸胍法提取的DNA进行HLA-B27基因分型效果的差别;选取上述阴、阳性标本各1份,以Taq酶作浓度梯度试验,用浓度分别为每50微升0.3、0.6、1.2、2.4、4.8、7.2 U 6个梯度进行对比试验,摸索出HLA-B27基因分型试验中所需的佳Taq酶浓度.结果 用盐酸胍法所提取的DNA在HLA-B27基因分型实验中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加热法的内对照不清晰.Taq酶浓度在0.3 U/50 μL时条带不清晰,在7.2 U/50 μL时阴性标本易产生非特异性条带.结论 盐酸胍法提取DNA优于加热法.不同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条件确定佳反应条件及Taq酶浓度.
作者:聂益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onic gonadotrophin,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孕酮是由妊娠黄体产生的甾体类激素.HCG、孕酮在维持妊娠,特别是早期妊娠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熊涛;刘利航;谢建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998年9月至2008年9月2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心病合并AMI多见于老年人,22例中延误诊断14例(63.6%),误诊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死亡9例(40.9%).结论 肺心病可合并AMI,及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可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唐国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检测血清总钙常用的偶氮胂Ⅲ法和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使用偶氮胂Ⅲ法和OCPC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试验,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结果 偶氮胂Ⅲ法和OCPC法的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性均符合要求[回收率达到(100±5)%)],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6 3,P<0.01,且符合r≥0.975),线性上限均为3.75 mmol/L,能满足临床要求,两种方法基本上不受黄疸、溶血及脂血的干扰.结论 偶氮胂Ⅲ法与OCPC法在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抗干扰方面基本一致,而且试剂单一,使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血清总钙的日常测定方法.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碘酸-希夫(PAS)染色的操作过程,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病理诊断和研究.方法 取活体组织检查标本进行PAS染色.结果 在染色过程中,需注意固定液选择、试剂配制质量、试剂保存方法、染色时间等细节.结论 注意PAS染色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使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对病理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ABO血型的准确度以及对ABO亚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能力.方法 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OSEIDON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梯形微板法与手工试管离心法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对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梯形微板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22%(3/13 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37%(5/13 555);手工试管离心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15%(2/13 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07(2/13 555).结论 两种方法对ABO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但微板法对亚型和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于手工试管法.
作者:陈玉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受检人群均采集静脉血2 mL,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型肝炎两对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793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281例,阳性率35.4%.结论 3~5岁和5~10岁2个年龄段的抗-HBs阳性率非常接近,为33 6%和31 2%,10~18岁年龄段抗-HBs阳性率较高,为50.4%.
作者:易定化;陈立;李宏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1 813例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筛查,探讨其对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SA.结果 1 813例通过血清PSA筛查,发现前列腺癌9例(0.50%),前列腺增生68例(3.75%),前列腺炎65例(3.59%).结论 PSA不仅是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而且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也很有价值.该法检测PSA简便、易行、有效,可作为中老年男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作者:肖育权;徐海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83例肝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PA及血清清蛋白(ALB).结果 血清PA在各型肝病中均有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肝病组血清PA降低率均高于血清ALB,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慧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抗菌药物为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抗菌药物广泛大量地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水平越来越高.产生药物失活酶是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介导的细菌耐药性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障碍,我国以CTX-M型ESBLs为常见.本文对CTX-M型ESBLs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爱琴;元刚;吴昭怡;洪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