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李春香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检验专业必修专业课之一,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一直是医学院校探讨的热点,本文就本学院对该问题的思考和做法与同行斟酌.
作者:傅广华;邓文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71例脑梗死患者和7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含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s-CRP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hs-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作者:陈小青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试剂和校准物对酶测定溯源的影响.方法 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DIMENSION 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校准物作为标准测试系统,朗道试剂和德灵校准物作为测试系统1,朗道试剂及配套校准物作为测试系统2,分别校准后测定新鲜临床标本,同时进行2个水平的质控.结果 测试系统2和标准测试系统产生的回归关系更密切.结论 配套的试剂和校准物能建立更好的溯源性,非配套的试剂和校准物对测试结果 的溯源性会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熊莺;孙午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生化指标特征性改变,为脂肪肝病情监控和疗效判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肝脏B超和血生化检查,血生化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将经肝脏B超确诊的脂肪肝患者列为脂肪肝组,同一人群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生化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的TG、TC、Glu、ALT、AST、GG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存在血脂异常的同时通常还伴有多项生化指标异常性改变.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筛查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实验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检测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用盐水、酶、抗人球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6 036例输血患者中共检测出抗体阳性13例(0.22%),其中自身抗体4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9例,分别为抗-D 3例,抗-E 2例,抗-A1 1例,抗-Mur 1例,抗-M 2例,非特异性的假阳性反应22例.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不规则抗体,其操作标准化、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 稳定、可靠、准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要注意在实验中会因血清(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冷抗体等而引起假阳性,当采取离心和置于4 ℃处理后可消除,能保证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作者:邓梅英;蒋利星;陈宇;粟明丽;唐玉杰;宁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平罗县妇幼保健所162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产程异常和胎位异常,手术产.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赵红梅;李春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多次输血小板患者的意义.方法 将多次与初次输血小板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35例和19例),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将18例筛查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例),一组配型后输注血小板,另一组随机输注等量血小板,输后1、24 h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纠正增加指数(CCI)并计算有效率.结果 多次与初次输血小板的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8.6%和5.5%,配型组和未配型组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0 0%.结论 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并进行配型,可使血小板输注更加合理.
作者:龚建光;单筠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测定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浓度,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变化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143例,分成HCV携带者、轻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中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水平.结果 HCV携带者、轻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中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均值分别为(38.3±7.4)、(48.9±5.9)、(67.2±9.9)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值(28.9±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透明质酸的水平随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 血清透明质酸升高是肝纤维化的特征之一,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水平随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增加,也预示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患者出现肝纤维化的概率增加.
作者:郭玲;赵梅桂;张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浆中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2例PU患者和50例PU合并出血患者及2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D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PU组的PT、APTT、Fib、TT及D-D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合并出血组的PT、APTT、Fib、TT及D-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U组和PU合并出血组之间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U患者合并出血者因出血可使机体内处于血栓前状态,并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纤溶亢进.
作者:周萍;曹春鸾;唐吉斌;焦瑞宝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UF-50全自动流式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法(即仪测法)和尿沉渣镜检法(即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对比分析.方法 1份新鲜尿液分别用仪测法和镜检法进行尿红细胞检测.结果 仪测法敏感性为97.9%,特异性为80.2%,假阳性率为19.8%,假阴性率为2.1%,两种方法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仪测法定量检测尿红细胞灵敏精确、简便快捷,适用于筛检尿红细胞,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用镜检法复检以避免假阳性、假阴性结果 .
作者:杨新原;张群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机体状态,血清钠离子浓度大于145 mmol/L,并伴有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临床上常有两种分型:原发性高钠血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有推测认为可能的机制是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或渴感中枢的感受阈值上升所致,即只有当体液达到明显高渗状态时机体才释放抗利尿素(ADH),导致体液一直处于高血钠、高血渗透压状态,也有人认为原发性高钠血症是由于渴感减退合并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所致[1].
作者:张剑;张永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金标法)3种检测方法 的应用比较,探讨如何合理利用3种方法 来检测梅毒抗体.方法 用目前为常用的RPR和TPPA、金标法进行测定.结果 RPR、TPPA和金标法的灵敏度分别为59.8%、100.0%、91.5%,特异性分别为77.8%、100.0%、94.4%.结论 RPR适用于疗效观察,金标法适用于急诊检验,而TPPA是临床检验梅毒抗体的确认试验.
作者:赖年钰;甘晓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输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出血、血液病及各种贫血等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尤其重要.目前国内外都把成分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及一名临床医生掌握与运用现在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必备条件,是当今世界输血事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本院7年来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惠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浓度变化,旨在探讨D-D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0例治疗前CPOD患者血浆D-D浓度进行检测并与治疗后COPD患者及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COPD患者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浆D-D水平也显著升高.治疗后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可作为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欧阳清;刘健;石青峰;杨峻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保证尿液检测中白细胞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参照尿液检验有关标准,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尿中白细胞检测的因素.结果 尿液分析仪中白细胞的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 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仅只能作过筛试验,而镜检才是确诊的依据.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传染病,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在患者血清中出现特异、非特异的不同种类抗体,因病程而异.
作者:王丽;吴桂玲;王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临床实验室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作为在国内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认可项目多、通过ISO/IEC17025认可和ISO15189质量体系现场评审的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检验人员,依据这3大质量体系中对分析前、中、后质量管理的要求及实际经验,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玲;李慧源;黄新;李碧波;姜叶灵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本实验室对尿微量清蛋白的定性分析,反映出微量清蛋白的测定是反应肾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损伤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应将尿中微量清蛋白的检测作为常规检测项目.方法 随机统计本院住院患者200例,按临床诊断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肾病组、心血管疾病组),按尿微量清蛋白阳性、阴性进行结果统计.结果 健康对照组58例均正常,高血压组58例有23例超过正常,糖尿病组30例有13例超过正常,肾病组中25例有17例超过正常,心血管疾病组29例有17例超过正常.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是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损伤及肾脏疾病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左侧下肢严重损伤,送入渝中区骨科医院救治,2 d后因伤口严重感染而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行左下肢高位截肢手术.术前检查提示该患者空腹血糖29.5 mmol/L.
作者:吴传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