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高新技术、自动化仪器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有了巨大的变化, 检验科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以确保实验室检验的质量.ISO15189:2003(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国际标准的发布,为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实验室国家认可则为医学实验室向社会证明其能力和公正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1].
作者:温冬梅;杨有业;陈满章;梁锦胜;兰海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患者选择意识增强和选择范围的扩大,各医院都存在患者流失现象.为探讨本院内科患者自动出院原因及对策,笔者对本院内科2006~2007年自动出院患者治愈后和出院原因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唐峰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瘢痕小、术后恢复快、经济安全、住院时间短,增加了床位使用率等,是胆囊切除的常用手术.本科室自2004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就手术前、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在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减少非Q波型AMI误诊的机会.方法 通过单克隆金标志双抗免疫渗滤快速分析法,动态观测心肌标志物在非Q波型AMI时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非Q波型AMI的相对敏感性为38.3%~85.1%,诊断符合率为62.1%~82.8%,均随时间增加逐渐增高;相对特异性为75.0%~100%,漏诊率为14.9%~61.7%,均随时间增加降低;心肌肌钙蛋白T(cTnT)、cTnI在不同时间均优于CK-MB mass,Myo相对敏感性在6 h后迅速从85.1%下降至44.7%、12.8%,漏诊率在6 h只有14.9%.结论 cTnT、cTnI、Myo、CK-MB mass对非Q波型AMI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临床应用将减少非Q波型AMI 误诊的机会.
作者:冉崇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已知的阴性HBsAg标本,当其前面连续有2个HBsAg阳性标本时,可使阴性HBsAg标本出现假阳性.排除操作中的干扰因素后[1],笔者怀疑是电解质检测过程中仪器吸样时造成的标本之间交叉污染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原因,笔者进行了验证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强;汪旭强;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心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疾病.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逐渐增多.40~50岁中年人患病已常见,本文对健康体检及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检测,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徐锡芬;羊柳;孙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使用不同型号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对检验质量及临床诊断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应用迪瑞公司的阳性尿液质控品对H-100尿液分析仪进行56次室内质控结果分析,对H-100及BW-200分析仪进行连续10次测试,并用这2台尿液分析仪对100例新鲜尿液标本进行平行测试,以评价这2台尿液分析仪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张惠琴;余红彬;鲁卉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鼻腔、耳道是连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没有自身屏障保护,也不便人为设置保护膜,它的生理功能不允许将其遮盖,除非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如有毒、有害环境,噪声大、特别冷等特殊情况.所以,它们随时受到外界的伤害及威胁.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CA)感染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E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病毒复发转归的意义.方法 152例的CA患者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法及S-P免疫法对初发和复发CA患者的活检组织和健康对照组织进行检测,HPV6型E7早期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呈棕黄色伴少许胞质着色为阳性,阳性率大于或等于15%者为阳性组织.结果 152例CA患者中有91例HPV6型感染,感染率为59.9%.其中56例为初发患者,35例为复发患者;18~38岁53例,38~48岁26例,48~60岁12例;男52例,女39例.56例初发患者HPV6型E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9.5%,35例复发患者的活检组织HPV6型E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4%.27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HPV6型E7蛋白阳性率为0%,HPV6型E7蛋白在初发CA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以及复发CA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发与复发CA组织相比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6型E7蛋白在不同年龄段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例18~38岁患者的阳性率为71.7%,26例38~48岁患者的阳性率为69.2%,12例48~60岁患者的阳性率为66.7%,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男性患者中阳性率为75.0%,39例女性患者中为64.1%,阳性表达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 HPV6型是CA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6型早期蛋白E7在HPV6型感染的CA初发和复发组织中的表达和在正常生殖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年龄、性别无关;HPV6型早期蛋白E7的含量与其病情有着必然联系.
作者:汪衍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甲状腺功能增高,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兴奋性增高、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等.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缺少相关疾病知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大量滥用、介入性治疗、免疫抑制剂和甾体类激素的应用及某些基础疾病的发生,细菌性感染已是临床重要的常见病,且耐药性和耐药水平越来越高,给疾病的治疗及临床用药造成诸多困难.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进一步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与扩散,简述本院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李全焕;涂学亮;王坤;黄伟雄;张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在不断上升,其严重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长期关注的主要问题.而耐青霉素葡萄球菌同时也形成耐红霉素,已引起临床和实验室的高度重视,其耐药机制为msrA基因编码的泵出机制,核糖体结构变异,核糖体可诱导变异(MLSb).为了解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本院分离的189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进行检测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菊;刘存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提高检验质量是检验医学界永久的主题,质量控制(QC)活动不仅仅是室内质量控制(IQC)和室间质量控制(EQA),还包括其他更多的作业技术活动,诸如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只有做好了这些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保证检验质量[1-2].
作者:杨利黎;李炳芝;郭伟;都国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配制液体单试剂,建立酶两点动力法测定血浆中血氨含量.方法 在荷兰威图科学公司DPU-41型半自动生化仪和美国贝克曼公司CX5-CE型全自动生化仪上研究酶两点动力法,建立实验参数.结果 试剂含量:三乙醇胺缓冲液(pH7.4)0.25 mol/L,α-酮戊二酸15 mmol/L,还原型辅酶0.3 mmol/L,谷氨酸脱氢酶大于160 U/L.该法低检出限为1.9 μmol/L,线性范围达321 μmol/L(r=0.996 1),批内CV=2.2%,批间CV=4.4%,平均回收率=99.3%,胆红素<175.8 μmol/L,血红蛋白<3.4 g/L,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线性、精密度好,结果准确,胆红素、血红蛋白干扰小,操作简便,适用于全自动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可推广运用.
作者:杨小兵;陈敬捷;徐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输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多发伤、大出血、血液病、各种贫血等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尤其重要.高新技术在输血领域中的应用,临床用血和成分输血日益广泛,科学、合理、安全输血日趋完善.卫生部对各级、各类医院的红细胞使用率和成分血使用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硬性指标.现将本院9年来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周莺莺;汪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冠心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则是造成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时地发现AMI患者及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是挽救AMI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
作者:党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女,39岁,因停经28+3周,腹胀痛1+月,加重伴咳嗽、咳痰1 d,于2007年8月27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7年2月9日,预产期2007年11月16日.
作者:石天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院2000年2月至2008年1月,采用注射用穿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栓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因腰痛、下肢疼痛、麻木乏力就诊.临床治疗以缓解疼痛症状为主,多采用保守方式治疗,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多以疼痛、麻木等症状的缓解为参考依据.
作者:范斌;李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