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在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减少非Q波型AMI误诊的机会.方法 通过单克隆金标志双抗免疫渗滤快速分析法,动态观测心肌标志物在非Q波型AMI时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非Q波型AMI的相对敏感性为38.3%~85.1%,诊断符合率为62.1%~82.8%,均随时间增加逐渐增高;相对特异性为75.0%~100%,漏诊率为14.9%~61.7%,均随时间增加降低;心肌肌钙蛋白T(cTnT)、cTnI在不同时间均优于CK-MB mass,Myo相对敏感性在6 h后迅速从85.1%下降至44.7%、12.8%,漏诊率在6 h只有14.9%.结论 cTnT、cTnI、Myo、CK-MB mass对非Q波型AMI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临床应用将减少非Q波型AMI 误诊的机会.
作者:冉崇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使用不同型号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对检验质量及临床诊断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应用迪瑞公司的阳性尿液质控品对H-100尿液分析仪进行56次室内质控结果分析,对H-100及BW-200分析仪进行连续10次测试,并用这2台尿液分析仪对100例新鲜尿液标本进行平行测试,以评价这2台尿液分析仪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张惠琴;余红彬;鲁卉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配制液体单试剂,建立酶两点动力法测定血浆中血氨含量.方法 在荷兰威图科学公司DPU-41型半自动生化仪和美国贝克曼公司CX5-CE型全自动生化仪上研究酶两点动力法,建立实验参数.结果 试剂含量:三乙醇胺缓冲液(pH7.4)0.25 mol/L,α-酮戊二酸15 mmol/L,还原型辅酶0.3 mmol/L,谷氨酸脱氢酶大于160 U/L.该法低检出限为1.9 μmol/L,线性范围达321 μmol/L(r=0.996 1),批内CV=2.2%,批间CV=4.4%,平均回收率=99.3%,胆红素<175.8 μmol/L,血红蛋白<3.4 g/L,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线性、精密度好,结果准确,胆红素、血红蛋白干扰小,操作简便,适用于全自动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可推广运用.
作者:杨小兵;陈敬捷;徐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科室于2003~2006年配合不孕症门诊采用精液洗涤法进行人工授精,在治疗少精、弱精及精液液化不良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翠敏;孙波;刘学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心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疾病.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逐渐增多.40~50岁中年人患病已常见,本文对健康体检及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检测,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徐锡芬;羊柳;孙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甲状腺功能增高,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兴奋性增高、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等.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缺少相关疾病知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超声仪对阑尾区扫查,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凸阵和线阵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各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占27.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占48.5%;阑尾周围脓肿占7.6%.结论 超声影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迟坤;陈海淼;戴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致病因素.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13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检测.结果 130例患儿中总IgE阳性率为65.4%,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58.5%,其中一种sIgE阳性者占16.2%,两种占20.0%,三种占14.6%,四种及以上者占23.8%.在食物组中以羊肉高,吸入组中以屋尘为高,3岁以下的患儿以食物过敏为主,3岁以上以吸入物过敏为主.结论 通过此项检测,可明确检出特异性过敏原,为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传玲;田礼军;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瘢痕小、术后恢复快、经济安全、住院时间短,增加了床位使用率等,是胆囊切除的常用手术.本科室自2004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就手术前、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前,对还原糖的检测主要参照的标准是GB5009.7-85,原理是利用还原糖所具有的还原性进行定量分析,直接滴定法仍是普遍使用的测定方法.但书中所述此法前提为:被测样品有相当含量的还原糖,如果被测样品的还原糖含量很低甚至没有,按此方法测定会引起误差,甚至无滴定终点.现将直接滴定法加以改进,用还原糖标准溶液进行反滴定,具体操作如下.
作者:张孟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是当前临床检验工作中血液常规检查主要使用的抗凝剂,它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但EDTA-K2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可能会诱导血小板形成凝集,使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EDTA-K2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的病例虽然在临床中较为少见,若不及时发现和鉴别,会增加临床诊断的难度,甚至引起误诊,增加患者的负担.现将本院近期在临床中遇到的1例典型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孙杨;丘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在不断上升,其严重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长期关注的主要问题.而耐青霉素葡萄球菌同时也形成耐红霉素,已引起临床和实验室的高度重视,其耐药机制为msrA基因编码的泵出机制,核糖体结构变异,核糖体可诱导变异(MLSb).为了解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本院分离的189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进行检测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菊;刘存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大量滥用、介入性治疗、免疫抑制剂和甾体类激素的应用及某些基础疾病的发生,细菌性感染已是临床重要的常见病,且耐药性和耐药水平越来越高,给疾病的治疗及临床用药造成诸多困难.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进一步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与扩散,简述本院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李全焕;涂学亮;王坤;黄伟雄;张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20例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中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生长激素(G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水平,并与健康男性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PRL、E2、SHBG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水平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肝硬化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激素紊乱,肝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性激素异常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晓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与精神病的发病率有无关系,比较各类精神病患者与血型有无关系,找出不同血型与精神病患者发病相关性,为精神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住院且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患者603例,采用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血型试剂正定型法测血型.结果 (1)603例患者中A型患者198例,B型患者155例,O型患者199例,AB型患者51例,与汉族人血型比较,A型:31.31%;B型:28.06%;AB型:9.77%;O型:3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在不同类型精神病患者中各种血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血型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与汉族健康人群血型的分布比例并无明显差异,在各种具体精神病分类中ABO血型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吴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Coulter ACT.5diff于2004年购入使用.KX-21N于2005年购入使用.本科室于2004年5月购进1台Coulter ACT.5diff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2005年1月购进1台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由于仪器性能不同,测定结果可能有一定差异.现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这5个项目进行比对测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琴;张丽萍;王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已知的阴性HBsAg标本,当其前面连续有2个HBsAg阳性标本时,可使阴性HBsAg标本出现假阳性.排除操作中的干扰因素后[1],笔者怀疑是电解质检测过程中仪器吸样时造成的标本之间交叉污染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原因,笔者进行了验证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强;汪旭强;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定期体格检查的意义非常明显,能使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重要的是让医务工作者在每次的体检结果中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对疾病进行预防,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大力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现将本单位每2年1次的妇科普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晏永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对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与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前瞻性监测产ESBLs菌的情况,并对感染者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是:头孢噻肟钠为95.3%,阿莫西林加棒酸为72.2%,产ESBLs菌感染者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72%)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感染者(35%),P<0.05;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诱导ESBLs的产生.结论 严重的基础病、高龄、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住院者是ESBLs菌感染的易感宿主;皮质激素、化疗及介入性疗法是ESBLs感染的高危因素.滥用抗生素是产生ESBLs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ESBLs产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廖致红;马丽梅;潘柳吟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