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李晓勤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科门诊常见病之一,笔者采用针刺加拔罐治疗5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哈力甫;柯长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胃轻瘫主要表现为胃张力低下,运动减慢,排空延迟,有时伴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作者:郝拥玲;高芒梅;何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为妇科常见病.近一年来笔者用中药肤阴洁洗液治疗30例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雪;孙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对145例早孕者在人工流产术中,运用针刺合谷、三阴交、水沟、承浆四个穴位,并设对照组150例行常规人工流产术,结果显示,在镇痛、扩宫以及控制人流综合征方面,针刺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子宫收缩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红;阿提卡;张山;黄莺;阿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概述痹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在新疆气候干燥,冬季水冰地裂,寒冷异常.出于自然条件,本病也是新疆地区多发病之一.
作者:王景新;王喜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妇科病从痰论治的理论,历代医家论述甚少,只有在明代万全著的<万氏妇人科>一书中论述的比较详细.
作者:高雪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图书情报界已重视了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的建立,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检索系统,这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围绕我院的中医情报服务工作,共同探讨中医情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尕丽娜;纪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陷胸汤是<伤寒论>治疗水热互结的大结胸证的方剂,具有峻下逐水、泻热破结的作用,是一首祛邪的方剂.经免疫学实验方法研究发现,大陷胸汤能明显增加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示大陷胸汤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对小白鼠T淋巴细胞无明显增加,揭示大陷胸汤对T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即无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之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作者:王孝先;张红;赵生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草药保管条件要求高,贮藏方法要求严,目前尚无整套办法和经验.笔者将几年来管理库房所积累的经验简要叙述如下.
作者:杨凤晓;吴儒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4年1月~2000年4月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100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足跟痛是一种发生在40~60岁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足跟部底部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多出现在一侧,休息时其痛减轻.
作者:杨震明;韩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研究选择居住在地甲肿流行区5年,年龄在11~17岁之间,经触诊及甲状腺B超证实为甲状腺肿大在Ⅰ度以上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共78例,观察针药结合对I131、血清TG值的变化.
作者:刘智艳;张泳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通过对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中医临床诊断的比较分析,试图在二者间找出其对应关系,以助于为中医的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伟;田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应用黄芪建中汤临床辨证施治治疗虚劳,每每收到满意疗效,现就该方应用心得略述如下.
作者:徐晨;孟真;赵艳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药的药性理论以其独特的方式描述了药物与疗效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其中,四气五味中的四气又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者:李武;周冬梅;黎跃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复发性皮肤疖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一般性抗炎治疗也有效果,但往往容易复发.本病多由热湿之邪蕴藏肌肤所致.笔者采用金银花蒲公英加适量白酒治疗21例,均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平虎;刘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于1985年4月至今共治疗枕大神经痛患者40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副交感神经型,临床上神经根型的病人较为多见.
作者:王新华;杨潇然;翟爱华;唐世禄;党读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整体护理工作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借鉴国外的先进护理模式并结合我国护理工作现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祝永春;彭长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手术,但手术疗效并不理想,而手术的并发症、后遗症和再次手术较多见.
作者:王志军;李彩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