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李晓勤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副交感神经型,临床上神经根型的病人较为多见.
作者:王新华;杨潇然;翟爱华;唐世禄;党读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精子抗体(AsAb)阳性是导致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8例(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56例(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AsAb转阴连续复查3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肯定、治愈率高.
作者:汪文荣;王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整体护理工作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借鉴国外的先进护理模式并结合我国护理工作现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祝永春;彭长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呃逆,轻微者大多不治而愈,若连续性发作则当治疗.临床上,笔者以耳针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25例.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22~67岁;病程短1周,长3年,大多在1个月以内.结果痊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安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4年1月~2000年4月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100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一个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如何,首先取决于其组方,通过对组方的分析,加深对组方的认识,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临床作用.目前,有多种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方面发展很快,治疗范围扩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优鲁都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端,处于东经79°53'~83°54',北纬44°02'~45°23'之间,水土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为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史建玲;李琦;张春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普外科不同于内科,主要的一点是操作多、手术多,因此,我们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经常发现实习医师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样就要求我们带教医师应有目的、有方向、有重点的引导他们正确掌握和了解普外科实习内容,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就对普外科临床教学谈点自己的体会.
作者:杨东鹰;李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妇科病从痰论治的理论,历代医家论述甚少,只有在明代万全著的<万氏妇人科>一书中论述的比较详细.
作者:高雪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是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改良,临床大量资料证明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可彻底去除增生组织,有效解除膀胱出口梗阻.出血在术后并发症中占首位.以小蓟饮子加减临床运用,显示了良好的止血效应.
作者:杨明霞;买孟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马德孚教授是我区名老中医,我校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研讨会全国委员.30多年来,他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及妇科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在临床中运用经方治验简介如下.
作者:刘浩;姜迎萍;马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研究选择居住在地甲肿流行区5年,年龄在11~17岁之间,经触诊及甲状腺B超证实为甲状腺肿大在Ⅰ度以上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共78例,观察针药结合对I131、血清TG值的变化.
作者:刘智艳;张泳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护患关系是目前临床医学协助诊疗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护理实践中众多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它可以减轻病人的疾苦,缓和焦虑,激发病人的希望和信心.
作者:郑蓉;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骨折线波及后距下关节的达92.5%.
作者:黄异飞;吕发明;加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市面所售胆固醇不能满足药用制剂对其纯度的要求,应用新的混合溶剂乙醇……甲醇及95%(V/V)的药用乙醇对分析纯胆固醇进行重结晶法精制,结果去除杂质彻底,平均收率高达85.37%.
作者:马新玉;刘晓方;周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通过对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中医临床诊断的比较分析,试图在二者间找出其对应关系,以助于为中医的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伟;田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足跟痛是一种发生在40~60岁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足跟部底部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多出现在一侧,休息时其痛减轻.
作者:杨震明;韩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nia walujewii Regel或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的干燥鳞茎.
作者:伊江兰;麦迪尼亚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于1985年4月至今共治疗枕大神经痛患者40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知柏地黄丸源于<医宗金鉴>,为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而成.其主要功能为滋阴降火,常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虚烦止汗,腰脊疲软等.现代临床已有一些新的用途,概述如下.
作者:郑立明;刘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