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蜂王浆冻干粉研究概况及临床应用

熊元君;陈刚;李勇;克然木

关键词:蜂王浆冻干粉, 概况, 真空冷冻干燥, 易变质, 鲜蜂王浆, 营养素, 生物学, 胶状物, 蜂皇浆, 保质期, 贮存, 中部, 运输, 乙醇, 药理, 温中, 失效, 溶解, 热能, 空气
摘要:蜂王浆又名王浆、皇浆、蜂皇浆、蜂乳,是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白色胶状物,味酸涩带辛辣、略甜,在水和乙醇中部分溶解,遇光、热、空气或置室温中均易变质产生强烈臭气,但鲜蜂王浆在常温下由于天然成份对光热比较敏感,而热能降低药理活力和生物学活力,降低营养素,易变质失效,给运输和贮存带来不便[1].蜂王浆冻干粉采用冷冻干燥将蜂王浆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可将保质期提高至1~2年[2].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分析

    笔者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兰;刘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13例疗效观察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以头面部、手部及足部较为常见.本文收集1976年以来用中药治11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全部治愈.介绍如下.

    作者:从土;李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抢救治疗急危重症临床观察

    我院急救中心成立3年来,运用参附注射液抢救治疗急危重症,将该药应用于急性心梗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压状态的救治,亦用于创伤性、中毒性、感染性休克及肺心病、肾病、癌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的救治.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重症1例

    1病例资料张××,男,47岁.2003年3月22日患者无明显诱因,自感右侧颈部活动受限,右肩背痛.第2日疼痛难忍,右上肢已不能上举.

    作者:白雪;王玉梅;宝塔古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药制剂质量不稳定因素探讨

    中药制剂质量是制剂现代化的关键,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需要,必须严格要求.笔者在实践中对中药制剂质量不稳定因素有所认识,其主要包括:药材因素、提取方法、剂型与制备工艺等方面影响制剂质量.

    作者:翟德银;胡怀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论指甲甲象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指甲甲象用于疾病诊断由来已久,甲象观察对疾病诊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总结甲象变化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陈平虎;王宁;马倩;孙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龙胆泻肝汤配合病毒唑注射治疗带状疱疹

    本组共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27~76岁,平均51.6岁;病程1~18个月.

    作者:张晓泉;刘爱敏;郝明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间歇牵引并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5例

    1资料方法1.1资料自2001年12月~2003年8月,对2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间歇牵引并超短波治疗.男128例,女77例;年龄23~70岁,平均46.5岁;病程5天~10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CT或MRI检查确认.L4~L5腰椎间盘突出者93例,L5L1 69例,L3~L4 43例.

    作者:李萍;杨淑红;王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议古今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具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为中医防病治病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中医的辨证施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也正是配合医疗的多法施治而发展为一个品种的多法炮制,这种多法炮制也是中药炮制的一大特色,对中医辨证施治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炮制方法,增添了其内容.因此,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而且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内容,但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成临床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所以中医运用中药基本都是炮制后的饮片.

    作者:张琦;刘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部分妇女在自然或人工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烘热出汗、烦躁易怒或抑郁、月经紊乱、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口苦、耳鸣等症状.笔者自1999~2002年共接诊本病患者12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徐新武;刘爱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理清对中医内脏名实问题的认识是继承发扬中医理论的关键

    中医学中存在内脏之名与解剖脏器难以对应一致的名实分离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历代中医学家内部产生疑虑与争论;使中医学蒙受指责,屡屡遭遇尴尬,几有被取缔之危;使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术界乃至社会文化生活中经常产生多种多样偷换概念的错误;导致中医形态学不能健康发展,以形态学为依据的现代科学理化检查诊疗手段无法采用.中医内脏名实分离现象本身已经构成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制约因素,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医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尚不统一,还存在许多模糊观念.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中医内脏名实分离现象,疏理有关中医内脏名实的各种关系,从而揭示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优势与缺憾,并提出继承发扬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路.

    作者:周铭心;凌泽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概况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多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转化而来,骨折感染所占比例也较大,闭合性骨折感染发生率为0.5%~7%,开放性骨折约为2.7%~4.3%[1],因其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其治疗仍然是骨科领域的难题.

    作者:田家亮;邓轩赓;徐王兵;蔡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粗银质针治疗腰腿痛100例临床体会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粗银针治疗腰腿痛100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硬膜外封闭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

    目的:探讨硬膜外封闭合中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与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组为硬膜外封闭组50例,常规治疗组46例,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后随访半年并采用疗效评定.结果:硬膜外封闭治疗对症状消除效果明显,治疗优良率及改善率均高于非封闭组.结论:硬膜外封闭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戚扬颂;加亨;艾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转变护理观念,推进护理教改--谈对整体护理教改的几点看法

    整体护理就是把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方面考虑人类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士要具备必要的生物医学基本知识、较丰富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同时整体护理强调了护士同医生一起共同负担病人治疗康复全过程,而不再是从属地位.

    作者:赵秀兰;陈荣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柏红痔消外洗方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柏红痔消外洗方治疗痔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对痔急性发作患者61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使用柏红痔消外洗方,对照组使用1:5000pp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出血、疼痛、痔核脱垂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柏红痔消外洗方治疗痔急性发作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王军省;薛洁;张先胜;巴河提;徐斌;伍镝;黄凤;潘芳杰;刘剑;王大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腰扭伤80例分型治疗体会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骶髂部软组织及棘间韧带的损伤,疼痛的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常由劳动时姿势不正,负荷过重或腰提重物时用力不当等造成骶棘肌或棘间韧带损伤而发病,因此导致局部气血瘀阻、经脉不通.针刺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活血止痛.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对此病进行了辨证分析,采用经验穴和远端取穴分型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80例急性扭伤报道如下.

    作者:祁绍祥;倪丽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碘伏和双料喉风散在中风合并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医院的发病率为3%~14%,尤其是在脊髓损伤和脑卒中瘫痪病人中的发病率高达24%~48%[1].中风病人褥疮的发生有两个高峰,首先是发病后的初24h,由于未重视翻身和更换体位,或不及时更换尿布引起.

    作者:何新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抗生素治疗宫颈糜烂16例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造成不孕,甚至引起宫颈上皮的间质变或腺体囊肿.我院通过对16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吴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黄褐斑处方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褐斑胶囊中药材挥发油提取的较好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的提取量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从黄褐斑胶囊中药材提取挥发油的较好工艺为A2B2C2即加热回流6h、浸泡2h、加8倍量水.结论:本试验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

    作者:薛洁;施建明;葛朝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