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心;凌泽奎
中药炮制具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为中医防病治病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中医的辨证施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也正是配合医疗的多法施治而发展为一个品种的多法炮制,这种多法炮制也是中药炮制的一大特色,对中医辨证施治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炮制方法,增添了其内容.因此,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而且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内容,但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成临床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所以中医运用中药基本都是炮制后的饮片.
作者:张琦;刘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兰;刘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整体护理就是把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方面考虑人类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士要具备必要的生物医学基本知识、较丰富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同时整体护理强调了护士同医生一起共同负担病人治疗康复全过程,而不再是从属地位.
作者:赵秀兰;陈荣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疾病之一,我院门诊自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共治疗此类病人18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磊;李广学;段绍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我们选用苦艾洗液治疗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7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闫宏宇;哈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柏红痔消外洗方治疗痔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对痔急性发作患者61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使用柏红痔消外洗方,对照组使用1:5000pp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出血、疼痛、痔核脱垂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柏红痔消外洗方治疗痔急性发作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王军省;薛洁;张先胜;巴河提;徐斌;伍镝;黄凤;潘芳杰;刘剑;王大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现代预防保健医学要解决的问题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生活工作的基本前提,健康长寿是每个人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目标,是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进入21世纪以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不再主要是细菌、病毒或是分子化学因素,而与环境、老龄化、城市化、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社会、家庭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永刚;庞爱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蜂王浆又名王浆、皇浆、蜂皇浆、蜂乳,是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白色胶状物,味酸涩带辛辣、略甜,在水和乙醇中部分溶解,遇光、热、空气或置室温中均易变质产生强烈臭气,但鲜蜂王浆在常温下由于天然成份对光热比较敏感,而热能降低药理活力和生物学活力,降低营养素,易变质失效,给运输和贮存带来不便[1].蜂王浆冻干粉采用冷冻干燥将蜂王浆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可将保质期提高至1~2年[2].
作者:熊元君;陈刚;李勇;克然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指甲甲象用于疾病诊断由来已久,甲象观察对疾病诊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总结甲象变化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陈平虎;王宁;马倩;孙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病例资料张××,男,47岁.2003年3月22日患者无明显诱因,自感右侧颈部活动受限,右肩背痛.第2日疼痛难忍,右上肢已不能上举.
作者:白雪;王玉梅;宝塔古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骶髂部软组织及棘间韧带的损伤,疼痛的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常由劳动时姿势不正,负荷过重或腰提重物时用力不当等造成骶棘肌或棘间韧带损伤而发病,因此导致局部气血瘀阻、经脉不通.针刺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活血止痛.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对此病进行了辨证分析,采用经验穴和远端取穴分型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80例急性扭伤报道如下.
作者:祁绍祥;倪丽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褐斑胶囊中药材挥发油提取的较好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的提取量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从黄褐斑胶囊中药材提取挥发油的较好工艺为A2B2C2即加热回流6h、浸泡2h、加8倍量水.结论:本试验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
作者:薛洁;施建明;葛朝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药制剂品质的优劣、活性成份的差异是目前影响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加强其质量控制技术及方法的研究,有利于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的提高,也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化及走向世界的基石和措施.消痔栓1号为本院自制制剂,为更好地控制其质量,本人对三批该制剂中炉甘石中的含锌化物量以氧化锌计,用滴定法进行了测定,结果符合规定,平均回收率为99.4%.
作者:王萍;胡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以头面部、手部及足部较为常见.本文收集1976年以来用中药治11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全部治愈.介绍如下.
作者:从土;李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凡药物味数少,药物剂量轻的方剂,即为轻量方剂,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医治病的巧处就在分量上,用量的大小要因人因病而定,以适合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宜.
作者:郇义才;牛保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蛋白质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分子,具有种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利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技术可区别三种伞形科维药.微量元素在维药中广泛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有效成份,它与维药的内在质量、药效都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乌莉娅·沙依提;武贵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9年以来,我们在西医内科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大承气汤治疗,得到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叶尔宝;巴梦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粗银针治疗腰腿痛100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采用耳尖放血配耳穴贴压治疗痤疮7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万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急救中心成立3年来,运用参附注射液抢救治疗急危重症,将该药应用于急性心梗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压状态的救治,亦用于创伤性、中毒性、感染性休克及肺心病、肾病、癌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的救治.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祺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