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爱华
中医学中存在内脏之名与解剖脏器难以对应一致的名实分离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历代中医学家内部产生疑虑与争论;使中医学蒙受指责,屡屡遭遇尴尬,几有被取缔之危;使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术界乃至社会文化生活中经常产生多种多样偷换概念的错误;导致中医形态学不能健康发展,以形态学为依据的现代科学理化检查诊疗手段无法采用.中医内脏名实分离现象本身已经构成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制约因素,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医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尚不统一,还存在许多模糊观念.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中医内脏名实分离现象,疏理有关中医内脏名实的各种关系,从而揭示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优势与缺憾,并提出继承发扬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路.
作者:周铭心;凌泽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药制剂质量是制剂现代化的关键,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需要,必须严格要求.笔者在实践中对中药制剂质量不稳定因素有所认识,其主要包括:药材因素、提取方法、剂型与制备工艺等方面影响制剂质量.
作者:翟德银;胡怀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凡药物味数少,药物剂量轻的方剂,即为轻量方剂,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医治病的巧处就在分量上,用量的大小要因人因病而定,以适合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宜.
作者:郇义才;牛保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传染性软疣有轻度的传染性,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的躯干或面颈部,初为针头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和增多,至豌豆大小、呈半球状隆起,具有蜡样光泽,散在或群集,但不融合,以临床表现为有轻度的发热、发痒、疲倦不适等症状.笔者从1993年5月至1995年2月外用狼毒散治疗2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平;韩永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指甲甲象用于疾病诊断由来已久,甲象观察对疾病诊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总结甲象变化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陈平虎;王宁;马倩;孙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注重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整体护理,将取代只重病而忽视人的传统护理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加强调防病保健的意识,因而要求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在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红霞;胡继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多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转化而来,骨折感染所占比例也较大,闭合性骨折感染发生率为0.5%~7%,开放性骨折约为2.7%~4.3%[1],因其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其治疗仍然是骨科领域的难题.
作者:田家亮;邓轩赓;徐王兵;蔡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整体护理就是把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方面考虑人类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士要具备必要的生物医学基本知识、较丰富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同时整体护理强调了护士同医生一起共同负担病人治疗康复全过程,而不再是从属地位.
作者:赵秀兰;陈荣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资料方法1.1资料自2001年12月~2003年8月,对2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间歇牵引并超短波治疗.男128例,女77例;年龄23~70岁,平均46.5岁;病程5天~10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CT或MRI检查确认.L4~L5腰椎间盘突出者93例,L5L1 69例,L3~L4 43例.
作者:李萍;杨淑红;王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以头面部、手部及足部较为常见.本文收集1976年以来用中药治11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全部治愈.介绍如下.
作者:从土;李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急救中心成立3年来,运用参附注射液抢救治疗急危重症,将该药应用于急性心梗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压状态的救治,亦用于创伤性、中毒性、感染性休克及肺心病、肾病、癌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的救治.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粗银针治疗腰腿痛100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病例资料张××,男,47岁.2003年3月22日患者无明显诱因,自感右侧颈部活动受限,右肩背痛.第2日疼痛难忍,右上肢已不能上举.
作者:白雪;王玉梅;宝塔古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脂糖舒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对健康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脂糖舒28天,同时以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作对照,测定血浆中葡萄糖(Glu)胰岛素(Ins)和胰高血糖素(Gla)含量.结果:①糖尿病大鼠的Glu和Gl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大鼠,Ins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大鼠(P<0.001);②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和大小剂量的脂糖舒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Glu含量(较模型组P<0.001),大剂量脂糖舒降糖效力与实验剂量的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相当(P<0.05).且强于小剂量脂糖舒(P<0.05),呈量效关系;③格列齐特明显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浆Ins含量和降低Gla含量(较模型组P<0.001),而脂糖舒大小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升高Ins和降低Gla效力相当(P<0.05),却显著弱于格列齐特(P<0.05~0.01),脂糖舒二组间降Glu作用差异显著(P<0.05);④各实验剂量药物组对正常大鼠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脂糖舒的抗糖尿病作用机制似二甲双胍.
作者:舒思洁;舒慧;甘佑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兰;刘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文中三组中药材因为种种原因,容易导致认识上的错误而引起混淆、混用,如果这种状况不加以澄清,则势必影响临床用药及中药处方调配的准确率,影响中药处方用名的规范化,因此,对易混淆、混用中药材进行认真辨析很有必要.现辨析如下.
作者:王飞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造成不孕,甚至引起宫颈上皮的间质变或腺体囊肿.我院通过对16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吴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采用耳尖放血配耳穴贴压治疗痤疮7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万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疾病之一,我院门诊自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共治疗此类病人18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磊;李广学;段绍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蛋白质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分子,具有种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利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技术可区别三种伞形科维药.微量元素在维药中广泛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有效成份,它与维药的内在质量、药效都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乌莉娅·沙依提;武贵榛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