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针剂治疗外感高热症40例疗效观察

张策平

关键词:双黄连针剂, 外感高热症
摘要:用双黄连针剂治疗外感高热症40例,总有效率95.3%,与西药抗生素组35例对照比较,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足以证明该药是清热解毒之品,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是治疗中医急症外感高热症的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3例报道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与碳酸氢钠的无菌注射针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在我院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本药的过敏反应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院2002年度穿琥宁注射液过敏3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江玲;马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述热淋的护理体会

    淋症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女性,以小便频急、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诸病源候论》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热淋者,三焦有热,湿搏于肾……”明确指出了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并论述了两者的关系,阐明了症状发生的机理。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减固冲汤治疗崩漏48例

    固冲汤源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用于治疗妇女血崩、月经过多。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崩漏48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王荣华;张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述血气分析在新疆各级医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从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血气分析仪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问世以来,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人力资源调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利用是医院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增强医院竞争能力有重大关系,需要认真探索。现结合我院临床医师使用实践,试予讨论。

    作者:王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偏痹”的针灸临床教学之我见

    笔者在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带教工作中,注意到一种现象:临床教学实践中,实习学生非常盲目。对于如何将所学的中西医知识有机地结合并应用于临床的诊疗活动中,他们往往习惯于对一种疾病分别用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去认识、诊断,一面做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医师,另一面又扮成一个西医大夫,治疗上用一根针、哪痛扎哪,学得好些的同学再结合辨证取穴,倒也能解决点临床问题。

    作者:夏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抗新生血管中药复方制剂爱迪与免疫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临床疗效.方法: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爱迪注射液和核糖核酸及对症处理.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2.2%,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作者:顾乃龙;李平;王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妇幼保健工作社区化的必然趋势及对策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妇女、儿童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式下,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围产儿、婴幼儿、学龄儿童、残疾儿童的保健工作的社区化势在必行。同时作者认为:青春期、围婚期、孕产妇、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保健,妇女病的防治,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性病、爱滋病的防治等妇女保健工作开展社区服务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有通科护士运用社区护理的服务模式,才能对医院以外的健康人群提供专门的护理及保健服务,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作者:毛新敏;侯燕;林芳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临床失误话反思——谈临床应重视误诊误治

    昔日余初入临床,曾治一年逾五旬之妇人,因咽喉肿痛就诊。查其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于是方用金银花、连翘、射干、马勃、板蓝根、山豆根、桔梗等清热之品。药3剂后,自诉咽痛大减。

    作者:韩荣;戴海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辨证施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中医辨证施灸治疗肝肾阴虚及痰湿瘀阻两型高血压病,对其降压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其降压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将患者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0-01实施)分为肝肾阴虚型(灸关元、涌泉、足三里)、痰湿瘀阻型(灸百会、神阙、足三里),经过10天治疗后,测量血压,并测定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及肾素活性(PRA).结果:肝肾阴虚型、痰湿瘀阻型其总体收缩压、舒张压在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但肝肾阴虚型与痰湿瘀阻型之间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无差异(P>0.05),各检测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及肾素活性(PRA).除肝肾阴虚型的肾素含量在治疗前后有差别外,其余检测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灸治疗高血压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及肾素活性(PRA)在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考虑此结果由于疗程设置所致.

    作者:任宇丁;张欣;夏敏;彭伟;米勇;李永凯;郝伟;刘玉萍;韦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论医院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措施

    1深化改革,势在必行1.1长期以来,医院主要靠政府投入,计划经济带来的吃大锅饭、分配不公、人浮于事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医院发展,用人缺乏自主,定职、任免、调配等完全由上级有关部门操作,导致了有些专业技术人员甘居中游,不思进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凭关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医院,业务能力低下,干好干坏,待遇均等,挫伤了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作者:高琦;李玉华;李维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针刺推拿配合西药治疗颅内感染后遗症验案

    1案例马××,男,31岁,奇台县农民.患者于1996年3月下旬在紧张劳动后饮大量白酒,自觉周身乏力、嗜睡,次日头痛,发热(未测体温),无恶心、呕吐,其母给予白酒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郭军;唐佩荣;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分析与策略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据推测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一亿人。

    作者:李玲;董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双黄连针剂治疗外感高热症40例疗效观察

    用双黄连针剂治疗外感高热症40例,总有效率95.3%,与西药抗生素组35例对照比较,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足以证明该药是清热解毒之品,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是治疗中医急症外感高热症的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张策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沈宝藩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经验

    笔者跟随著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专家沈宝藩教授临诊学习,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沈师高血压病证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格林;杨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张绚邦师杂病医案2例

    导师张绚邦教授,浙江桐乡人,自幼熟读医书,广闻博览,勤学精思,博学多才。1956年进入上海中医学院首届学习,曾先后师从当代江南名医“孟河学派”之一的丁甘仁前辈传人张伯臾、程门雪老师以及“伤寒名家”金伯川传人刘鹤一老师,既承伤寒深厚凝重之旨,又得温病时方轻灵纤巧之秘,继而除伤寒温病学派原有的门户之见,以临证实践为依据,推陈出新。

    作者:王晓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周炎40例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疼痛科门诊采取肩胛上神经阻滞[1]和各敏感压痛点注射治疗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金钟;袁红;黄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针刺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1.1采集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女38例,男12例;年龄大68岁,小为43岁;病程长为2年,短1周,平均病程1年.

    作者:才华;尹改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阴冷浅述

    阴冷即妇人阴中及小腹寒冷,性欲淡漠,现代医学称为性感异常.自古以来,由于封建礼教之桎梏,广大妇女又处于低层,似乎是男子的附属品,生育的机器,若谈性事、阴冷,是讳莫如深、大逆不道的,视为禁区.

    作者:刘晓莹;闫宏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清开灵静点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案患者女性,2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月,加重1周”以“支气管炎”收住。查体:血压13.3/9.33kPa;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胸片结果示:支气管炎。

    作者:陈建萍;陈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