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智;王泽虎
中药熏洗法是中医治疗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瑰宝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方锐;吕发明;艾克巴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院外科于1992~1995年共收治便秘患者128例,现将辨证施护的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张新平;郭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在临床上利用盘腿法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中后期内外成角畸形16例,取得明显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2000年4月~2001年12月,笔者通过对本地区部分单位(如机关、学校、幼儿园)的专病普查及门诊就诊者共计2000例,对其中60例乳痛者经乳痛方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冯依娜;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补益药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全国性的虚证讨论会不断展开,虚证和补益方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86年5月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召开了有虚证议题的研讨会.
作者:周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拟枳术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运用于临床,幸中者亦颇不鲜,兹举数例,略述体会.
作者:凯斯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和法在治法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就和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运用和法方剂提供思路.
作者:时乐;吴晓琦;李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素问>乃经典医著,补泻为中医常法,治疗时容不得半点差谬.本文想就唐代注解大家王冰在<素问>中一处误注补泻,强调校勘学中的理校法在中医文献教研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杨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9年新修订的<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既坚持了病案作为医疗文件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法律性,又突出了中医病案特点,强化了临床医师基本功的训练,且便于行政管理,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有利于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具体体会有四点.
作者:姜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物流产(简称药流)系非侵入性操作,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轻、痛苦少等优点,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曲玉华;葛建霞;王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病加速流行,其危害日甚,日益引起医学界重视.目前认为肥胖症大致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类,前者是因肥胖而导致病态,后者是因疾病继发肥胖.
作者:白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症胰腺炎SAP一经成立,治疗方面以往多趋于手术,但其病死率长期处于超高范围.故目前治疗是在严密监护下多脏衰的预防治疗,手术为选择性.目前我院使用通里攻下法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樊晓静;方锐;杨东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半身出汗长的5年,短的3个月;年龄大62岁,小24岁;治疗时间长10天,短6天.无其它并发症.
作者:古丽杰克热木·尼扎木;迪力夏提·阿西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跟骨骨刺57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杰;田玉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01果汁澄清剂是一种新型食用饮料果汁澄清剂,主要用于果汁及其饮料澄清.近几年在中药口服液、中药液体制剂、中药提取液中应用也有报道.本文通过101澄清剂与传统醇沉淀、蛋清沉淀进行比较,并通过有效成份的101检识及固形物、黄酮的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考察,为酒类生产中澄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倪慧;贾晓光;申世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例吴××,男,51岁,干部,因近几天头痛、头晕就诊,经查,T 36.5℃,P 81次/分,R 20次/分,BP19.5/12kPa,拟诊为高血压,给予复方罗布麻片,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
作者:牟善田;陈红粉;陈宪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自拟解郁通络汤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思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筋骨愈合灵是我院骨科研制的纯中药软膏制剂,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功效,适用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骨折及骨不连、迟延愈合等病症,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较好.
作者:曹际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参考近6年来有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阳痿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疗法、外治法等进行综述.认为目前中医药对阳痿的治疗存在诊疗标准的不统一,部分临床研究缺乏科学性,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严重滞后等问题.
作者:杨洪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