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陶智玲
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拟枳术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东经73°40'至90°81',北纬34°25'至49°11',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国土面积大的省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与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和俄罗斯等国接壤,国界线长达5000多千米,通过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连云港-阿拉山口口岸及其它21个陆路口岸,成为我国与亚欧各国联通的桥头堡.
作者:贾晓光;倪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目的在于避免严重会阴裂伤,可以缩短第二产程,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
作者:周振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9年新修订的<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既坚持了病案作为医疗文件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法律性,又突出了中医病案特点,强化了临床医师基本功的训练,且便于行政管理,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有利于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具体体会有四点.
作者:姜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参考近6年来有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阳痿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疗法、外治法等进行综述.认为目前中医药对阳痿的治疗存在诊疗标准的不统一,部分临床研究缺乏科学性,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严重滞后等问题.
作者:杨洪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例吴××,男,51岁,干部,因近几天头痛、头晕就诊,经查,T 36.5℃,P 81次/分,R 20次/分,BP19.5/12kPa,拟诊为高血压,给予复方罗布麻片,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
作者:牟善田;陈红粉;陈宪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5年大学,我对德医关系的认识还很浮浅,更缺乏亲身感受;又经8年的临床实践及学习王晓江老师讲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课程后,使我更深刻领悟到人文品德与医技同等重要,即立医之本在于德,欲成大医必立大德.
作者:邓明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大黄(庶虫)虫丸自东汉医圣张仲景始创以降,临床应用多遵仲景创方旨意,但在治疗病证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似欠发扬广大.且因方中攻坚破瘀之峻猛药物之故,使不少医家畏其弊端而不能放胆使用.
作者:张彩宁;强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一般资料98例中,男82例,女16例;年龄小16岁,大37岁;病程短半小时,长8天.其中75例摔伤严重者经X线踝关节侧斜位片摄影,排除踝关节骨损伤.
作者:田自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和法在治法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就和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运用和法方剂提供思路.
作者:时乐;吴晓琦;李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金洪元教授从医40多年,中医学术造诣深厚,擅长肝肾、消化等系统疾病,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风格.笔者跟随金教授门诊学习1年,深受启迪,现将学习其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温玉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研究苓桂甘枣汤的利尿作用,采用小白鼠利尿实验法发现100%的苓桂甘枣汤在投药后第3、4、5、6小时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与速尿组相比发挥利尿作用的时间较晚,但利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6小时内小自鼠排尿总量与速尿相类似.
作者:孙维敏;王孝先;胡邦仁;刘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病率较高,有资料报道65%的人群至少有过一次鼻出血,其中又有80%以上的鼻出血来源于鼻中隔利特尔氏区.
作者:刘萍;马世英;由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跟骨骨刺57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杰;田玉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药熏洗法是中医治疗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瑰宝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方锐;吕发明;艾克巴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食道癌的早期手术根治,是延长患者生命的方法之一.而手术前后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将有直接影响.鉴此,笔者将32例食道癌手术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指导、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施瑞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自1995年以来,以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7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加亨;杨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补益药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全国性的虚证讨论会不断展开,虚证和补益方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86年5月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召开了有虚证议题的研讨会.
作者:周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筋骨愈合灵是我院骨科研制的纯中药软膏制剂,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功效,适用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骨折及骨不连、迟延愈合等病症,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较好.
作者:曹际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广防己与防己二药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一书,祛风湿药类防己[1]项下.功效云:祛风湿,止痛,利水.应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腹水、脚气浮肿.
作者:王宝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