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54例疗效观察

曲少华

关键词:排石汤, 治疗肾结石, 治疗时间, 临床资料, 收集, 年龄, 患者
摘要:1临床资料笔者收集自1992年1月~2002年7月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共50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大63岁,小21岁;病史长13年,短3天;双肾结石34例,多8块结石;结石大0.9cm,治疗时间长43天,短5天,平均20天.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损伤20例

    我院自1996-2002年共收治脾损伤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0岁;求诊时间为伤后30分钟~2天.其中,闭和性损伤16例,车祸6例,坠落伤3例,打伤6例,另5例腹部刀伤,合并肝破裂2例,血、气胸2例,肾损伤2例,胰腺损伤1例,合并失血性休克17例.

    作者:邓明飞;妥玉珍;段绍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整体护理

    2001年5月至2003年2月,我科对56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采用云克治疗,并进行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热依汗·依不拉音;赵淑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用正交法探讨天香丹无糖颗粒制粒工艺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天香丹无糖颗粒制粒时的稀释剂用量、润湿剂乙醇浓度及筛目对合格颗粒的收率影响.结果表明:天香丹浸膏粉加入0.5倍的淀粉,以85%乙醇润湿,过14目筛为较佳工艺,使合格颗粒的收率达到90%以上.

    作者:王国栋;张砾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步法治疗颈肩综合征68例

    笔者从1996年8月~2001年9月间,在门诊收治颈肩综合征68例,采用颈牵、推拿和中药汤剂三步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闻焱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举隔

    1子宫内膜异位症杨×,女,44岁.1999年7月以子宫内膜异位症、肾功不全、贫血收住我科.患者于1994年元月无诱因出现月经量多,持续3月经血不止,在某院行清宫术,并配合抗炎止血治疗,血止,同年7月上症复发,伴有贫血(血色素70g/L),仍以上法治疗.

    作者:杨筱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医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特别是中医医药教育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特殊重视和关怀,从而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而这个时期正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这对中医药事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生存和发展等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以史为鉴,方能准确地把握今天和科学地测知未来.深刻地反思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的勇气,来源于对中医药事业未来的信心.本文对中医药事业、中医医学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学术的等角度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事业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在这历史发展的关口寻求更多、更快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特别提出了应该把中医药大学做为我国的世界第一流大学来建设的设想.果能如此,必将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也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深刻的影响.总而言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步问题已迫在眉睫,应该引起党和政府的特殊关注和支持,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理解,应该引起业内人士的更加勤勉和努力.振兴中医药事业、振奋民族精神,为我国的繁荣昌盛做出历史性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耿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反流汤加白及粉治疗反流性食道炎

    笔者运用抗反流汤加白及粉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据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咽下困难,甚至出血,结合食管滴酸试验、胃食道闪烁显像或纤维食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确立诊断.

    作者:李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叶下珠治疗慢性乙肝研究进展

    大戟科植物叶下珠作为中药抗乙肝病毒药物之一,近年来从实验到临床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除抗病毒作用外,还具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肝细胞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癌变等作用,现综述之,以期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罗德辉;王群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原治卫气营血不足,感受风寒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之血痹重症.笔者自1999年10月以来,用此方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林;黄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药物治疗看中医情志观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1].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等.心身疾病在中医属于七情内伤的病证,其致病特点是直接伤及内脏,以心、肝、脾为常见,其基本病机在于气机失常[2].因而在选用方药时颇具特点,深刻体现了中医情志观.

    作者:李海宏;张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拟三粉冰片膏治疗疮疹31例

    1临床资料31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7例,女4例;成人23例,儿童8例;年龄大58岁,小9岁;发于旋耳疮者6例,旋耳疮合并脓疱疮4例,脓疱疮6例,疥疮感染成脓疱疮6例,发际疮7例,右手指第三关节溃破化脓2例.

    作者:解学超;刘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54例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笔者收集自1992年1月~2002年7月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共50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大63岁,小21岁;病史长13年,短3天;双肾结石34例,多8块结石;结石大0.9cm,治疗时间长43天,短5天,平均20天.

    作者:曲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风湿冲剂2号加追风去痛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风湿冲剂2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多种炎症模型,观察本品的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一次灌胃小鼠了解其毒性作用.结果:风湿冲剂2号加追风去痛胶囊能非常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并具有量效关系;当剂量为3.8g/kg,5.4g/kg时,能明显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和蛋清性关节肿胀.结论:风湿冲剂2号是具有较好抗炎镇痛低毒的制剂.

    作者:迪丽努尔·莎比托夫;包力;陈希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毒性中药炮制方法初探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一项制药技术,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特别对于毒性中药更是如此,毒性中药若不经过炮制或炮制不当,不但达不到临床治疗目的,而且可能引起中毒或危及生命.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人们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现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刘军;郑立明;林伊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滑膜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范畴.

    作者:桑晓文;何洪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试析现代针灸临床处方与中西医理论的联系--《针灸治疗学》教学体会

    针灸临床治疗中的处方,是决定疗效的关键一步.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及多年教学、临床应用经验,可将中西医结合针灸临床处方规律概括为四种,即近端取穴、远端取穴、辨证取穴及按神经阶段取穴.这四种处方规律在临床上应用起来需要很扎实的经络、腧穴、腧穴神经解剖理论基础.

    作者:尹改珍;伊庆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方药的分析及病因探讨

    通过对近13年间中医期刊中近百篇文献中治疗干燥综合征的137首方剂用药组方频数、用药配伍等规律的分析,对本病的治疗用药提出是否应当加强解毒润燥和活血化瘀之品应用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吕光耀;周铭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肿瘤药物静脉外渗的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发生率约为6.4%,表现为水肿、疼痛、溃疡、疤痕四阶段,它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而失去对医护的信任.有时渗漏是病人放弃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防治,减少溃疡乃至肢体残疾等严重副作用的发生.一般专业护士操作其发生率应控制在1%以内.本文试结合医护实践简述如下.

    作者:秦泽红;张洪亮;靳喜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临产孕妇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我们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临产孕妇健康教育是产科开展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护理措施应更重视孕妇保健、分娩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使其了解分娩机理,减轻产前孕妇焦虑、抑郁,消除孕妇对分娩的负面心理效应,使母婴平安度过分娩期.现简要介绍对临产孕妇的健康教育.

    作者:唐佩荣;李萍;金彩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综合症候群,在进入终末期肾衰之前又称为非透析期,现代医学虽然有各种替代疗法(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和肾移植术,但限于经济条件和机体的排斥反应,非透析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红;杨霓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