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光萍;杜少华
运用阳和汤辨证治疗多发性神经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肢体远端运动障碍,缓解自主神经症状.
作者:帕丽丹·吾术尔;刘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消化性溃疡为明确的身心相关疾病,以往的治疗中人们只强调药物治疗,而未关注心理护理.临床观察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有不良的心理特征,如焦虑、抑郁等.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莲;陶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其发展过程中可产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如ARDS、MODS等,并有较高死亡率.近年来大量研究已表明中西医结合对SAP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还有研究表现,SAP时,机体免疫力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本实验旨在进一步观察中西结合对SAP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段绍斌;杨东鹰;邓明玲;邓明飞;居来提·艾力;樊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2002~2005年10月,在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并于对照组52例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海日古力·克比尔;巴依尔;阿米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们对近几年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通过中医药等疗法,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5例(25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男15例(15只眼),女10例(10只眼);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视网膜动脉硬化2例,外伤4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年龄大的68岁,小的6岁.
作者:王鸿雁;帕尔扎提;燕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也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在多年的针灸教学过程及教研室集体备课中取得了一些本课教学方法方面的体会,特与同道交流商榷如下.
作者:马忠;尹改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全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但由于近年来,医学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对个人隐私权的日益重视及对实习医师的偏见使得临床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模拟诊疗教学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就模拟诊疗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作者:王岩斌;张建;马小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药名称标准化、中药处方规范化,是中药标准化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中药名称的使用,要首先做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逐步废弃生僻名,不用别名、商品名.而中药处方的书写,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执行,文字工整,不用错别字替代.现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以及《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结合中药处方中不规范现象,谈点粗浅认识.
作者:陶奋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汤治疗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疗效的有效性.方法:60例符合脾肾两虚证的寻常型静止期的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迪银片,对照组口服迪银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结果:(1)中药+迪银片组与迪银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中药+迪银片组优于迪银片组.(2)中药+迪银片组与迪银片组不良反应比较,表明中药能减少迪银片的副作用,并能提高疗效.结论:健脾益肾汤治疗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安全、有效.
作者:刘朝霞;刘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耳针组3组,每组4周为1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针药结合总有效率为93.3%,耳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有助于改善黄褐斑病变临床症状,在目前黄褐斑无特效治疗情况下,针药结合疗效肯定,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无副作用.
作者:魏建华;刘红霞;刘智艳;张月桂;韩晓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祛湿解毒化瘀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00例,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本组治疗后1到3个月、前列腺液镜检作为评定疗效的主要依据.同时详细记录病人症状和肛诊好转及消失时间.随访1个月到半年.结论:前列腺液镜检WBC<10/HP63例(21%);WBC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80例(60%);肛诊:前列腺均有不同程度变小变软,触痛消失.
作者:买孟江;樊文龙;李强;祖木热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屈光不正是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它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视觉质量明显下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不同年龄组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有其一定特点,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更好地开展少年儿童近、弱视的治疗工作,早期发现和治疗,我科于2001~2005年对准东少年儿童进行了视力普查,并对近、弱视者分别进行了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律智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蝎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产于我国各地,长江以北较多,春秋均可捕捉.捕捉后投沸水中烫死,晾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晾干者,称咸全蝎.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全蝎,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荨麻是维吾尔医学中常用药材之一,据文献记载,荨麻在维吾尔医学中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荨麻对防病、治病、保障维吾尔民族的健康、繁衍昌盛所起到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历史沿革.
作者:张峻沛;何江;张彦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对保留器官的重视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成为功血治疗的研究热点.第一代技术包括官腔镜下经官颈子宫内膜去除术(transcervical endometrial ablation,TCRE)、激光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 laser ablation,ELA)、滚球电极电凝子宫内膜去除术(roller-ball endometrial ablation,RB),临床应用二十余年,安全、有效,已成为腔内治疗的金标准.
作者:李莉;徐凤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筛选出佳的金柴感冒颗粒的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抗湿性、成型性及溶解性为筛选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加入辅料的品种及其佳成型工艺.结果: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浸膏粉加乳糖(1∶1.5),以75%乙醇制粒.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金柴感冒颗粒成型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席秋红;吕大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骨关节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生越来越多.其中,膝关节是多发病的关节之一.笔者从2001年起,运用滋补肝肾中药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00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燕;项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多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程迁延日久所致,因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病情迁延不愈.虽然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有多种,但均存在疗程长、用药久、易复发等缺点,且长期服药患者难以坚持,往往导致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本病32例,疗效确切.总结如下.
作者:沈茂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蔷薇红景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肝微粒体的提取,制备了Fe2+-半胱氨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检测蔷薇红景天不同提取分离部位的样品对丙二醛(MDA)抑制作用的影响,观察蔷薇红景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在Fe2+-半胱氨酸诱导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中,乙酸乙酯不溶层浸膏样品(X6)、大孔树脂30%乙醇分离浸膏样品(X11)、大孔树脂50%乙醇分离浸膏样品(X12)、大孔树脂70%乙醇分离浸膏样品(X13)、大孔树脂Sephadex甲醇洗脱浸膏样品(X16)对MDA抑制率和IC50值均大于50%,并且反应浓度在100μg/mL,和50μg/mL时,样品对MDA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提示蔷薇红景天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何承辉;热娜·卡斯木;衣不拉音·司马义;龚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fattyliver AFL)动物模型的较好方法.方法: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用白酒与高脂乳剂的混合液灌胃,每天一次,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于造模3周、8周、10周天观察其肝脏病理变化及血脂、肝脏脂质变化.结果:造模3周,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略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LDL)稍降无统计学意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P<0.05,肝中TG、TC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造模8周,模型组大鼠血TC、HDI、LDL无意义,血TG升高(P<0.05,肝TC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TG升高5倍,有显著差异(P<0.01),大鼠肝脏病理表现为广泛脂肪变性.造模10周,血TG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TG出现分化,部分大鼠(雌性多)升高显著达正常组3~4倍,部分大鼠(多雄性)几乎无变化.结论:白酒高脂混合溶液8周可建立大鼠AFL模型,为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开发研究提供较理想模型.
作者:张龚之;毛新民;李琳琳;王长辉;杨永新;聂小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