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光萍;杜少华
遗尿病是指小儿超过5岁以上,不能自主控制尿液,熟睡中经常不觉小便自遗、醒后自觉.轻者一夜1次,重者一夜2~3次.肾气散是指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把量扩大100倍研末服用.
作者:蒲威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医学是一门不断地将医学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于各领域的医学服务学科.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理论考试成绩好,而在临床工作中的病例分析、检查病人、技术操作等实际能力差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能力是目前医学教育临床带教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影响儿科带教学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周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雪莲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处方中雪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雪莲;绿原酸在20.4~102.0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99.86%,RSD为0.24%(n=9),精密度试验RSD为0.75%(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5%(n=5),稳定性试验RSD为1.18%(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雪莲注射液质量控制.
作者:陈惠忠;刘宣麟;薛桂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内皮素、瘦素及腰臀比、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1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胃热脾滞型、痰湿瘀滞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4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HOMA=FPG×FINS/22.5.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瘦素,并测量身高、腰臀围值.结果:各型HMAO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型内皮素、瘦素、BIM、WHR均高于正常组,以气阴两虚为重.结论:胰岛素抵抗指数在代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HMAO指数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医辨证参考指数.内皮素、瘦素、BIM、WHR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气阴两虚辨证的参考指数.
作者:王坤玲;王魁亮;郭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蒸馏液点滴灌肠对临床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了36例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蒸馏液点滴灌肠.结果:中药蒸馏液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中药蒸馏液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较高.
作者:热合曼;卡哈尔;买买吐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滋肾清胃汤是老中医李兴培教授的多年临床实践所总结的经验方.笔者有幸随李教授门诊,用该方加减治疗各型牙痛197例.报告如下.
作者:秦毅;陈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耳针组3组,每组4周为1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针药结合总有效率为93.3%,耳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有助于改善黄褐斑病变临床症状,在目前黄褐斑无特效治疗情况下,针药结合疗效肯定,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无副作用.
作者:魏建华;刘红霞;刘智艳;张月桂;韩晓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从色诊内容、正常肤色特征及病色主病规律方面对中维医色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以上几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提出同中找共同规律,异中保持各自特色,寻求各自发展的观点.同时,提出加强对色诊内容及方法进行研究,促进两者诊法理论体系内涵的相互借鉴及互补.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阿·卡地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明目熏洗液治疗冷泪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明目熏洗液通过熏洗法对68例冷泪症患者116只眼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愈18只眼,显效26只眼,有效54只眼,无效18只眼,总有效率为84.48%.结论:明目熏洗液具有引邪外出、祛风止泪的功效,外用治疗冷泪症简便易行,可以减轻病人的胃肠负担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银丽;李全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汤治疗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疗效的有效性.方法:60例符合脾肾两虚证的寻常型静止期的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迪银片,对照组口服迪银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结果:(1)中药+迪银片组与迪银片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中药+迪银片组优于迪银片组.(2)中药+迪银片组与迪银片组不良反应比较,表明中药能减少迪银片的副作用,并能提高疗效.结论:健脾益肾汤治疗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安全、有效.
作者:刘朝霞;刘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2002~2005年10月,在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并于对照组52例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海日古力·克比尔;巴依尔;阿米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屈光不正是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它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视觉质量明显下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不同年龄组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有其一定特点,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更好地开展少年儿童近、弱视的治疗工作,早期发现和治疗,我科于2001~2005年对准东少年儿童进行了视力普查,并对近、弱视者分别进行了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律智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特发性水肿多原因不明,长期反复发作.笔者自2001~2005年,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特发性水肿6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良;杨增波;兰永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1)对象: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为冠心病的患者,并进行中医辨证分为6型,共收集病例110例.(2)观察指标:①比较中医分型中偏实型组和偏虚型组的冠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②比较6型之间的冠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结果:(1)偏实型和偏虚型的比较:偏实型组患者的冠脉狭窄及病变支数较偏虚型组的为重(P<0.0 5);(2)在6型中心血瘀阻型患者冠脉狭窄重及病变支数多(P<0.05).结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偏实组的患者与偏虚组的患者相比心肌缺血较重,病情相对较重,同时在各型之间以心血瘀阻型患者的冠脉狭窄重及病变支数多,表明此型患者的病情重,属中医辨证分型中高危人群,应加强此型患者的防治.
作者:尚玉红;洪秀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上用药各异,疗效各异.我们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治疗的基础上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50例,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路航;哈迪拉·热马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祛湿解毒化瘀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00例,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本组治疗后1到3个月、前列腺液镜检作为评定疗效的主要依据.同时详细记录病人症状和肛诊好转及消失时间.随访1个月到半年.结论:前列腺液镜检WBC<10/HP63例(21%);WBC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80例(60%);肛诊:前列腺均有不同程度变小变软,触痛消失.
作者:买孟江;樊文龙;李强;祖木热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DAO)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发凉、麻木,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入研究DAO的发病机理,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思路.瘀血学说和络病理论是当今中医学术界研究的两大热点,人们在继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从多层次、多角度出发,认为是多种疑难杂症的共性发病环节.笔者根据中医文献及中医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从瘀血络损对DAO的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郭军;段效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青年中医指的是学中医到45岁以下,这个年龄段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一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医药事业对这个群体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笔者就中医教育和青年中医成长存在的问题,提出讨论.
作者:陆明;朱富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其发展过程中可产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如ARDS、MODS等,并有较高死亡率.近年来大量研究已表明中西医结合对SAP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还有研究表现,SAP时,机体免疫力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本实验旨在进一步观察中西结合对SAP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段绍斌;杨东鹰;邓明玲;邓明飞;居来提·艾力;樊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的防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根据祖国医学有关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在临床上采取辨证治疗、专方治疗、针灸、气功等多种疗法取得了良好疗效,而且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拟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现状作一概括.
作者:丁代万;白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