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加穴位埋线治疗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50例

王朝辉;李晨;王朝驹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 穴位埋线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加穴位埋线治疗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加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0例中药口服.治疗30天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中药口服对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确有疗效,但中药加穴位埋线法是治疗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理想方法.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首次课的教学思考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首次课在整个中医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中西医比较,突出气势;图示比喻,化难为易;医文互融,培养素质三个方面来探讨其重要性.

    作者:易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学》教学探索

    <针灸治疗学>是从<针灸学>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是中医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临床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专业学生步入临床实习的链接课.其内容是研究如何将已学到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内科学等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教好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革,愿与同道交流.

    作者:彭伟;鲍毅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桂枝汤临证举隅

    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中风之方,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炙).用于治疗太阳中风之表虚证.笔者取其本方的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作用,治疗其它疾病,收效良好.报告如下.1荨麻疹陈某,2006年3月26日,患者自诉近2年来,每逢冬春季节之时,或接角冷水则从手指迅速遍及全身突起红白相兼的疹块,融合成片,痒甚,使用抗过敏药稍缓解,病情反复发作.诊治见面色淡白,头面四肢端及胸背、腹部遍布红白色疹块,并见搔抓痕,寒疹触及较硬而高出健康皮肤,怕风感,舌淡、苔薄白,脉浮缓.

    作者:陈永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进行初探.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新疆维吾尔药材的种植及发展优势作一概括性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结果: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药材的种植及发展状况.结论:只有切实抓好原材料的供给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带动新疆民族药的发展.

    作者:谢玲;潘苇芩;刘丽霞;李晓惠;井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斑鸠菊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在我国约有30余种,该属植物被广泛的应用于多个领域.为促进对本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菊科斑鸠菊属(Vernonia)植物药理学研究情况.

    作者:孙力;巴玉兰;于鲁海;徐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略谈中药滥用的危害性

    近年来,中医中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中医药的需求和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亦日益增多,其中,医生处方用药失之辨证和病人自行购买非处方药不讲究辨证,偏听促销人员介绍,是造成这种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胶铁口服液改善妇女营养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胶铁口服液改善妇女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18~57岁,指血血红蛋白含量<120g/L贫血妇女120名,随机分成安慰剂对照组和阿胶铁口服液试验组,比较实验前、后安慰剂对照组和阿胶铁口服液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FEP)及血清铁蛋白含量(SF).结果:阿胶铁口服液试验组贫血妇女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值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01),红细胞压积增加值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FE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血清铁蛋白含量及其增加值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结论:阿胶铁口服液能有效改善妇女的营养性贫血.

    作者:朱金芳;韩海霞;阿依姑丽·艾合麦提;高晓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方丹芪颗粒水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丹芪颗粒水提取的佳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丹参素含量和水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丹参、黄芪、肉苁蓉醇提药渣与黄精、桑叶、枸杞子水提取条件.结果:确定佳水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小时.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丹芪颗粒水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赵星;陈克玲;刘君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外科带教体会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学以致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才有生命力,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外科,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中医专业及中两医结合专业学生的见习及实习任务,在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医学各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

    作者:段绍斌;张增峰;居来提·艾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查阅近十年来针灸疗法在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的应用概况,发现该疗法在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上的独特优势,从而明确了针刺治疗的科学性,为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依据和思路.

    作者:刘小萍;刘智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初探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在更年期女性中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近几年在临床诊治大量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血压逐步恢复正常,同时有效的保护了靶器管,更年期的症状也明显改善.近4年收治典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41例.按入选标准,年龄45~55岁,月经紊乱或绝经期后,血压超过140/90mmHg的单纯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周斌;白永江;林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加减治疗夏季慢性腹泻23例

    慢性腹泻临床可见之于多种胃肠疾病,中医治疗腹泻手段多样,疗效显著,笔者近3年来于夏季应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治疗慢性腹泻23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大56岁,小18岁;其中18岁1例,20~25岁3例,25~30岁6例,30~35岁11例,45岁1例,56岁1例.

    作者:张红;陈阳;宿生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推拿疗法配合健康膳食治疗小儿疳积之我见

    疳积,民间俗称奶痨,为儿科四大证之一,是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精神萎靡,饮食反常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病.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营养不良症相类似.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作者:郝凤丹;彭进;刘俊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7例艾滋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

    1 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来源于新疆的HIV/AIDS患者和同地区、基本人口学特征相同的非HIV感染人群.1.1调查对象1.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艾滋病诊断标准(2001年修订版).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研究者手册.

    作者:马建萍;马超;彭勃;谢世平;刘爱华;李素香;李根林;郭选贤;郭会军;谢忠礼;许前磊;程五中;潘万旗;张淼;王齐有;马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加艾灸配合微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5例疗效观察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前臂旋转用力不当,引起桡侧腕伸肌起点损伤所致,本病属中医学伤筋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加艾灸配合微波组织凝固的方法治疗本病35例,同时与西医封闭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议中药专业人才的中医思维方式培养

    当前中药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中医思维方式更不熟悉.因而在科研思路上往往沿用西药的研究方法,忽视了中医药的诸多特色和优势.所以,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医理论的学习,加强中医思维的培养,将为中药的研发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孙芸;胡浩;田树革;燕雪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针对老年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提出有效的预防管理对策,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老年病房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强,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要善于分析发生安全问题的隐患和危险因素,不断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

    作者:张惠萍;王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明目熏洗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考察

    目的:建立明目熏洗液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用以确定适合于该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本试验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Y眼用制剂(微生物限度)眼用液体制剂的规定,以2种不同冲洗量按无菌检查法中薄膜过滤法处理后,分别加入阳性对照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明目熏洗液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采用一定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后可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采用验证过的试验方法进行明目熏洗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简单易行可靠.

    作者:李龙迪;蒋丽;李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湿敷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自觉剧烈瘙痒,笔者应用中药湿敷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萍;韩晓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柴胡疏肝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将61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柴胡疏肝煎剂低及高剂量治疗组共5组,除模型对照组为13只以外其余各组均为每组12只.以40%四氯化碳石蜡油作为腹腔造模剂进行腹腔造模,各治疗组从造模四周后给予柴胡疏肝煎剂和秋水仙碱治疗.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的变化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煎剂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均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6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治疗组及柴胡疏肝煎剂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NF-α的浓度(P<0.05,P<0.01).与西药治疗组相比,柴胡疏肝煎剂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NF-α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治疗组及柴胡疏肝煎剂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L-6的浓度(P<0.01).与西药治疗组相比,柴胡疏肝煎剂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6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此柴胡疏肝煎剂可能主要是通过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的IL-6和TNF-α浓度并进一步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而起到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为临床中医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测梁;王齐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