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萍;刘智艳
目的:制定复方库尔斯尼格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CL鉴别制剂中的胡椒碱、芦荟苷;采用焰色反应鉴别硼酸盐硼离子.结果:TCL色铺中均能明显的检出胡椒碱、芦茎苷;硼酸盐硼离子的焰色反应,反应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定性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建立的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片剂的质量.
作者:陶虹;刘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在更年期女性中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近几年在临床诊治大量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血压逐步恢复正常,同时有效的保护了靶器管,更年期的症状也明显改善.近4年收治典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41例.按入选标准,年龄45~55岁,月经紊乱或绝经期后,血压超过140/90mmHg的单纯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周斌;白永江;林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尽快地改变人们卫生知识贫乏的状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人们的健康行为.医院是健康教育的中心,门诊咨询教育又是医院健康教育的第一平台,应该具有与之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服务职能.1突出门诊健康教育的特点1.1 内容侧重于普遍性由于门诊病人变动性非常大,不可能针对每个具体需求开展教育.再加上门诊病人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的教育.因此,教育中更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不同疾病特点,进行常见病的防治教育.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精炼、新颖,以增进教育的吸引力.
作者:马晖;孙玉勤;闫宏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加蒙脱石散治疗腹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腹泻患儿85例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蒙脱石散,有发热者适当给予退热药,脱水明显着补液,其中治疗组加中药汤剂.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患儿痛苦小,费用低,使用方便.
作者:艾赛丽·阿皮孜;张爱女;杨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查阅近十年来针灸疗法在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的应用概况,发现该疗法在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上的独特优势,从而明确了针刺治疗的科学性,为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依据和思路.
作者:刘小萍;刘智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腹泻临床可见之于多种胃肠疾病,中医治疗腹泻手段多样,疗效显著,笔者近3年来于夏季应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治疗慢性腹泻23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大56岁,小18岁;其中18岁1例,20~25岁3例,25~30岁6例,30~35岁11例,45岁1例,56岁1例.
作者:张红;陈阳;宿生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来源于新疆的HIV/AIDS患者和同地区、基本人口学特征相同的非HIV感染人群.1.1调查对象1.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艾滋病诊断标准(2001年修订版).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研究者手册.
作者:马建萍;马超;彭勃;谢世平;刘爱华;李素香;李根林;郭选贤;郭会军;谢忠礼;许前磊;程五中;潘万旗;张淼;王齐有;马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组排便异常、腹痛、腹胀又缺少形态学、生化学异常的症候群,且有发病率增多趋势,用西医学常规手段治疗棘手,疗效不明显,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且易复发的慢性常见病[1],笔者用柴胡舒肝散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占萍;罗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药骆驼刺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对维吾尔药骆驼刺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骆驼刺提取物对实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31.25mg/mL、125mg/mL和125mg/mL;MBC分别为62.5mg/mL、250mg/mL和250mg/mL.结论:骆驼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菌维吾尔药.
作者:熊元君;贾晓光;夏提古丽;张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药历史悠久,是我国宝贵的医药遗产,是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药内在质量的好坏,对人民身体健康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而中药内在质量的好坏,又取决于生产、收购、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多种因素.
作者: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学以致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才有生命力,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外科,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中医专业及中两医结合专业学生的见习及实习任务,在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医学各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
作者:段绍斌;张增峰;居来提·艾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改变主要是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通络养阴汤合注射用甲钴胺,临床上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我们观察了通络养阴汤合注射用甲钴胺对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DPN)NCV的影响.
作者:刘会丽;牛向东;刘慧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针灸治疗学>是从<针灸学>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是中医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临床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专业学生步入临床实习的链接课.其内容是研究如何将已学到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内科学等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教好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革,愿与同道交流.
作者:彭伟;鲍毅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药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手段,同时,给药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了解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知识.
作者:谭惠玲;马雪春;丛云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针对老年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提出有效的预防管理对策,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老年病房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强,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要善于分析发生安全问题的隐患和危险因素,不断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
作者:张惠萍;王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当前中药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中医思维方式更不熟悉.因而在科研思路上往往沿用西药的研究方法,忽视了中医药的诸多特色和优势.所以,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医理论的学习,加强中医思维的培养,将为中药的研发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孙芸;胡浩;田树革;燕雪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科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采取非透析疗法延缓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残存的肾单位,防止肾衰进一步恶化,延缓透析时机有较明显的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为我院内肾病科病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8~49岁之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性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9例.
作者:黄锦芳;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药加穴位埋线治疗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加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0例中药口服.治疗30天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中药口服对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确有疗效,但中药加穴位埋线法是治疗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朝辉;李晨;王朝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伴肥胖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服药疗法(口服非诺贝特)的差异.方法:对74例年龄在20~60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埋线组和服药组.埋线组共36例,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埋线1周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服药组38例,非诺贝特250mg(口服),每日1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及体重变化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1)埋线组与服药组治疗前在年龄、民族、性别、病程、体重及甘油三酯方面均衡可比.(2)治疗结束后,埋线组与服药组在体重、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a(Lpa)的变化值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较服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埋线组与服药组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埋线组与服药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在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各指标的整体效果优于服药组,满足了现代人要求的无毒副作用,整体疗效显著的需要.可消除很多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机率,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李永凯;尹改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几年,中药注射液的不断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方便,一是不做皮试,二是可直接使用,三是有一定疗效.但在临床广泛使用的同时,也时有输液反应出现.现将我院近年发生的3例中药注射液输液反应报告如下,以引起同道注意.
作者:田凯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