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贾斌教授痛证治验举隅

钟辉

关键词:教授, 痛证, 中医药治疗, 疼痛, 镇痛, 临床经验, 理论基础, 功能状态, 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 中医学, 治标, 证候, 特点, 全身, 老师, 局限, 局部, 教学
摘要:贾斌教授教学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疼痛证候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贾老师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疼痛的治疗上亦应强调辨证施治.其治疗疼痛的特点,并不局限于单纯的镇痛、治标上,更主要的是通过改善全身或局部的功能状态达到镇痛目的.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比较

    中药汤剂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因其独特的疗效及较低的毒副作用,几千年来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但长期以来,中药汤剂的制备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费时费力,且存在煎药质量和卫生问题.

    作者:李冬;张彦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苦豆子片工艺改进的药效比较研究

    目的:对苦豆子片原工艺与两种改进工艺的提取物进行药效比较研究,为选择优化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样品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样品的止泻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抗炎作用.结果:苦豆子片新工艺Ⅰ的抑菌、止泻及抗炎作用均优于原工艺和新工艺Ⅱ.结论:从药效结果分析,新工艺Ⅰ可作为苦豆子片的优化工艺.

    作者:王歆君;黄华;姚华;王亚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证型临床观察

    目的:从中医学的角度整理了创伤后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对近6年76例创伤后并发ALT/ARDS转入ICU的患者入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归纳将76例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3种中医证型.

    作者:林彬;马骏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暂不明确.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不能蹙眉、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说话时漏气、口角流水、进食时食物存积于齿颊间等等.本人接诊面瘫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疗效显著,现将1998年11月~2008年3月资料完整的100例总结如下:

    作者:杨臻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二十余种常用生药植物组织鉴别经验介绍

    生药的显微鉴定是鉴别生药的真伪、优劣,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构造以及细胞后含物的一种方法[1]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常用的薄荷叶、藿香叶、益母草、曼陀罗、桑叶、艾叶、菘蓝叶、番泻叶、茜草、青兰叶、茵陈、甘草、黄柏、生姜、当归、陈皮、贝母、桔梗、大黄、关木通等药材及食药同源品种,利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组织,其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各种药材的显微鉴定.

    作者:王晓文;刘芳;帕丽达·阿不力孜;丛嫒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仙香风湿滴丸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仙香风湿滴丸中秋水仙、蛇床子醇提取的佳工艺.方法:以秋水仙碱提取率、醇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秋水仙、蛇床子醇提取条件.结果:确定佳醇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仙香风湿滴丸醇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尤国发;彭桂;薛桂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布亚胶囊抗乙肝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布亚胶囊体外给药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在2.2.15细胞培养中加样,第8天取细胞培养上清,测定乙肝病毒DNA表达量,观察药物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布亚胶囊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乙肝病毒DNA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批实验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2.5μg/mL和65.8μg/mL,选择指数为26.1和24.8.结论:布亚胶囊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作者:黄华;王歆君;杨巧丽;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设想

    中医医院的人事档案是医院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医院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赵爱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甘草在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论文为依据,总结了甘草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甘草及其制剂在治疗急慢性肝病、消化道溃疡以及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疾病的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其治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提供参考.

    作者:田莉;曾斌芳;燕雪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热甚用一钱)、炙甘草各五分,人参、白术各三分,当归身二分,陈皮、升麻、柴胡各二至三分组成.李东垣用此方治疗因损伤脾胃元气而引起的内伤热中病,患者表现为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作者:蒲世文;蒋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治疗胃脘痛的经验介绍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人在临床对此辨证施治,获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本病多系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症,亦有部分为胃下垂、胃癌等症.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兼证三类.

    作者:王延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液对兔KOA早中期模型软骨细胞中IGF-1,TGF-β表达情况的影响研究

    抑制其分解来实现.

    作者:艾力江·阿斯拉;芦勇;孟庆才;方锐;张凯;卢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声音嘶哑和失音的防治体会

    声音嘶哑和失音多由声带本身的病变以及其它部位的疾病影响到声带功能和活动所引起,以急性或慢性咽喉炎为多见.如果能经常注意咽喉的保健,预防感冒,合理的发声,则发生声音嘶哑和失音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柳瑞熙;赵翠霞;安杨;江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论泌尿外科疾病的中医护理特色

    泌尿外科疾病病种较多,护理工作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既往泌尿外科疾病以西医外科护理为主,随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中医特色的护理观念和护理内容在泌尿外科疾病中显现了独特的效果.本文就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从整体观念的护理理念、辨证施护、独特的中医护理内容等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杨梅;任娟;曾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新疆蒙医蒙药

    蒙医,是我国传统民族医药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壮医学、藏医学、苗医学、朝医学、维医学、傣医学等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蒙医影响的范围较广,除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黑龙江等省区有蒙医,还有一些国家如蒙古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家亦均有蒙医.

    作者:娜巴依尔;乌兰巴依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药剂学教学体会

    针对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教学特色、内容、过程和方法,分别从突出教学特色、精选教学内容、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法4个方面论述了中药药剂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问题,阐明了中药药剂学教学手段和方法,旨在提高中药药剂学教学效果.

    作者:聂继红;姜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T辅助细胞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一系列条件性感染或肿瘤,病死率极高.它是近年来传播广、影响大、死亡率高的全球性瘟疫.对AIDS预防和有效干预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吕江霞;李娟;李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几种输液反应的防治方法

    输液反应可分为发热反应、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针对常见的输液反应及症状,谈谈几种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输液反应.1发热反应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作者:刘明珠;米娜瓦尔·吐尔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观察组PAF发作减少,有效率76.32%,Pmax及Pd较治疗前[(115.13±11.94)ms、(35.14±12.16)ms]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EH合并PAF者较未合并PAF的患者Pmax、Pd增大,步长稳心颗粒治疗4周即可缩短Pmax及Pd并可能减少PAF的发作.

    作者:何莉;曹桂秋;周贤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补骨脂素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

    活动,改变细胞形态特征,对细胞具有凋亡作用.

    作者:芦艳丽;孟庆才;方锐;邓迎杰;艾力江·阿斯拉;史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