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方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吴雪琴;白玉盛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长春新碱, 益气活血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单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长春新碱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结果:两组经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8周时效果较长春新碱好,疗效持久,副作用较小,并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痹心痛的辨证施护

    总结胸痹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冠心病及冠心病前期的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从患者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做好健康教育,再根据中医经络循经按摩及辨证施护,对指导防治胸痹心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梅德;张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方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单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长春新碱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结果:两组经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8周时效果较长春新碱好,疗效持久,副作用较小,并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吴雪琴;白玉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关于发展基层医院康复医学的几点思考

    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身心功能康复的新兴医学学科.她以关注病伤残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恢复为出发点,以大限度减少病伤残者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为努力方向,以帮助病伤残者尽快尽可能地重返社会享乐人生为终目的,从而赢得了全球医学界的青睐.

    作者:赵丰良;薛春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关于开展中医药学循证研究的思考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是近二十余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重视证据.

    作者:齐保健;刘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

    代谢综合征是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具有缠绵难愈的特点,根据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归纳总结了健脾利湿祛痰、活血化瘀通路、调肝补肾益气三个重要治疗法则.

    作者:李桂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伤科黑药膏规范化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腰部与背部)的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及对照组,试验一组及试验二组使用伤科黑药膏,对照组使用伤痛舒,同时使用3周.结果:三组治疗前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在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近期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黑药膏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龙;融恺;沈明球;吕发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网球肘,对照Ⅰ组30例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Ⅱ组30例单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占86.7%),总有效率100%;对照Ⅰ组治愈21例(占70.0%),总有效率96.7%;对照Ⅱ组治愈15例(占50.O%),总有效率9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间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治愈率高,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发东;孟庆才;邓迎杰;刘天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医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的探讨

    针对中医专业尚未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中医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的意义,分别从课程安排、课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个方面提出了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的具体问题和设想,就中医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的相关问题与同道进行探讨.

    作者:赵翡翠;李永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生物反馈技术在男科中的应用

    查阅近10年生物反馈技术在男科中的应用概况,发现生物反馈技术在男科疾病治疗中有独特优势,从而明确了生物反馈技术的实用性,为治疗男科疾病提供重要的手段.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超;王岩斌;刘秀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试论中西医结合人才知识结构

    关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知识结构目前尚无明确的探讨,但结合目前的时代需求,以及医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具备创造性、学科交叉性、广博性的特点,同时掌握新科学技术成果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亦应该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必须的工作.

    作者:陈阳;刘远新;梅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留学生中医教育初探

    留学生的中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鉴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以及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性,我们从以下角度探讨了中医教育的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期更好地提高留学生的中医教育水平.

    作者:张震中;张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药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样品加热水溶解后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目标化合物以甲醇-0.01mol/mL磷酸二氢钠(含0.2%三乙胺)(22:78)用10%磷酸调解pH3.5为流动相,经YMC-ODS色谱柱(6.0×150mm,5μm)分离,用UV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323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在98%以上,RSD平均1.2%,日内、日间RSD均不超过0.26%(n=6).结论:该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刘金晖;严欢;钟丽;康雨彤;闫明;顾政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的疾病,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溃疡,少数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个别患儿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马冬荣;韩丽艳;努尔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妇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体会

    本文就导师如何培养合格的中西医结合妇科研究生问题进行思考,特别对临床带教工作的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闫宏宇;何娜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围手术期中西医治疗疗效初探

    目的:通过术前及术后口服自制下肢消肿方及术后康复锻炼方法,观察我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采用相同手术方法,试验组加服我院自制下肢消肿方及康复锻炼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不加服中药,对两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疗效参照hohl和luck膝关节功能评价(改良胫骨平台骨折的评价标准)评定标准,按伸直滞缺、活动度、内外翻不稳定、步行距离、疼痛5项综合评定,试验组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综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沈明球;张春龙;融恺;吕发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骆驼刺糖中黄酮、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骆驼刺主要生长在地中海、中亚荒漠地区,其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本文通过对骆驼刺分泌物剌糖的研究得到黄酮类化合物10余个及其它一些化合物.

    作者:波拉提·马卡比力;熊元君;贾晓光;森川敏生;村冈修;宋海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周铭心教授运用栀子豉汤的经验

    周铭心教授以治疗疑难病见长,临证运用栀子豉汤灵巧化裁,颇具匠心.栀子苦寒,人心、肝、胃、三焦经,长于清泄郁热,解郁除烦,可导火下行,降而不升.

    作者:任晓红;陈怀科;周铭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湿阻病的临床辨证探讨

    湿阻病是湿邪阻滞中焦,致中焦气机失于宣畅,运化功能减弱所引起的病症,以头重身困、脘痞胸闷、怠惰乏力、口干纳呆、苔腻脉濡为临床特征,多发于雨湿较盛季节或地势卑下多湿地区.笔者从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病临床多见,易于失治、误治;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而中医中药治疗独具特色,每获良效.

    作者:郭先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98例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证候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住院符合要求的2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29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和显效133例,总有效率(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及有效率的百分数合计)达98%.结论:新疆银屑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中医辨证以脾虚湿盛型多,约占60%,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熏洗、光疗、针灸、拔罐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作者:欧韵;刘红霞;罗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及模式

    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的培养,要达到具备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双向目标,必须完善现有的培养体系及模式,通过建立有效的研究生临床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制定个性化的中医三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临床培训及考核力度、培养科研思维与能力等五方面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促进学科发展,构造人才战略工程.

    作者:吕书勤;白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