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芪丹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李小强;潘小燕

关键词:复方芪丹颗粒, 成型工艺, 吸湿率, 溶化率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芪丹颗粒的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颗粒的成型率、吸湿率和溶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确定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粉和乳糖1∶1.5配比,用5%PVP的90%乙醇液为粘合剂制软材,14目筛制粒,50℃干燥,整粒.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法调和阴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失眠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表现主要为就寝后难以入睡、睡而多梦、睡中易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睡中不时惊醒,睡眠质量差致使醒后疲惫.失眠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治疗失眠症临床常用安眠药.

    作者:李永凯;王裕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辨证施治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关节外病症状,故称类风湿病.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后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

    作者:邢民军;康建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从西瓜抗癌说开去

    1996年初秋的一天,本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超仁教授告诉余一件食西瓜治愈鼻咽癌的实例:1995年夏天,一位60余岁的女患者因鼻衄及咽干口燥,在其家人陪同下来院就诊.当时检见:鼻咽部有一菜花状肿物,触之出血.

    作者:李兴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酮替芬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杨立春;韩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唇齿清胃丸中的大黄酚含量

    唇齿清胃丸质量标准的修订是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行动计划之一.唇齿清胃丸剂型为丸剂,功能主治:清胃火,用于由胃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口干唇裂,咽喉痛.唇齿清胃丸是由大黄、黄芩、龙胆、黄麻、栀子等十四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大黄为该药的君药.

    作者:刘凤松;郑子玉;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对870例行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所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进行总结,提出入舱前的床前访视及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告知,治疗中的相互沟通交流,治疗后的关心可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连续治疗的信心.

    作者:热白;马红;康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温胆汤治疗失眠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观察.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温胆汤水煎分早晚温服;对照组72例,思诺思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依加曼·阿布拉;热汗古丽·米吉提;阿米娜·伊干拜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疆维药芹菜根提取物的不同部位对HepG2.2.15细胞DNA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芹菜根不同部位的HepG2.2.15细胞DNA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Q-PCR法检测受不同部位萃取物处理后细胞内HBV-DNA的扩增曲线,对其提取物的不同部位体外抗HBV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加入正丁醇、乙酸乙酯部位高浓度的细胞与HepG2.2.15正常细胞相比,HBV-DNA的拷贝数降低,CT值明显升高.说明正丁醇、乙酸乙酯部位对HePG2.2.15细胞内HBV-DNA复制有抑制作用.结论:正丁醇、乙酸乙酯部位是芹菜根,是抑制HBV-DNA复制的有效部位.

    作者:陈妍;李燕;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前列腺脓肿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通过对7例前列腺脓肿的临床诊断及分析,提高对前列腺脓肿的认识.目前,前列腺脓肿较少见,临床易误诊,但是通过高科技的辅助检查,前列腺脓肿诊断并不难,一旦确诊,尽早排脓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邓淑伟;李斌;李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论针灸理论中的“补”与“泻”

    针灸补泻是发挥针灸治疗作用的重要途径,为历代针灸医家所重视.针灸补泻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灵枢经》部分.《灵枢经》又称《针经》,较完整的描述了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内容,针灸理论体系中的补泻理论,长期指导着临床治疗上的刺激量,为后世多种物理刺激疗法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诸如:毫针、艾灸、火罐、刮痧等,值得探讨及深入研究.

    作者:才华;尹改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灸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疼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102例,针灸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组104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症状及临床体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71.6%(73/102例)、21.6%(22/102例)、5.9%(6/102例)、0.0%(0/102例).治疗时间,11.5±2.1;治疗结束3个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63.7%(65/102例)、17.6%( 18/102例)、13.7%( 14/102例)、4.9%(5/102例).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78.8%(82/104例)、21.2%(22/104例)、0.0%(0/104例)、0.0%(0/104例).治疗时间,18.6±3.2;治疗结束3个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依次为76.0%(79/104例)、19.2%(20/104例)、4.8%(5/104例)、0.0%(0/104例).治疗结束后治疗效果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时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结束3个月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与单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近期疗效差异不大,但可以显著缩短病程.并且远期疗效更稳定.

    作者:林菁;杨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火树华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经验介绍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本症可出现于多种内科疾病中,常见于高血压、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病.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紧张、情绪激动、疲劳、工作压力大等都能成为其发病的诱因.

    作者:王洪霞;郭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照组27例服小儿双清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总有效率9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红霞;周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浅探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阴阳气血变化规律,分期施治,使整个月经周期冲任通调,气血调和,未痛先治,标本兼治,本文就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周期治疗作初步探讨.

    作者:顾仁艳;宋占营;周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循环针法”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临床研究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DDI)是抑郁症或心境恶劣以失眠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以清晨易醒为主要症状,伴随头痛、头昏、心情低落、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状.有许多研究发现,失眠与抑郁症两者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并彼此维持,导致失眠与抑郁症状迁延不愈[1-2].

    作者:王莉莉;张启亮;范玉江;卢小梅;俞华;任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方芪丹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芪丹颗粒的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颗粒的成型率、吸湿率和溶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确定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粉和乳糖1∶1.5配比,用5%PVP的90%乙醇液为粘合剂制软材,14目筛制粒,50℃干燥,整粒.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李小强;潘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波热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微波热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热疗前、热疗中及热疗后的不同表现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做好热疗的不同阶段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热疗的依从性,减少热疗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分析崩漏医案中的止血药

    为了研究治崩中止血药的使用规律,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分析82篇崩漏相关文献的药物,获得止血药和非止血药的使用频次、净频次、医家习用指数和证治通用指数等指标数据.从而提出了生地、阿胶、旱莲草等为崩漏习用止血药;白芍、当归、黄芪、白术等为崩漏医家习用非止血药;临证处方当以补血止血为主;止血药中zi值高者,适用性更强,即可适用的证候更多.

    作者:袁海燕;苏珊;周铭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清热祛湿法临证应用概述

    清热祛湿法针对湿热证而设立,运用清热祛湿的药物治疗湿温外感,或者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证.涉及现代医学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病、传染性疾病中的数十种疾病.作用机制包括退热、抑制病原微生物、保护胃肠吸收功能、调控胃肠动力、抗机体氧化反应、调节细胞免疫等.

    作者:江波;王楚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观察冠心病支架术后,无明显血管狭窄仍有心绞痛发作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冠心病术后无明显冠脉狭窄者仍有心绞痛发作的60例患者,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B阻滞剂,他汀药,双联抗血小板及硝酸酯类药物),予以中医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和静滴疏血通针剂,治疗15天.经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平板负荷运动心电图试验进行评价.结果:气虚型总有效率是82.8%,气滞型总有效率是82.14%,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0.1753,P=0.8609).结论:冠心病支架术后,无明显血管狭窄仍有心绞痛发作,西医治疗不理想患者,结合中医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赵肖华;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