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红;许早荣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思维:通法治疗急性稳定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通法即中医学中常见的(破)活血化瘀、通腑泄热等治疗方法,对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性为瘀血、痰热、腑实等“阳证类”病症,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思维,疗效显著.方法:将120例急性稳定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通法相关性中药汤剂治疗,14天后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排便的情况,同时观察头颅CT、MRI的演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神志、血压、心率、排便的情况,头颅CT、MRI演变及肌力的恢复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思维:通法治疗急性稳定型脑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障碍、降低颅内压、促进血肿吸收、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肌力,从而改善本病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世臣;万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天然胡萝卜素胶囊由海洋盐藻提取物与玉米油等为主要原料,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天然胡萝卜素、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等纯天然物质.人体服用后,可显著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笔者应用海力士天然胡萝卜素治疗复发性口疮48例,并进行疗效观察.
作者:李光亮;王玮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十余年的中西医结合眼科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有这么几个问题在笔者脑中萦绕,那就是如何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中医眼科,其特质性成分是什么?什么是西医眼科,其特质性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要结合?应该怎样结合?带着这些问题,一方面寻找各种文献以期寻求答案,另一方面,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去验证和推断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得到如下心得,现总结共享.
作者:薛金山;刘新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契机,加强《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王东;吕全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研究治崩中止血药的使用规律,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分析82篇崩漏相关文献的药物,获得止血药和非止血药的使用频次、净频次、医家习用指数和证治通用指数等指标数据.从而提出了生地、阿胶、旱莲草等为崩漏习用止血药;白芍、当归、黄芪、白术等为崩漏医家习用非止血药;临证处方当以补血止血为主;止血药中zi值高者,适用性更强,即可适用的证候更多.
作者:袁海燕;苏珊;周铭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家中管局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在本院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盆腔炎患者(路径组)和68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盆腔炎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各种住院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两组比较路径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总费用的构成费用中,路径组药费下降,但治疗费增加.两组间的药费和治疗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路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应用于本院盆腔炎治疗中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
作者:孙红;蒋殿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唇齿清胃丸质量标准的修订是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行动计划之一.唇齿清胃丸剂型为丸剂,功能主治:清胃火,用于由胃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口干唇裂,咽喉痛.唇齿清胃丸是由大黄、黄芩、龙胆、黄麻、栀子等十四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大黄为该药的君药.
作者:刘凤松;郑子玉;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急性或慢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目前,该病的传染性较强,有蔓延的趋势,发病特点有聚集性、爆发性、反复发作性,因此,控制感染是必须的,也是首要的,在西医药治疗中,药物副作用大,有些产生耐药,且没有特效药,因此,中医药治疗布鲁氏杆菌病成为广大患者的需求,也是临床的需要.
作者:郑爱红;许早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6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94)诊断依据,并结合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特点,随机选择60例中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随证化裁,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西安杨森产),2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0%.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阴阳两虚组,血尿酸水平高于阴阳两虚兼湿、阴阳两虚兼瘀、阴阳两虚兼湿兼瘀证型组.阴阳两虚兼瘀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兼湿、兼湿兼瘀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兼湿与兼湿兼瘀两组比较,尿酸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单纯阴阳两虚(既不兼湿证、又不兼瘀证)证,可能是阴阳两虚证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瘀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个因素.湿有可能不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作者:王冬云;许馨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芍红滴丸的佳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滴丸中芍药苷的含 量.结果:确定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为1:2,药液温度80℃,滴速40滴/min,滴距8cm;芍药苷在12.96~129.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8%,RSD为1.25%(n=9).结论: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喻志芳;孙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等.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由于某些诱发因素或高血压本身的发展,导致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中约5%左右无自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在发生了心脑血管意外之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黎萍;曲红岩;苍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酮替芬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杨立春;韩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病例患者,男,41岁.初诊时间:2011年3月21日.因颈部疼痛伴发热10余日来诊.患者于2011年3月11日受凉后感咽痛不适,伴颈部疼痛,发热,体温高38.5℃.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多发大片状低回声区,亚甲炎不除外,甲功示T3、T4升高,TSH降低,血常规:WBC7.01xlOg/L,ESR52mm/lh.
作者:莎依娜;梁伟娟;米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千金黄连丸及其拆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的影响,阐明千金黄连丸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52只SD大鼠高脂喂养3周后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黄连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在干预第16天以葡萄糖溶液灌胃法进行糖耐量实验,第21天以L-丙氨酸腹腔注射法进行糖异生实验.结果:黄连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其疗效优越于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生地组对大鼠的糖异生能力有明显的抑制,千金黄连丸组与黄连组对大鼠糖异生的抑制作用不如生地组显著.结论:千金黄连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IR大鼠的糖耐量及糖异生;拆方中,黄连见长于改善糖耐量异常,生地则对糖异生有优越性.
作者:杜樱洁;冶岱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经方是张仲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其组方精简,配伍严密,用之得当,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颂.笔者运用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案例如下.例1,患者阿某,女,40岁,维族,2010年10月18日就诊.1个月前因胃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少许糜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作者:余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观察.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温胆汤水煎分早晚温服;对照组72例,思诺思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依加曼·阿布拉;热汗古丽·米吉提;阿米娜·伊干拜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针灸补泻是发挥针灸治疗作用的重要途径,为历代针灸医家所重视.针灸补泻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灵枢经》部分.《灵枢经》又称《针经》,较完整的描述了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内容,针灸理论体系中的补泻理论,长期指导着临床治疗上的刺激量,为后世多种物理刺激疗法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诸如:毫针、艾灸、火罐、刮痧等,值得探讨及深入研究.
作者:才华;尹改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7例前列腺脓肿的临床诊断及分析,提高对前列腺脓肿的认识.目前,前列腺脓肿较少见,临床易误诊,但是通过高科技的辅助检查,前列腺脓肿诊断并不难,一旦确诊,尽早排脓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邓淑伟;李斌;李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