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56例临床观察

杨立春;韩涛

关键词:养血祛风止咳方, 变应性咳嗽
摘要: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酮替芬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显著.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吉赓教授诊治支气管哮喘学术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黄吉赓教授对哮喘的诊治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哮喘的诊治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诊疗思路与方法;临床用药具有规律性;所选用方药临床验证确为有效;具有可学习性、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跟师数载将黄老对支气管哮喘的经验加以整理、总结,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更好地运用黄老经验提供借鉴.

    作者:王兵;杜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唇齿清胃丸中的大黄酚含量

    唇齿清胃丸质量标准的修订是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行动计划之一.唇齿清胃丸剂型为丸剂,功能主治:清胃火,用于由胃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口干唇裂,咽喉痛.唇齿清胃丸是由大黄、黄芩、龙胆、黄麻、栀子等十四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大黄为该药的君药.

    作者:刘凤松;郑子玉;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诊处方用药加减与剂量变化分析方法及指标设计

    阐述初诊、复诊的概念,引入复诊处方计量标识方法和用药剂量计算方法,以加减药数量和相对变异程度为目标,设计加减药数与加减相对比、加减药变异度、加减指数与变化指数等计量指标以及守方式、递加式、递减式、平衡式等加减模式类型,建立复诊处方用药加减变化的分析方法;从方总药量变化和相同用药药量变化人手,设计药量变化量与变化比、量变药数及量变药比、量变药变化量及量变比和增损指数等计量指标,建立复诊处方剂量变化的分析方法.此项研究将有助于对中医师的辨证思路、论治方法和用药轨迹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评价.

    作者:周铭心;张学良;李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开展护理绩效量化考核推动优质护理服务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1年多来,医院以绩效考核推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仅使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贴近病人,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阚飞;贾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甘露消毒丹治疗小儿急乳蛾临床心得

    急乳蛾是以起病急骤,发热、咽痛、喉核红肿胀大,形如蚕蛾,或表面呈黄白色脓点等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常见疾病.常见于2岁以上儿童.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乳蛾病因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所致.

    作者:李兰;王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维C银翘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维C银翘片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采用平皿法和培养基稀释法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采用5种不同的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具有抑菌性.结果:细菌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酵母菌采用平皿法.结论:细菌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酵母菌采用平皿法,能够更好地消除维C银翘片的抑菌作用,使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沈美英;陈玲;朱伟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论针灸理论中的“补”与“泻”

    针灸补泻是发挥针灸治疗作用的重要途径,为历代针灸医家所重视.针灸补泻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灵枢经》部分.《灵枢经》又称《针经》,较完整的描述了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内容,针灸理论体系中的补泻理论,长期指导着临床治疗上的刺激量,为后世多种物理刺激疗法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诸如:毫针、艾灸、火罐、刮痧等,值得探讨及深入研究.

    作者:才华;尹改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以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契机,加强《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王东;吕全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研究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强,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制剂的类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思路,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杨远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胃炎至胃癌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至胃癌的病理演变过程中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各30例患者,收集胃镜像病理改变HP感染及中医四诊等资料,作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与脾胃气虚关系密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肝胃气滞的相关性也较密切,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慢性胃炎与脾胃湿热,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脾胃虚寒和胃阴虚,肠上皮化生与胃阴虚,上皮内瘤变与脾胃虚寒,胃癌与胃络瘀血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胃炎至胃癌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脾胃气虚是基础证型,由气滞到血瘀是中医证型演变的基本特点,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脾胃虚寒和胃阴虚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百京;张仕民;盛萍;黎永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等.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由于某些诱发因素或高血压本身的发展,导致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中约5%左右无自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在发生了心脑血管意外之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黎萍;曲红岩;苍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论同理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对同理心的概念、形成、特点、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分析将同理心应用于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必要性,强调护理人员将同理心的理念充分应用于临床优质护理全过程的重要性.

    作者:张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从西瓜抗癌说开去

    1996年初秋的一天,本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超仁教授告诉余一件食西瓜治愈鼻咽癌的实例:1995年夏天,一位60余岁的女患者因鼻衄及咽干口燥,在其家人陪同下来院就诊.当时检见:鼻咽部有一菜花状肿物,触之出血.

    作者:李兴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中药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68例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联合中药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通过宫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并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双侧卵巢打孔术等相应治疗,术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贴敷理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及卵泡数目变化,观察术后排卵、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血清女性激素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超声提示卵泡数目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妊娠率6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病因,并对相关病变作对症治疗,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巩固手术效果.说明宫腹腔镜联合中药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克臧;孙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四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6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1例辨证施护体会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证型,从治疗、用药、饮食、情志、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辨证施护.结果:配合辨证施护,使患者症状得到了缓解,改善了膝关节功能,减少了复发.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锦瑞;董梅德;黄雅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的分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阴阳两虚组,血尿酸水平高于阴阳两虚兼湿、阴阳两虚兼瘀、阴阳两虚兼湿兼瘀证型组.阴阳两虚兼瘀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兼湿、兼湿兼瘀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兼湿与兼湿兼瘀两组比较,尿酸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单纯阴阳两虚(既不兼湿证、又不兼瘀证)证,可能是阴阳两虚证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瘀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个因素.湿有可能不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作者:王冬云;许馨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40例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40例出现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予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补中益气汤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病人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淑萍;陈宝军;胡明;李滔;王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雪莲通脉丸配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对血清干扰素(TNF-α)白介素-1(IL-1β)的影响.方法:口服雪莲通脉丸配合西药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76例,并设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NF-α、IL-1β较对照组均有意义(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陈红霞;赵肖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薄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薄荷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景玉霞;兰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