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至胃癌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探讨

杨百京;张仕民;盛萍;黎永军

关键词:慢性胃炎, 胃癌, 病理, 辨证分型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至胃癌的病理演变过程中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各30例患者,收集胃镜像病理改变HP感染及中医四诊等资料,作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与脾胃气虚关系密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肝胃气滞的相关性也较密切,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慢性胃炎与脾胃湿热,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脾胃虚寒和胃阴虚,肠上皮化生与胃阴虚,上皮内瘤变与脾胃虚寒,胃癌与胃络瘀血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胃炎至胃癌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脾胃气虚是基础证型,由气滞到血瘀是中医证型演变的基本特点,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脾胃虚寒和胃阴虚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唇齿清胃丸中的大黄酚含量

    唇齿清胃丸质量标准的修订是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行动计划之一.唇齿清胃丸剂型为丸剂,功能主治:清胃火,用于由胃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口干唇裂,咽喉痛.唇齿清胃丸是由大黄、黄芩、龙胆、黄麻、栀子等十四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大黄为该药的君药.

    作者:刘凤松;郑子玉;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94)诊断依据,并结合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特点,随机选择60例中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随证化裁,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西安杨森产),2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0%.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循环针法”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临床研究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DDI)是抑郁症或心境恶劣以失眠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以清晨易醒为主要症状,伴随头痛、头昏、心情低落、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状.有许多研究发现,失眠与抑郁症两者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并彼此维持,导致失眠与抑郁症状迁延不愈[1-2].

    作者:王莉莉;张启亮;范玉江;卢小梅;俞华;任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方治疗慢性胃炎举偶

    经方是张仲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其组方精简,配伍严密,用之得当,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颂.笔者运用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案例如下.例1,患者阿某,女,40岁,维族,2010年10月18日就诊.1个月前因胃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少许糜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作者:余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四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6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浅探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阴阳气血变化规律,分期施治,使整个月经周期冲任通调,气血调和,未痛先治,标本兼治,本文就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周期治疗作初步探讨.

    作者:顾仁艳;宋占营;周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幸存者或多或少会遗留有运动、感觉、语言等障碍,恰当的调养方法,连续的治疗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及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据报道90%以上患者留有后遗症,因此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金梅城;王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自2009年11月~2011年6月,医院门诊采用联合药物治疗与中药坐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阴道炎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史艳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芍红滴丸制备工艺研究及芍药苷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芍红滴丸的佳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滴丸中芍药苷的含 量.结果:确定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为1:2,药液温度80℃,滴速40滴/min,滴距8cm;芍药苷在12.96~129.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8%,RSD为1.25%(n=9).结论: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喻志芳;孙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酮替芬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杨立春;韩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疆维药芹菜根提取物的不同部位对HepG2.2.15细胞DNA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芹菜根不同部位的HepG2.2.15细胞DNA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Q-PCR法检测受不同部位萃取物处理后细胞内HBV-DNA的扩增曲线,对其提取物的不同部位体外抗HBV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加入正丁醇、乙酸乙酯部位高浓度的细胞与HepG2.2.15正常细胞相比,HBV-DNA的拷贝数降低,CT值明显升高.说明正丁醇、乙酸乙酯部位对HePG2.2.15细胞内HBV-DNA复制有抑制作用.结论:正丁醇、乙酸乙酯部位是芹菜根,是抑制HBV-DNA复制的有效部位.

    作者:陈妍;李燕;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清热祛湿法临证应用概述

    清热祛湿法针对湿热证而设立,运用清热祛湿的药物治疗湿温外感,或者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证.涉及现代医学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病、传染性疾病中的数十种疾病.作用机制包括退热、抑制病原微生物、保护胃肠吸收功能、调控胃肠动力、抗机体氧化反应、调节细胞免疫等.

    作者:江波;王楚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中药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68例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联合中药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通过宫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并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双侧卵巢打孔术等相应治疗,术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贴敷理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及卵泡数目变化,观察术后排卵、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血清女性激素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超声提示卵泡数目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妊娠率6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病因,并对相关病变作对症治疗,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巩固手术效果.说明宫腹腔镜联合中药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克臧;孙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40例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40例出现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予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补中益气汤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病人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腰麻后低颅压综合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淑萍;陈宝军;胡明;李滔;王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临床路径在盆腔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国家中管局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在本院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盆腔炎患者(路径组)和68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盆腔炎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各种住院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两组比较路径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总费用的构成费用中,路径组药费下降,但治疗费增加.两组间的药费和治疗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路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应用于本院盆腔炎治疗中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

    作者:孙红;蒋殿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甘露消毒丹治疗小儿急乳蛾临床心得

    急乳蛾是以起病急骤,发热、咽痛、喉核红肿胀大,形如蚕蛾,或表面呈黄白色脓点等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常见疾病.常见于2岁以上儿童.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乳蛾病因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所致.

    作者:李兰;王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进入暮年,天癸已竭,体质发生变化,脏腑功能低下呈现阴阳平衡失调,阳气衰微,阴气不足,加之骨科病的特点是患病时间长,易诱发其他合并症的发生,如: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的发生,因此,对于骨科老年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诊处方用药加减与剂量变化分析方法及指标设计

    阐述初诊、复诊的概念,引入复诊处方计量标识方法和用药剂量计算方法,以加减药数量和相对变异程度为目标,设计加减药数与加减相对比、加减药变异度、加减指数与变化指数等计量指标以及守方式、递加式、递减式、平衡式等加减模式类型,建立复诊处方用药加减变化的分析方法;从方总药量变化和相同用药药量变化人手,设计药量变化量与变化比、量变药数及量变药比、量变药变化量及量变比和增损指数等计量指标,建立复诊处方剂量变化的分析方法.此项研究将有助于对中医师的辨证思路、论治方法和用药轨迹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评价.

    作者:周铭心;张学良;李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波热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微波热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热疗前、热疗中及热疗后的不同表现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做好热疗的不同阶段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热疗的依从性,减少热疗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田正鉴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总结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顽症痼疾,田正鉴教授对其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介绍其对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经验总结.

    作者:吴霞;夏露;孙昉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