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田正鉴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总结

吴霞;夏露;孙昉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中西医结合, 经验总结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顽症痼疾,田正鉴教授对其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介绍其对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经验总结.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幸存者或多或少会遗留有运动、感觉、语言等障碍,恰当的调养方法,连续的治疗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及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据报道90%以上患者留有后遗症,因此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金梅城;王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浅探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阴阳气血变化规律,分期施治,使整个月经周期冲任通调,气血调和,未痛先治,标本兼治,本文就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周期治疗作初步探讨.

    作者:顾仁艳;宋占营;周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肺炎合剂中四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肺炎合剂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肺炎合剂中主要成分麻黄、金银花、黄芩及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药材样品的TLC图谱中,供试品和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医院制剂的快速检验要求,可作为肺炎合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吴红霞;赵欢;刘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冠心病支架术后心绞痛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观察冠心病支架术后,无明显血管狭窄仍有心绞痛发作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冠心病术后无明显冠脉狭窄者仍有心绞痛发作的60例患者,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B阻滞剂,他汀药,双联抗血小板及硝酸酯类药物),予以中医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和静滴疏血通针剂,治疗15天.经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平板负荷运动心电图试验进行评价.结果:气虚型总有效率是82.8%,气滞型总有效率是82.14%,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0.1753,P=0.8609).结论:冠心病支架术后,无明显血管狭窄仍有心绞痛发作,西医治疗不理想患者,结合中医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赵肖华;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报道

    1病例患者,男,41岁.初诊时间:2011年3月21日.因颈部疼痛伴发热10余日来诊.患者于2011年3月11日受凉后感咽痛不适,伴颈部疼痛,发热,体温高38.5℃.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多发大片状低回声区,亚甲炎不除外,甲功示T3、T4升高,TSH降低,血常规:WBC7.01xlOg/L,ESR52mm/lh.

    作者:莎依娜;梁伟娟;米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方治疗慢性胃炎举偶

    经方是张仲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其组方精简,配伍严密,用之得当,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颂.笔者运用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案例如下.例1,患者阿某,女,40岁,维族,2010年10月18日就诊.1个月前因胃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少许糜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作者:余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雪莲通脉丸配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对血清干扰素(TNF-α)白介素-1(IL-1β)的影响.方法:口服雪莲通脉丸配合西药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76例,并设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NF-α、IL-1β较对照组均有意义(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陈红霞;赵肖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千金黄连丸及其拆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千金黄连丸及其拆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的影响,阐明千金黄连丸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52只SD大鼠高脂喂养3周后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黄连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在干预第16天以葡萄糖溶液灌胃法进行糖耐量实验,第21天以L-丙氨酸腹腔注射法进行糖异生实验.结果:黄连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其疗效优越于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生地组对大鼠的糖异生能力有明显的抑制,千金黄连丸组与黄连组对大鼠糖异生的抑制作用不如生地组显著.结论:千金黄连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IR大鼠的糖耐量及糖异生;拆方中,黄连见长于改善糖耐量异常,生地则对糖异生有优越性.

    作者:杜樱洁;冶岱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论治:通法治疗急性稳定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思维:通法治疗急性稳定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通法即中医学中常见的(破)活血化瘀、通腑泄热等治疗方法,对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性为瘀血、痰热、腑实等“阳证类”病症,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思维,疗效显著.方法:将120例急性稳定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通法相关性中药汤剂治疗,14天后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排便的情况,同时观察头颅CT、MRI的演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神志、血压、心率、排便的情况,头颅CT、MRI演变及肌力的恢复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思维:通法治疗急性稳定型脑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障碍、降低颅内压、促进血肿吸收、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肌力,从而改善本病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世臣;万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配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外敷配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以10天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减轻,腰椎功能改善明显,其中治愈32例(34.47),显效36例(39.13),有效14例(15.21),无效10例(10.87).结论:中药外敷配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简单而有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伟;李玉虎;李燕;胡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芍红滴丸制备工艺研究及芍药苷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芍红滴丸的佳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滴丸中芍药苷的含 量.结果:确定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为1:2,药液温度80℃,滴速40滴/min,滴距8cm;芍药苷在12.96~129.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8%,RSD为1.25%(n=9).结论: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喻志芳;孙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刺法调和阴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失眠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表现主要为就寝后难以入睡、睡而多梦、睡中易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睡中不时惊醒,睡眠质量差致使醒后疲惫.失眠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治疗失眠症临床常用安眠药.

    作者:李永凯;王裕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94)诊断依据,并结合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特点,随机选择60例中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随证化裁,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西安杨森产),2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0%.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乌鲁木齐地区反季节保健穴位贴敷疗法的优势及中医护理特色

    反季节保健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在“三伏天”阳气隆盛或“三九天”阴寒至极时期,利用辛温助阳药物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敷贴,达到预防和治疗乌鲁木齐地区季节发病的目的.针灸科与儿科合作多年进行了反季节保健穴位贴敷疗法,疗效满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这与操作方法和护理方法的不断改良是分不开的.

    作者:曲红岩;郑莉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田正鉴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总结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顽症痼疾,田正鉴教授对其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介绍其对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经验总结.

    作者:吴霞;夏露;孙昉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体针结合平衡针和火针治疗肩周炎45例

    目的:观察体针结合平衡针和火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肩周炎患者以体针结合平衡针、火针针法进行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2周有效率为82.22%,4周后有效率为93.33%.结论:体针结合平衡针和火针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崔怀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波热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微波热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热疗前、热疗中及热疗后的不同表现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做好热疗的不同阶段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热疗的依从性,减少热疗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徐占英教授经验——针刺调阴阳论

    目的:通过对徐占英教授学术经验——针刺调阴阳的介绍,即以“神阙为中心十字取穴法”为基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此法起到了协调阴阳、调和气血,平衡脏腑的功能,并介绍验案.

    作者:米勇;骆芳;马骏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内包材对大蒜肠溶片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不同内包材对大蒜肠溶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常用药包材PTP铝箔-PVC和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对大蒜肠溶片进行内包装,通过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药物稳定性.结果:本品采用PTP铝箔-PVC包装及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包装时,对大蒜肠溶片稳定性有影响.结论:大蒜肠溶片选择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更有利于药品在贮存期内保持其稳定性.

    作者:安灵燕;魏鸿雁;贾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辨证施治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关节外病症状,故称类风湿病.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后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

    作者:邢民军;康建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