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监测的超声研究新进展

王志远

关键词: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疗效监测
摘要:近年来,乳腺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积极监测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随着多种影像新技术的发展,已能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乳腺病变的检测.本文通过对二维及多普勒超声传统方法以及超声造影、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的综述,阐述了超声影像技术在乳腺肿瘤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在婴幼儿尿道结石中的应用

    尿道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男性儿童尿道解剖的特殊性,尿道结石处理方法的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确定结石的部位和大小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作用.本组旨在探讨超声对尿道结石患儿的定位诊断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在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上海建工医院泌尿外科高度怀疑尿道结石的男性患儿86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2.11±1.42)岁,其中1岁以下患儿18例;症状发作0.5~48 h,平均(18.45±14.58)h;26例临床表现为尿痛或排尿时哭闹、烦躁不安,36例表现为排尿困难或排尿中断,24例可见肉眼血尿.

    作者:钱颖;陈楚红;刘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发性乳腺结核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6岁,发现右乳肿物4个月.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大小约7 cm×5 cm肿物,质硬,边界欠清,轻度压痛.左侧腋窝可触及直径约0.8 cm肿大淋巴结,质韧,边界清,无明显压痛.行乳腺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病理检查提示:左乳肉芽肿性炎,结核?术后两周左乳原术区逐渐再次出现肿块,逐渐增大.超声检查:左乳外上探及4.5 cm×3.3 cm的混合性回声肿块(图1),界限尚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透声差,可见无回声间以絮状强回声,内部未见明显钙化.

    作者:韩娟;刘俊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3例经临床证实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直接法MSCTV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上肢深静脉血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直接法MSCTV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充盈缺损,静脉腔变细、闭塞,侧支血管迂曲、扩张;彩色多普勒超声深静脉血栓表现为静脉腔内的实性回声,周围无血流信号或仅有细小血流信号.结论 深静脉血栓具有典型的MSCTV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直接法MSCTV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深静脉血栓.

    作者:刘建新;蒋双兰;赖伟;曹洁玉;邹海勇;梁康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胎盘边缘巨大血窦破裂1例

    孕妇,21岁,孕35+6周.孕32+4周于我科行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为宫内晚孕单活胎;胎盘胎儿面异常回声区:血窦?其他?现因阴道流血伴腹痛3+h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6/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好,心肺(-).专科检查:头先露,未入盆,宫高40 cm,腹围112 cm,胎心率157次/min,宫缩不规律,未行肛查及骨盆外测量.再次行超声检查:宫内晚孕,单活胎,头位,双顶径8.3 cm,股骨长6.1 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成熟度Ⅰ+,胎盘上缘厚约6.1 cm,整体结构紊乱,与子宫壁分界不清,其下缘见一巨大云雾状团块,大小约21.2 cm×16.7 cm,内呈密集点状回声(图1),动态观察见液体流动征(图2).羊水深度深处约6.3 cm(图3);CDFI:可见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脐动脉阻力指数:0.63,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2.7.宫缩应激试验提示:不满意.遂于全麻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作者:勒都晓兰;陈玉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弹性定量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声触诊弹性图像灰度定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乳腺病变患者66例,共70个乳腺结节进行了弹性图灰度定量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方法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弹性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68.72±39.88和25.26±11.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当诊断阈值为32.13时,弹性图灰度值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85.7%,曲线下面积为0.918±0.038.结论 弹性图像的灰度定量方法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振彩;张晶;王琼;陈媛媛;胡冬梅;彭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困难部位”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是治疗肝癌的一大安全、有效手段,但其在对肋骨后方及邻近大血管、胆囊和肝外胆管、胃肠的肝癌结节的治疗中消融率较低,治疗难度较大,容易伤及毗邻的重要组织结构.本文就HIFU在治疗“困难部位”肝癌病灶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做一综述.

    作者:许利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腿部复杂性囊状淋巴管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39岁,因右侧大腿上份包块10年,近期进行性增大就诊,无明确红、肿、热、痛病史.体格检查见右大腿上部外侧一长径约10 cm的肿块,活动,质软,无压痛,皮肤色泽正常.入院后行超声检查,使用麦迪逊X8超声诊断仪,HL5-12ED探头,频率为7.5 MHz.声像图表现:右侧大腿中上份外侧皮下可探及大小约85 mm×27 mm×63 mm的椭圆形团状低回声,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楚,可见包膜结构,厚约1.3 mm,内回声欠均质,可见少许裂隙样无回声(图1A),探头加压可变形,内部回声无明显波动感;CDFI示团块内及囊壁上未见血流信号,中心部可见密集点状血流信号(图1B).

    作者:吴菲;华兴;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维超声在膀胱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二维超声仍然是诊断膀胱疾病的首选方法.随着超声技术及相关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已更加成熟,其在产科及心脏方面已得到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在膀胱方面的研究应用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了三维容积探头超声成像技术对19例膀胱不同疾病采用表面成像模式实时重建膀胱疾病的三维超声图像,旨在突出显示不同膀胱疾病的三维超声表现及操作技巧.

    作者:邱勤;谢晓红;陆丹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与MRI诊断乳头溢液性病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和MRI检查在乳头溢液性病变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6例乳头溢液患者行超声造影和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造影和MRI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1.81%、86.67%、81.81%、86.67%、84.62%以及63.64%、80.00%、70.00%、75.00%、73.08%.结论 超声造影和MRI对乳头溢液性病变性质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芹;胡滨;胡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周围性肺结核瘤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目的 研究周围性肺结核瘤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对21例周围性肺结核瘤患者先行超声造影检查,参照增强表现,对增强表现不同区域进行穿刺活检,将增强表现与穿刺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1例周围性肺结核瘤中,环状增强12例(57.1%),其中央无增强区病理证实为干酪样坏死或液化坏死,周边环状高增强证实为炎性肉芽肿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郎罕氏细胞;均匀增强5例(23.8%),病理表现为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肺泡渗出及血管扩张,无明显坏死;不均匀增强4例(19.1%),病理表现为慢性肉芽肿炎症伴有散在的点片状坏死.结论 环状增强是周围性肺结核瘤超声造影的典型表现,超声造影表现与周围性肺结核瘤的病程病理密切相关.

    作者:曹兵生;黎晓林;邓娟;梁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1例

    孕妇,25岁,孕3产0,孕18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顶径4.3 cm,颅骨光环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胎心搏动良好,羊膜腔内未见明显的羊水无回声区,四肢未满意显示,整个检查过程中未见明显的胎儿肢体及躯体的活动.颈肩部被大小约8.8 cm ×7.2 cm无回声包绕,内见多条高回声分隔(图1).胸腹部皮下软组织明显增厚,约0.5~2.0 cm.胸腔及腹腔均见少许液性无回声区,胸腔间距约0.5 cm,腹腔间距约0.7 cm(图2).

    作者:龙承君;刘青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肢体连续顺序追踪扫查法诊断胎儿足内翻2例

    例1,孕妇,25岁,孕23+6周.产前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方,胎儿颅内、颜面部、脊柱、胸腹部、胎盘、羊水量、和胎心均未见异常,追踪扫查显示胎儿双足形态异常,双足足底平面和小腿胫腓骨长轴切面在同一切面内显示(图1),三维表面成像显示胎儿双足呈内翻畸形(图2),连续观察胎儿下肢的运动,该姿势仍未恢复正常.超声诊断:中孕单活胎;胎儿双足内翻畸形.2周后引产证实(图3).

    作者:王涛;杨娟;周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常规超声特征、超声造影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227个结节)术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其常规超声征象及超声造影表现进行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83.04%,其中恶性结节在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及后方回声、纵横比、钙化灶等方面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血流阻力指数(0.73±0.15)明显高于良性结节(0.6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85.02%,甲状腺恶性结节以不均匀增强、早达峰为主,在增强模式及达峰时间方面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结节造影前后大径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常规超声难以鉴别的结节可联合超声造影进行综合诊断.

    作者:汤顾航;周杨洋;王婧;邹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对急诊床旁右室心脏起搏的指导作用

    急诊床旁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有创、操作较费时、电极位置不确定等缺点.超声引导即可明显缩短电极置入时间并将电极较好的固定于所需位置,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组对我院近两年内在超声指导下经中心静脉临时心脏起搏1 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晓静;高艳霞;王妮;王华;李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对胆囊内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内实性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的35例胆囊占位病变患者,分析其超声造影的表现,并比较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下胆泥主要表现为无增强.胆囊息肉及胆囊腺肌增生症增强早期呈高增强分别占62.5%及50.0%,晚期增强模式保持不变.胆囊癌早期呈高增强占75.0%,晚期消退为低增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胆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7.1%、8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超声造影在胆囊实性占位病变中对胆囊胆泥诊断价值高(Youden指数为1.00).结论 与常规超声比较,超声造影能显著提高胆囊内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学;姚延峰;杜瑛;张东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乳腺癌是世界各国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居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一位[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女性2003 ~2007年期间乳腺癌疾病的发生率0.04%,致死率接近0.10%,在女性各种癌症死亡率中排第6位.乳腺癌的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进行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其中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提供身体组织的质地硬度的信息,为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提供有效线索.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杰芳;张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初步诊断的DCM患者62例,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心脏MRI检查及遗传学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2例心内科初诊为DCM的患者,经MRI终确诊55例为DCM,7例为NVM.超声心动图终诊断55例为DCM,5例为NVM,2例不能确定.超声心动图对NVM诊断的准确率为71.4%,DCM为100%.结论 NVM患者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表现,可与DCM患者鉴别.

    作者:郑嘉荣;刘雅平;王冬;葛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动、静态检查相结合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早期诊断价值及早期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我院临床疑为DDH的67例患儿共134个髋关节进行高频超声动、静态检查,按照北美诊断标准及Harcke法进行诊断;对超声检查异常患儿在经过相应临床治疗后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初诊时超声检查按Graf诊断标准显示,Ⅰ型髋关节74个(55.2%),Ⅱa和Ⅱb型髋关节34个(25.4%),Ⅱc型髋关节16个(11.9%),D型髋关节3个(2.2%),Ⅲ型髋关节7个(5.2%);Harck法观察股骨头稳定性发现,Ⅱc型、D型及Ⅲ型可复位23个,不可复位3个.1个月后随访,仅3例Ⅱa型及Ⅱb型髋关节复查,且均为正常;18个Ⅱc型、D型和Ⅲ型髋关节用Pavlik支具治疗后复查,其中11个髋关节为Ⅰ型,3个髋关节为Ⅱb型,1个髋关节为Ⅱa型,1个髋关节转为Ⅱc型,3个髋关节无改变;2个月共复查12个髋关节,10个髋关节为Ⅰ型,2个为Ⅱb型.结论 超声能有效显示6个月以内患儿的股骨头,对于DDH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易欣;胡熙;高虹;樊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圆韧带转移性黏液腺癌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60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包块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右腹股沟区有一大小约5 cm×5 cm的半圆形包块,不能还纳,质硬,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无明显红、肿、热、痛等,包块外下方另可扪及大小约1 cm×1 cm的硬结,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超声所见:右侧腹股沟区可见大小约7.0 cm×4.2 cm的类圆形无回声,前方囊壁可见不均匀增厚呈低回声,厚处约0.5 cm(图 1,2).

    作者:周尉玺;夏洪波;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术中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术中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CDFI检查疑有肝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9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疑有门静脉血栓的3例患者进行术中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提示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并经术中超声检查证实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均经DSA证实.另2例超声造影提示肝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中,1例DSA诊断为肝动脉狭窄,1例肝动脉无明显异常;超声造影诊断符合(7/9).结论 超声造影可确诊门静脉、肝动脉血栓,但对准确诊断肝动脉狭窄仍有一定困难.

    作者:宋洁;肖春华;迟昆燕;王妍;李晓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