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萍;尹改珍
目的 了解本院护理科研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方法 采集3年本院护理科研的申报和立项数据,对申报和立项的课题级别和数量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科研质量及申报数量情况,进而分析现状.结果 近3年来本院共申报科研76项,数量总体上升趋势,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负责人为护理人员的所占比例少,大多数只是参与项目,科立项以中医专科护理实践为主,缺乏研究型的护理科研.结论 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立项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学习训练,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以提高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科研申报数量和质量.
作者:郭燕;陈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包括: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饮食情况和患儿家庭习惯以及对患儿饮食营养价值观的认知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 1)统计已经出院的所有缺铁性贫血患儿族别、年龄、性别.2)打电话联系已经出院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了解患儿饮食情况、年龄、族别、性别.3)调查在院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族别、性别、年龄以及和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家庭营养价值观及对贫血的认知程度.结果 调查2011年3月~ 2013年3月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所有住院治疗的贫血患儿,其中哈萨克族贫血患儿占48.33%,汉族11.67%,回族23.33%,维吾尔族16.67%,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女性别差异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饥饿、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越来越少,但因民族习俗、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受教育程度、要幼儿喂养方式等的营养价值观使得新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发生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大对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合理喂养、科学育儿,及时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并定期门诊随访,提早诊治,以免影响婴幼儿身体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刘军;李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针对我院疾病与手术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提出更好地提高疾病与手术编码工作效率的应对措施,以达到既能提高编码录入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编码录入的准确性.
作者:阿依努尔;潘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蒙医查可胡、萨木那胡扎斯拉疗法配合蒙药热敷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观察.方法 本文8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查可胡扎斯拉、萨木那胡扎斯拉疗法配合蒙药热敷疗法,对照组43例采用口服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 治疗后红斑水泡及疼痛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尤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3%(P<0.05).
作者:新吉勒格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连续的动态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脉介入诊疗的意义.方法 通过在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患者手术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更有利于保持和促进身体康复.结果与结论 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发的心理问题,辨证施护对减少心脏病介入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张琴;王丽;高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风是以卒然仆倒,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清,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噼不遂为主症的病证.由于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致残率高,易复发等因素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在治疗和护理中运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中医理论指导其辨证施护,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晓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何复东老中医验方治疗风咳验方于临证.方法 将40例门诊患者纳入病例,予以验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 在风咳的治疗中,以祛风宣肺,解痉止咳为主,中药治疗疗效确切,总有效率95%,且无副作用.
作者:糟玉琴;王冠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拟健脾益气方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自拟健脾益气方,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杆菌胶囊1次2粒,1日3次口服,治疗1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自拟健脾益气方治疗糖尿病腹泻效果优于西药,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玉辉;赵飞;莎依娜;许雷鸣;牛懿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基础用药干预,治疗组在执行常规护理、药物干预基础上配合穴位帖敷.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3个疗程.以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治疗前后变化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指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Qo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I-PSS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霞;胡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又称为中医影像学,是我国影像工作者结合中医理论而创立并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应用医学影像学来研究中医的理论、经络、诊断、治疗和临床应用,以及应用中医中药来研究如何提高影像技术质量、影像诊断水平及介入治疗疗效的一门学科.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医学治疗中结合及应用影像医学的病例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1].
作者:王伟;郑田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不寐症的病因病机及其对不寐症病人的护理.对于不同证型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
作者:杨春芳;杨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使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延长,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病死率[1].为此,我们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对PSD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珍;唐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疗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哮喘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本院进行哮喘病治疗中采用穴位埋线疗法结合中药内服的78例病例.结果 78例哮喘病患者治疗2~3个疗程后,临床控制30例,占38.5%,显效27例,占34.6%,好转15例,占19.2%,无效6例,占7.7%,总有效率92.3%.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内服中药治疗哮喘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血液病学是一门具有很强专科特点的临床学科,存在专业性强、内容抽象、病种繁多、专业术语复杂难记等特点.往往成为医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大限度的提高临床带教的学习效率是值得血液科带教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和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在临床见习或实习中带教老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明显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同时临床教学尚需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现将我院教学情况结合教学小组临床教学多年探索的经验及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马西虎;李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68例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仲颖;田亚君;赵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液阻塞的坏死状态.在目前医疗工作中,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1].护理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不当是老年患者并发褥疮的常见原因[2].因为增加褥疮护理知识与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作者:范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归纳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干预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也指出了针灸治疗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改进之处.
作者:古丽加娜·奴尔包拉提;尹改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改进临床带教方法,对中医护理本科实习进行量化考核.方法 将两年内我院本科实习护士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实验组采用教改后方案进行教学管理,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及其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实验组的教学模式,使实习护士在带教的满意度、中医理论及操作的考核成绩、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改革后的带教模式实施量化,提高了实习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双方满意度增加.
作者:陈兴莲;高园;孙玉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艾箱灸治疗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患者艾箱灸治疗的护理,同时包括心理、饮食、皮肤、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中西医结合护理,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59例,占73.7%;好转14例,占17.5%;无效7例,占8.7%.结论 艾箱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给与全面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易于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芳;黄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指导针灸临床辨证施治,已成为当代中医临床辨证运用的模式.怎样正确运用中医内科临床辨证论治及针灸临床辨证施治,已成为当前中医发展的必循之路.
作者:牟永成;刘彦森;张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