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节段分析法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徐亚丽;夏红梅;谭开彬;杨希;高云华

关键词:心脏病, 先天性, 复杂性, 节段分析诊断法, 超声心动描记术
摘要:临床工作中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是一个难点.因心脏畸形复杂罕见且合并畸形多,初学者及年轻医师由于缺乏系统的超声诊断思路、方法和经验,面对此类患者不知如何入手,检查费时且终难以全面准确诊断合并的心脏畸形,常常漏诊部分合并症.本文介绍节段分析法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思路和方法,以利于低年资超声医师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提高诊断复杂性心脏畸形的准确率和效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自发鞘膜破裂1例

    患者男,44岁,突发阴囊进行性肿大8h,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困难.阴囊皮肤水肿增厚,左侧阴囊皮肤有一约4 mm× 5mm大小的发黑区.阴囊肿大约15 cm×15 cm.触痛及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24×1012个/L,血红蛋白139 g/L.超声所见:双侧睾丸横切面轮廓未见明显异常.右侧睾丸位置前移,两侧睾丸内部回声尚均匀;左、右侧睾丸周围分别可见宽约20 mm×20 mm、15 mm×23 mm的无回声区环绕,其内透声差,可见大量细密点状回声及索状稍高回声漂浮.

    作者:张茜;夏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提高专科医师超声诊断学的教学质量体会

    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工作,如何培养优秀合格的专科医师,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目前超声诊断学在培养专科医师教学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总结出几点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超声诊断学专科医师培训的建议.

    作者:曾燕静;赵萍;杨秋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间断性睾丸扭转的体会

    睾丸扭转是临床常见的睾丸疼痛性疾病,对睾丸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治疗均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对间断性睾丸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鲜见报道.现对我院2009年1月以来收治的7例临床表现为间断性睾丸疼痛患者,经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手术证实为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熊由富;孙静;贺国华;肖良平;尧明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在Chiari Ⅰ畸形枕大池重建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在ChiariⅠ畸形大池重建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ChiariⅠ畸形患者术中咬除枕骨鳞部部分骨质后,分别于硬膜剪开前及硬膜减张修补缝合后行超声检查,观察枕大池范围及延髓小脑搏动幅度变化.术后依据Tator评分对各患者评分分组,观察手术效果与术中超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Tator评分35例为优,12例为良,无术后恶化者,术后改善率为74.47%.硬膜减张修补缝合后枕大池范围及小脑延髓搏动幅度较硬膜剪开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组间枕大池范围及小脑延髓搏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18月随访,MRI显示42例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中38例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枕大池重现.结论 术中超声可对颅后窝小骨窗减压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 Ⅰ畸形的疗效进行即刻、量化评价,对预测术后疗效有一定价值.

    作者:程令刚;何文;王立淑;李晨;杨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超及钼靶在不可扪及的乳腺病灶定位方面的临床应用

    随着超声仪器设备及钼靶机的不断更新,临床触诊阴性而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的乳腺病变逐日增多,其中有一部分为早期乳腺癌,故术前准确定位极为重要.本组收集41例有影像学表现但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应用四种定位方法,旨在探讨各自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莉;吕庆;孙卫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早期畸形筛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在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评价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且染色体正常胎儿孕早期畸形筛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NT厚度≥2.5 mm且染色体正常的胎儿孕早期(孕11~13+6周)超声筛查及超声心动图情况,并与该胎儿的孕中期(孕18~24周)超声筛查及超声心动图以及出生后新生儿体检的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90例胎儿中,共发现胎儿结构畸形12例(13%),其中孕早期发现10例,另2例结构畸形于孕中期筛查时发现.余78例胎儿孕中期超声筛查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新生儿体检均无异常发现,与孕早期检查结果一致.孕早期超声筛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敏感性为83%(10/12),阴性预测值为98%(78/80).结论 对NT增厚且染色体正常的胎儿进行孕早期畸形筛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可行的、必要的,可望将某些结构畸形的检出时间提前4~8周.

    作者:孔凡斌;宁燕;严英榴;任芸芸;孙莉;赵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在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RTE)在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30例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胆汁性肝硬化组)及1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为研究对象,利用RTE定量分析两组肝脏弹性的11个变量,包括应变均值、标准偏差、蓝色领域、复杂度、偏度、峰度、对比度、均等度、杂乱度、一致性及相关性,通过软件处理,得出弹性值LF Index,以肝组织取活检的病理为依据,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除偏度、相关性两个变量,胆汁余变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F Index与肝穿病理结果的相关系数R值为0.714,双侧Pearson检验P<0.001.正常组与胆汁性肝硬化组LF Index分别为1.88±0.45、3.6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E可以成为判断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郑颖;孟繁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晚孕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

    目的 探讨开展中、晚孕期两次系统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起,对来我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13 874名孕妇,均于中(孕20~24周)、晚孕(30~34周)期各进行一次系统超声检查.每位孕妇均详细登记,并对其异常胎儿进行追踪随访,所有胎儿资料均存放于工作站内以便行系统评估和统计.结果 在13 874例孕妇中,经产后随访证实畸形胎儿384例,畸形发生率2.77%(384/13 874).孕20~24周时检出畸形胎儿315例,检出率82.03%(315/384),孕30~34周时新检出畸形胎儿43例,检出率11.20% (43/384).两次系统超声检查共检出畸形胎儿358例,畸形胎儿检出率提高至93.23%(358/384),漏诊26例,漏诊率6.77%(26/384).结论 于中、晚孕期各行一次系统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溢潮;聂敏;周江;方丽;陆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的超声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例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其他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①左冠状动脉主干起自肺动脉;②左室均明显扩大,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节段性运动障碍;③二尖瓣腱索回声显著增强;④左室收缩功能正常;⑤右冠状动脉内径均明显增宽,右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环直径比值≥0.14;⑥左、右冠状动脉间可见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⑦收缩期二尖瓣口可见少-大量反流信号;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血流为逆向灌注(向心性).结论 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有特异性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对心脏扩大,左、右冠状动脉间存在侧支循环的病例应加强对冠状动脉的超声检查.

    作者:李文秀;耿斌;吴江;肖燕燕;张桂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异常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左室心肌收缩异常情况,探讨左室心肌收缩异常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87例,正常对照组82例.经胸二维超声获取两组左室心尖四腔心、两腔心及长轴切面图像,测定左室内、外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PSS).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浆Hcy水平.观察室内、外膜下肌纵向PSS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T2DM组患者血浆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左室内膜下心肌纵向PSS均明显减低(P<0.05),而外膜下心肌仅后壁、下壁及后间隔明显减低(P<0.05);④T2DM患者内、外膜下心肌整体PSS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均与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41(P<0.01).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发现T2DM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异常,这种收缩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李振洲;刘倩;肖波;吴伟清;陈胜华;李清山;李泉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具有家族遗传史孕妇超声孕早期观察胎儿性别特征的临床意义

    某些遗传性疾病与性别有关,如血友病、家族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有些只遗传女性,有些只遗传男性.人工预测及控制胎儿性别可避免和控制后代的遗传疾病及畸形.故对具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应用超声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及观察性别特征,对于优生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胎儿的性别判定一般为中晚孕期,此期扫查显示容易,准确率高.对于孕早期产前超声检查能否准确显示外生殖器形态结构及判定胎儿性别,以往文献报道尚少.本组回顾性分析近2年经产后证实的100例孕9~12周孕早期胎儿性别及外生殖器声像图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云波;张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显像在绝经期子宫疑难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

    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可逆及经济的节育方法,我国约有1亿妇女使用,占所有避孕措施的40%左右[1],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生殖器官不同程度萎缩,很容易引起IUD异位、变形、嵌顿.本研究对48例要求取环的绝经期妇女行超声监测,旨在探讨超声监测对绝经后疑难IUD再次取出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桂琴;张策;朱江;马建红;钟荣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价值

    泌尿生殖系统是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高的系统之一,其中尤以肾脏发育异常为主[1].随着超声医学及围产医学的进展,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已成为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组通过回顾性分析83例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病例,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异常的检查方法、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梅玉;杨裕辉;李荣;王颜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颈动脉瞬时波强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动脉整体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评价不同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动脉系统整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Ganau分类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组(23例)、向心性重构组(18例)、向心性肥厚组(28例)及离心性肥厚组(11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计算左室质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峰值运动速度比值(E/E’).于右侧颈总动脉行WI检查,记录各参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除离心性肥厚组外,高血压病其余各组瞬时加速度波强(W1)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病各组瞬时减速度波强(W2)均小于对照组(P<0.05),负向波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时间参数方面,除离心性肥厚组心电图R波至第一个正向波波峰时间(R-W1)显著延长,两个正向波之间的时间(W1-W2)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外,余高血压病各组R-W1及W1-W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I技术各指标能简便、准确地综合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动脉整体功能.

    作者:安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对比研究.方法 36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分别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并根据病理检查或随访观察结果,比较两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造影和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8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中,2例局灶性胰腺炎超声造影均准确诊断,增强CT检查误诊为胰头癌.结论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确诊胰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价值相当.

    作者:彭莉晴;周静;张煜;刘丹;苏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右心声学造影结合高频超声诊断完全性肺动脉瓣闭锁1例

    患儿男,早产儿,出生16h,因“全身皮肤紫绀,并进行性加重”就诊.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呼吸43次/min、心率130次/min、体质量2.1 kg,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2~ 3/6级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示:两肺未见实变影,心影略大.超声心动图示:内脏位置正常,心房正位,心室右袢,连接正常.高频超声示:肺动脉瓣呈一增厚的膜带状,回声增强,未见瓣叶开放(图1).频谱及彩色多普勒未探及右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的血流信号,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发育良好,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分叉处可见管状沟通,宽约为2.0 mm,于该处探及全心动周期左向右分流信号,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约4.0 m/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约2.5 m/s.

    作者:陆雄锦;李若攀;蒙秋凤;陆梅;梁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会阴超声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经会阴超声已成为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本文就经会阴二维、三维超声诊断对盆底超声成像及盆底疾病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向君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巢巨大囊腺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19岁,因饮食减少,腹部膨隆半年来我院就诊.自述近半年来自觉饮食逐渐减少,少食即觉饱胀,腹部稍显膨隆,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尚可,消瘦,腹部稍显膨隆,腹部触诊无压痛及反跳痛,叩诊呈浊音,听诊肠鸣音消失.超声检查:腹腔内呈巨大囊性无回声区(图1),上下径约350 mm,前后径约120 mm,透声性好,包膜光整,肿物后方回声增强.肝、脾等脏器位置明显上移,肝脏下缘平腋前线第6肋间.

    作者:孙建新;张亚雄;党笑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型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理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测量65例NAFLD患者的肝脏IBS各参数值,并根据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组)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NASH组),分析两组间及各组内IBS参数的差异.结果 NAFLD患者肝脏近、中、远场IBS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NAFL组肝脏近场IBS参数与远场IBS参数之比值显著大于NASH组两者之比值.NAFL组内,脂肪肝严重程度越高,其近场IBS参数值也越高(P<0.05);NASH组内,脂肪肝严重程度越高,肝脏近场IBS参数及其与远场IBS参数之比值间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 IBS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理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学刚;谢科;张怡;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

    目的 应用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特征.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病例组).应用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两组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增大指数(AI),并对所有受试者上述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病例组Eρ、β、PWVβ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C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A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的Eρ与β、PWVβ呈正相关(r=0.947、0.867,均P<0.01),Eρ、β、PWVβ与AC呈负相关(r=-0.541、-0.541、-0.518,均P<0.01),β与PWVβ呈正相关(P<0.01),AI与Eρ、β、PWVβ、AC无相关性.结论 回声跟踪技术能尽早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的改变,为临床定量评价血管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作者:杨晓丽;高义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