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范玉江;陈霞

关键词:针灸, 肉毒毒素, 甲钴胺片, 面肌痉挛,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针灸门诊就诊的面肌痉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片口服常规疗法,治疗组给予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甲钴胺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78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药膏外敷联合踝关节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石膏托固定、早期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作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1月后的VAS疼痛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踝关节肿胀消退率.结果 ①VAS疼痛评分:治疗1周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OFAS踝-后足评分:治疗1周后及治疗1月后,治疗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踝关节肿胀消退率:治疗1周后,对照组踝关节肿胀消退率高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月后,两组的踝关节肿胀消退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司裕;黎立;周泓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疆地区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依从性策略探讨

    新疆地区为艾滋病的高发区之一,因其地处祖国西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且多民族大聚集大杂居、人口流动性大,给艾滋病的临床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日益成为新疆地区艾滋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新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对如何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依从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兹以报告.

    作者:李静茹;马建萍;张颖;马秀兰;曾琳;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吐鲁番地区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医疗的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不均衡.为积极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号召,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发展,笔者先后下乡到吐鲁番市周边三个乡镇卫生院工作历时1年余,在与基层卫生人员团结协作过程中逐渐发现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进行了对策思索.

    作者:张冀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分型辨治乳腺增生病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分型辨治效果,探索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疗规律.方法 对昌吉州呼图壁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受中医干预辨证治疗的5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分型的中医辨治疗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肝郁气滞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满意度为91.30%;冲任失调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满意度为91.67%;痰瘀互结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治疗满意度为88.23%.各分型的中医辨治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分型辨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对乳腺增生病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证型进行分型辨治相对合理、易于掌握、适合推广.

    作者:杨成爱;朱方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脏腑论治不寐的临证体会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常将西医学的睡眠障碍归属于不寐病证范畴.不寐病症表现十分复杂,发病机制涉及多脏腑,临床辨治缠绵难愈,给患者生活及工作都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失眠虽有镇静安眠药,但其副作用、药物依赖性、成瘾性等问题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担忧和关注.曾斌芳教授对不寐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师从之,且在曾师不寐病从脾论治的传承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实践,提出不寐病从脏腑论治的临证理念,从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立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共飨同道.

    作者:郭红梅;郭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56例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的经络分布规律调查

    目的 观察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在经络的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对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56例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患者的病例临床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经久难退性皮损在经络的分布规律.结果 ①就经络而言,慢性湿疹经久难退性皮损在手阳明大肠经的分布多(占64.22%),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②就部位而言,经久难退性皮损在头、颈部、上肢分布居多.结论 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分布以阳经及其头、颈、上肢居多.其原因可能是阳经转枢气化功能异常有关,阳经津血不足则局部润泽微环境障碍.

    作者:侯婷婷;周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陈浩然先生“热温二十八将”

    陈浩然先生为近世“新疆四大名医”之一,行医六十余载,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效验卓著,擅长外感温病及内伤杂病,特别是疑难急危重症的诊治.于温病治则提出“十六字心法”,继承师传“热温二十八将”,并有所创新.笔者通过文献分析示出“热温二十八将”之变化,推测其缘由,阐释其内涵,并附陈老病案,旨在继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促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世坤;孙红友;王路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新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重要的病理基础,亦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文搜集整理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和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文献,初步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析总结了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常用药物和方法,并归纳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动态.

    作者:张亚琼;邓德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且术后腹胀的住院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多下床活动、床上翻身等方法缓解术后腹胀.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杰;韩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玉女煎加减治疗丙戊酸钠致严重消瘅病验案报道

    消瘅,中医消渴病证之古称,西医糖尿病与之有范畴隶属关系.近年来,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丙戊酸钠以其较好的临床疗效而日益成为一线用药,但其不良反应国内外临床研究文献时有报道.笔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以玉女煎加减治疗丙戊酸钠致严重消瘅病1例,兹作验案报道.

    作者:郭政钰;岳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王海云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经验撷萃

    王海云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工作30余年,对风湿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王教授指出其发病不过虚实两端.内因正气不足,包括气血两虚、阳气不足;外因风寒湿邪侵袭,情志失衡,内外合邪,发为此病.治疗上,多从风寒湿痹阻、阳虚寒凝、气血两虚三型立法辨治.笔者跟师十载,受益匪浅,兹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史睿;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药证直诀》肺系疾病临证特点浅析

    《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儿科医家钱乙所著,该书为我国现存早的儿科学专著,是中医儿科发展史上承前启后、具影响力的文献之一,对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通过对《小儿药证直决》的学习研究,从释义“肺主喘”、虚实辨证、肺与他脏关系三个方面探讨钱乙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经验.

    作者:于筠;程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此病症好发于10 ~ 40岁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文献报道的研究,发现温针灸在AS的治疗上有“简便廉效”的特色优势,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兹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乐;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脑卒中研究现状综述

    脑卒中(Stoke)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无论是城市或农村,脑血管病近年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目前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报告逐年增多,兹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娅妮;吕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王杰主任医师运用青蒿鳖甲汤验案举隅

    名老中医王杰老师业医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50余载,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善于化裁经方纯中医辨治内、妇、儿科常见病及疑难病,效如桴鼓.笔者有幸拜学于王老门下,临诊言教,侍诊抄方,受益匪浅.兹撰此文,总结王老运用青蒿鳖甲汤加减异病同治的典型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郑霞;葛新春;秦建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后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对于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但不同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间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就EH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的研究做个初步探讨.

    作者:马玉娇;林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中医学类实习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将来的服务对象是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病人,故其自身心理健康与否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2013至2016年在院实习的中医类学生实习前、中、后期使用SCL-90、SDS及SAS量表进行阶段性心理健康测评及干预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实习前期学生各种心理症状问题表现为严重,而抑郁症状与强迫症状是实习生三个阶段中存在的主要心理症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多部门联合,并运用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保障实习学习的顺利完成.

    作者:谢丽媛;潘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啤酒花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

    目的 确定啤酒花胶囊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啤酒花提取物进行处方前研究,测定其休止角、吸湿百分率和临界相对湿度,以崩解时间、吸湿百分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以辅料种类为因素、辅料用量为水平,应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啤酒花胶囊的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啤酒花提取物与混合辅料配比为1:2,淀粉与乳糖配比为4:1,用8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用量为0.10mL/g,硬脂酸镁用量为1%(0.01g/g).结论 优选得到的佳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马媛;安熙强;李志辉;张涛;赵婷婷;程江南;迟志岚;弓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性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和研究类型的系统评价

    目的 本文以大陆地区影响因子高、排名居前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三种中文医学核心期刊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表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文献为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病干预性临床研究文献的研究类型和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三大数据库收录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三个中文医学核心期刊在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表的有干预措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PICO指标分类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出题录674条,去除重复题录后为500条.通过全文筛选,排除4篇动物实验、47篇个案分析、17篇现状调查、351篇理论短文及报告简讯、16篇专家共识.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篇文献纳入系统评价,其中随机对照研究32篇,队列研究2篇,病例对照研究10篇,结局指标共有20个,试验随访超过1年的文献有5篇.结论 大陆地区的三种核心期刊报道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文献存在着研究设计的规范性、治疗策略的前沿性、结局指标的制定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有待提高.

    作者:马建军;许红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哈萨克医学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哈萨克药物学(第1版)》编写思考

    哈萨克药物学是研究哈萨克药物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哈萨克医药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哈萨克药物学(第1版)》为哈萨克医学高等教育本科系列教材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哈萨克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系统介绍哈萨克药物学的本科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从药用基源、药性理论到临床用药特点、用药规律等方面系统阐述哈萨克药物理论和临床应用.本教材设置哈萨克药物学总论(五章)、各论(二十一章),共二十六章,重点阐述哈萨克药物学传统常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来源的药物.药物条目按主要功效分类、系统排列,各类药物再按其应用情况酌分主次排列.药物条目由三个部分构成:①药物来源部分,包括每类药物原植物名、哈萨克药物名、拉丁学名,主要品种及其产地、生态、采集加工、药用部位等,如属常用药物则兼述其药材性状;②临床应用部分,包括药物性能、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和用量等,部分药物附述了同一植(动)物其他药用部位的功用;③实验研究部分,包括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本教材的组织编著、付梓刊行,将有力推动新疆野生药用资源的利用,对哈萨克医药学新药的开发意义重大.

    作者:新华·那比;毕肯·阿不得克里木;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