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玉琴;杜樱洁
《黄帝内经》中早记载了火针疗法,火针被称为“燔针”“粹针”,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对皮肤科、外科、神经科、骨科等科许多病症效果显著.
作者:李常佳;马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哈萨克药物学是研究哈萨克药物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哈萨克医药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哈萨克药物学(第1版)》为哈萨克医学高等教育本科系列教材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哈萨克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系统介绍哈萨克药物学的本科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从药用基源、药性理论到临床用药特点、用药规律等方面系统阐述哈萨克药物理论和临床应用.本教材设置哈萨克药物学总论(五章)、各论(二十一章),共二十六章,重点阐述哈萨克药物学传统常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来源的药物.药物条目按主要功效分类、系统排列,各类药物再按其应用情况酌分主次排列.药物条目由三个部分构成:①药物来源部分,包括每类药物原植物名、哈萨克药物名、拉丁学名,主要品种及其产地、生态、采集加工、药用部位等,如属常用药物则兼述其药材性状;②临床应用部分,包括药物性能、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和用量等,部分药物附述了同一植(动)物其他药用部位的功用;③实验研究部分,包括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本教材的组织编著、付梓刊行,将有力推动新疆野生药用资源的利用,对哈萨克医药学新药的开发意义重大.
作者:新华·那比;毕肯·阿不得克里木;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常将西医学的睡眠障碍归属于不寐病证范畴.不寐病症表现十分复杂,发病机制涉及多脏腑,临床辨治缠绵难愈,给患者生活及工作都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失眠虽有镇静安眠药,但其副作用、药物依赖性、成瘾性等问题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担忧和关注.曾斌芳教授对不寐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师从之,且在曾师不寐病从脾论治的传承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实践,提出不寐病从脏腑论治的临证理念,从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立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共飨同道.
作者:郭红梅;郭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在经络的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对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56例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患者的病例临床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经久难退性皮损在经络的分布规律.结果 ①就经络而言,慢性湿疹经久难退性皮损在手阳明大肠经的分布多(占64.22%),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②就部位而言,经久难退性皮损在头、颈部、上肢分布居多.结论 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分布以阳经及其头、颈、上肢居多.其原因可能是阳经转枢气化功能异常有关,阳经津血不足则局部润泽微环境障碍.
作者:侯婷婷;周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以大陆地区影响因子高、排名居前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三种中文医学核心期刊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表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文献为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病干预性临床研究文献的研究类型和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三大数据库收录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三个中文医学核心期刊在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表的有干预措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PICO指标分类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出题录674条,去除重复题录后为500条.通过全文筛选,排除4篇动物实验、47篇个案分析、17篇现状调查、351篇理论短文及报告简讯、16篇专家共识.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篇文献纳入系统评价,其中随机对照研究32篇,队列研究2篇,病例对照研究10篇,结局指标共有20个,试验随访超过1年的文献有5篇.结论 大陆地区的三种核心期刊报道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文献存在着研究设计的规范性、治疗策略的前沿性、结局指标的制定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有待提高.
作者:马建军;许红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分型辨治效果,探索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疗规律.方法 对昌吉州呼图壁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受中医干预辨证治疗的5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分型的中医辨治疗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肝郁气滞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满意度为91.30%;冲任失调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满意度为91.67%;痰瘀互结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治疗满意度为88.23%.各分型的中医辨治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分型辨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对乳腺增生病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证型进行分型辨治相对合理、易于掌握、适合推广.
作者:杨成爱;朱方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脑卒中(Stoke)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无论是城市或农村,脑血管病近年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目前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报告逐年增多,兹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娅妮;吕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其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往往会造成患者肢体功能、劳动能力、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损害,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比较优势,兹作综述.
作者:海秀珍;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以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外周关节炎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和肾等多系统损害,具有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病情顽固、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研究表明中医针药联合治疗AS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兹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人手,对近几年火针联合中药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进行总结.
作者:逯璐;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医疗的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不均衡.为积极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号召,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发展,笔者先后下乡到吐鲁番市周边三个乡镇卫生院工作历时1年余,在与基层卫生人员团结协作过程中逐渐发现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进行了对策思索.
作者:张冀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后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对于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但不同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间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就EH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的研究做个初步探讨.
作者:马玉娇;林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且术后腹胀的住院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多下床活动、床上翻身等方法缓解术后腹胀.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杰;韩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而老年期患者机体正气不足,皮肤的屏障保护、代谢及免疫功能下降,湿疹常表现出多样性皮疹,患处瘙痒剧烈,迁延难愈,严重的影响老年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老年性湿疹中医文献的研究,发现中医治疗老年性湿疹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比较优势,兹从病证诊断、病因病机、临床辨治等几个方面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景芸;罗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10~35%的患者出现上肢水肿.尽管肿瘤临床积累了大量经验来不断完善手术方式、术后治疗、锻炼以及病人自我管理,但缺乏统一的诊断分级标准,BCRL的早期漏诊率较高,因此BCRL日益成为国内外乳腺肿瘤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中医、西医对BCRL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兹对研究现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王珊珊;吕书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新疆地区为艾滋病的高发区之一,因其地处祖国西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且多民族大聚集大杂居、人口流动性大,给艾滋病的临床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日益成为新疆地区艾滋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新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对如何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依从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兹以报告.
作者:李静茹;马建萍;张颖;马秀兰;曾琳;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肝硬化属于中医的“胁痛”、“黄疽”、“积聚”、“鼓胀”等病症范畴.中医对于本病的临床辨治颇具特色.近年来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辅助检查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兹予综述.
作者:赵文芳;王宁;曾斌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王海云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工作30余年,对风湿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王教授指出其发病不过虚实两端.内因正气不足,包括气血两虚、阳气不足;外因风寒湿邪侵袭,情志失衡,内外合邪,发为此病.治疗上,多从风寒湿痹阻、阳虚寒凝、气血两虚三型立法辨治.笔者跟师十载,受益匪浅,兹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史睿;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现代医家对崩漏的理论研究、临床辨治现况.方法 结合闫宏宇老师对崩漏病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临床经验,查阅已出版或发表的现代中医妇科医家的专著、论文、医话、医案,进行整理、思辨和总结.结果 崩漏的主要病机是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临床上常见的崩漏治则治法有六:①塞流、澄源、复旧;②辨证分型治疗;③按照年龄分期治疗;④中药人工周期治疗;⑤针灸治疗;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论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崩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梦婕;闫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颌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但由于其涵盖的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复杂,临床实践性强,学生很难在较短的临床实习期间快速全面地掌握口腔正畸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何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思路,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是口腔正畸学教学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刘红;郭怡然;詹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此病症好发于10 ~ 40岁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文献报道的研究,发现温针灸在AS的治疗上有“简便廉效”的特色优势,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兹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乐;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