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爱;朱方勇
目的 运用中药联合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治疗RA的方法、途径及疗效.方法 采用SZ-88熏蒸治疗仪联合中医治疗RA,借助热力和药力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目的.收集阿勒泰地区城乡哈萨克族RA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内服联合熏蒸治疗、内服组、吾布拉组,三组患者均2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患者治疗前后主症、体征进行量化评分,同时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及健康指数调查(HAQ)进行评分,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内服联合吾布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组和吾布拉组.
作者:库谦·阿维泰;赵庆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确定啤酒花胶囊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啤酒花提取物进行处方前研究,测定其休止角、吸湿百分率和临界相对湿度,以崩解时间、吸湿百分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以辅料种类为因素、辅料用量为水平,应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啤酒花胶囊的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啤酒花提取物与混合辅料配比为1:2,淀粉与乳糖配比为4:1,用8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用量为0.10mL/g,硬脂酸镁用量为1%(0.01g/g).结论 优选得到的佳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马媛;安熙强;李志辉;张涛;赵婷婷;程江南;迟志岚;弓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此病症好发于10 ~ 40岁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文献报道的研究,发现温针灸在AS的治疗上有“简便廉效”的特色优势,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兹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乐;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其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往往会造成患者肢体功能、劳动能力、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损害,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比较优势,兹作综述.
作者:海秀珍;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在经络的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对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56例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患者的病例临床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经久难退性皮损在经络的分布规律.结果 ①就经络而言,慢性湿疹经久难退性皮损在手阳明大肠经的分布多(占64.22%),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②就部位而言,经久难退性皮损在头、颈部、上肢分布居多.结论 慢性湿疹所致经久难退性皮损分布以阳经及其头、颈、上肢居多.其原因可能是阳经转枢气化功能异常有关,阳经津血不足则局部润泽微环境障碍.
作者:侯婷婷;周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现代医家对崩漏的理论研究、临床辨治现况.方法 结合闫宏宇老师对崩漏病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临床经验,查阅已出版或发表的现代中医妇科医家的专著、论文、医话、医案,进行整理、思辨和总结.结果 崩漏的主要病机是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临床上常见的崩漏治则治法有六:①塞流、澄源、复旧;②辨证分型治疗;③按照年龄分期治疗;④中药人工周期治疗;⑤针灸治疗;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论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崩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梦婕;闫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更年期综合征为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引发卵巢功能减退或衰竭、性激素波动或减少,从而导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同时伴有神经、心理症状之综合病证.溢脉,亦称上鱼际脉,为刘绍武老师临证所总结,此脉象所主之病机为情志障碍、阴阳失调,所主之证候与现代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群高度相似.何复东主任医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溢脉灵活运用与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辨治之中,验之临床,获效颇丰,兹撰文以推广.
作者:糟玉琴;杜樱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医疗的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不均衡.为积极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号召,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发展,笔者先后下乡到吐鲁番市周边三个乡镇卫生院工作历时1年余,在与基层卫生人员团结协作过程中逐渐发现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进行了对策思索.
作者:张冀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颌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但由于其涵盖的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复杂,临床实践性强,学生很难在较短的临床实习期间快速全面地掌握口腔正畸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何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思路,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是口腔正畸学教学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刘红;郭怡然;詹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脑卒中(Stroke),属中医学“中风”病汪范畴,又名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突然起病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其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可导致功能障碍,尤以运动功能障碍即偏瘫为常见,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偏瘫呈百家争鸣之势,其方法多样,疗效肯定,兹以综述.
作者:朱晓卿;李和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哈萨克药物学是研究哈萨克药物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哈萨克医药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哈萨克药物学(第1版)》为哈萨克医学高等教育本科系列教材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哈萨克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系统介绍哈萨克药物学的本科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从药用基源、药性理论到临床用药特点、用药规律等方面系统阐述哈萨克药物理论和临床应用.本教材设置哈萨克药物学总论(五章)、各论(二十一章),共二十六章,重点阐述哈萨克药物学传统常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来源的药物.药物条目按主要功效分类、系统排列,各类药物再按其应用情况酌分主次排列.药物条目由三个部分构成:①药物来源部分,包括每类药物原植物名、哈萨克药物名、拉丁学名,主要品种及其产地、生态、采集加工、药用部位等,如属常用药物则兼述其药材性状;②临床应用部分,包括药物性能、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和用量等,部分药物附述了同一植(动)物其他药用部位的功用;③实验研究部分,包括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本教材的组织编著、付梓刊行,将有力推动新疆野生药用资源的利用,对哈萨克医药学新药的开发意义重大.
作者:新华·那比;毕肯·阿不得克里木;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将来的服务对象是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病人,故其自身心理健康与否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2013至2016年在院实习的中医类学生实习前、中、后期使用SCL-90、SDS及SAS量表进行阶段性心理健康测评及干预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实习前期学生各种心理症状问题表现为严重,而抑郁症状与强迫症状是实习生三个阶段中存在的主要心理症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多部门联合,并运用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保障实习学习的顺利完成.
作者:谢丽媛;潘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肝硬化属于中医的“胁痛”、“黄疽”、“积聚”、“鼓胀”等病症范畴.中医对于本病的临床辨治颇具特色.近年来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辅助检查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兹予综述.
作者:赵文芳;王宁;曾斌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儿科医家钱乙所著,该书为我国现存早的儿科学专著,是中医儿科发展史上承前启后、具影响力的文献之一,对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通过对《小儿药证直决》的学习研究,从释义“肺主喘”、虚实辨证、肺与他脏关系三个方面探讨钱乙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经验.
作者:于筠;程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重要的病理基础,亦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文搜集整理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和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文献,初步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析总结了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常用药物和方法,并归纳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动态.
作者:张亚琼;邓德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常将西医学的睡眠障碍归属于不寐病证范畴.不寐病症表现十分复杂,发病机制涉及多脏腑,临床辨治缠绵难愈,给患者生活及工作都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失眠虽有镇静安眠药,但其副作用、药物依赖性、成瘾性等问题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担忧和关注.曾斌芳教授对不寐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师从之,且在曾师不寐病从脾论治的传承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实践,提出不寐病从脏腑论治的临证理念,从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立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共飨同道.
作者:郭红梅;郭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而老年期患者机体正气不足,皮肤的屏障保护、代谢及免疫功能下降,湿疹常表现出多样性皮疹,患处瘙痒剧烈,迁延难愈,严重的影响老年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老年性湿疹中医文献的研究,发现中医治疗老年性湿疹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比较优势,兹从病证诊断、病因病机、临床辨治等几个方面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景芸;罗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损伤之一,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延缓康复进程,甚至导致患者摔倒而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平衡康复的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康复重视.本文对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李雪婷;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后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对于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但不同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间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就EH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的研究做个初步探讨.
作者:马玉娇;林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黄帝内经》中早记载了火针疗法,火针被称为“燔针”“粹针”,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对皮肤科、外科、神经科、骨科等科许多病症效果显著.
作者:李常佳;马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