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杨茜;林雪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 重要器官, 心血管危险因素, 肾脏结构和功能, 高血压肾损害, 临床表现, 心血管疾病, 血压调节, 血管重构, 动脉硬化, 动脉血压, 体循环, 靶器官, 病变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中动脉血压的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病.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主要病变为血管重构及动脉硬化,进而引起心、脑、肾等全身重要器官的损害,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平衡火罐法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平行罐法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平衡罐法隔2日1次,连续10次;对照组采用走罐法隔2日1次,连续10次.结果 治疗10次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结论 平衡罐法治疗颈背肌筋膜炎不仅有较好的疗效,还可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英;王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减少静脉输液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PDCA循环[1],减少防范与静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12月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不良,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析事件现状,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检查、反馈、整改与落实.结果 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保障静脉输液治疗安全.

    作者:李艳红;刘慧;敬文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心利水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B型钠尿肽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强心利水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中医症候、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影响.方法 收集120例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住院的符合脾肾阳虚型心衰患者,对其中医证候、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做初步调查,通过观察比较强心利水方对120例脾肾阳虚型心衰患者治疗前、后8周中医证候、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变化,分析强心利水方对脾肾阳虚型心衰患者的影响.结果 1)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降低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尤其在改善身肿尿少、畏寒肢冷、喘咳不能平卧、乏力气短等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心利水方能改善脾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建华;夏田;冯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纳入54例HIV感染者口服太芪培元颗粒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肝、肾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 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6个月后,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肌酐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服用中药复方制剂太芪培元颗粒治疗后,对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中的尿素氮不会产生影响;血常规中血小板下降,肾功能中肌酐有升高趋势.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建萍;孙金凤;舒占钧;马秀兰;张颖;曾琳;李静茹;孙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用“治未病”理论指导防治糖尿病的临床思路

    糖尿病是终生性的慢性疾病,本文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依据,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运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中,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不发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调节情绪,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学会自我管理,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章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领域中的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被广泛地应用在多种疾患的治疗中.本文通过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领域的灵活运用,来体现中医异病同治、辨证施治的思想.

    作者:陈玉;孙德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雪莲胶囊和葡立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雪莲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22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给予复方雪莲胶囊+葡立胶囊模拟剂;对照组112例,给予复方雪莲胶囊模拟剂+葡立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记录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疼痛VAS评分、关节功能分级、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同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中的各项指标,以及试验过程中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纳入终统计分析的患者209例,对照组102例,试验组107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疼痛VAS评分、关节功能分级、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雪莲胶囊在治疗寒湿痹组证引起的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倪爽爽;陈英;姜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桂枝茯苓丸男科病治验四则

    目的 探索辨证使用妇科名方桂枝茯苓丸治疗血瘀、湿浊、痰结所引起的精浊病、精癃病、子痈病、阳痿病等常见男科疾病的经验.方法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上述疾病,从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观察疗效.结果 本方治疗血瘀、湿浊、痰结所致男科病具有满意疗效.结论 桂枝茯苓丸作为妇科代表方,依据辨证论治及异病同治原则,经探索移治于男科病,初步证明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考虑进一步探索中医妇科理法方药在男科病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涛;王利军;德力木拉提;李杰;阿布都塞买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王杰主任医师活用补中益气汤之验

    王杰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事业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2年余,老师在治疗老年诸多疾病中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老师验案交流如下.

    作者:杨成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益气强心利水方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强心利水方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62例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住院的符合难治性心衰患者,对其症状、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做初步调查,通过观察比较益气强心利水方对62例难治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4周临床症状、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变化,分析益气强心利水方对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影响.结果 1)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降低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在改善身肿尿少、畏寒肢冷、喘咳不能平卧、乏力气短等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强心利水方能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B型钠尿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祝婕;刘源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诊断、手法治疗等方面入手,对近几年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刘文超;刘俊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辛芷滴鼻剂结合“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远期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本课题将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为辛芷滴鼻剂结合“三伏贴”组,该组于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1天开始给予穴位中药贴敷,每伏贴一次,每次贴4h.鼻腔每日滴辛芷滴鼻剂3次,1-2滴/次.第二组为单纯中药贴敷组.第三组为单纯外用滴鼻剂组.三组均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三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积分变化,评价其近期及远期的疗效.结果 治疗1月后三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治疗1年后,三组间疗效仍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三组治疗1年后的疗效较治疗1个月后有所提高.结论 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可靠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秀利;刘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泌尿系的主要表现,其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改善膀胱功能,预防随之面来不良后果成为了治疗此病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中、西医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研究进程中取得的成果.

    作者:徐元芳;肖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药巴那都克布祖热制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该制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提取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其次以干膏得率,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得到优提取工艺方案.结果 巴那都克布祖热制剂的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2倍水,浸泡4小时,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结论 本实验得出的佳提取工艺可为未来的制剂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关永强;古丽娜·沙比尔;阿迪力·艾斯托拉;石磊岭;凯撒·苏莱曼;马元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超声心动图教学中超声与病理学结合学习的意义

    本文依据美国医学教育家G.Miller提出的培养和评估临床能力标准化的金字塔原理中的四个阶段(Knows;Knows how;Show how;Does),提出在临床超声心动图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联系融合学习能力的实践方法.

    作者:李华;胡劼;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及测评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桥梁与纽带[1].开设方剂学的教学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门学科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百四十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通过对方剂理、法、方、药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保证能够掌握方剂的功效及药物组成,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燕;王晓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临床教学的点滴体会

    重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强调目前中医临床实习的重要性,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风医德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闫涛;王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结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从普通针刺法、灸法、温针灸、热敏灸、电针、火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综合疗法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更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广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

    作者:丁钰;刘智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 ~2015年在我院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患者72例,其中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患者3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33例,比较两种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38例有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7.44%;常规治疗组27例有效,其治疗有效率为81.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痂及脱痂时间比较,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景;李涛;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跟师刘继祖临证再叙

    刘继祖主任医师肆力医学,念年于兹,深谙中医之精神要义,治病灵机活法,常出奇制胜.正如徐洄溪云:“方之治病有定,病之变迁无穷定.知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庶能穷流溯源,病无遁情矣.”老师精在审证求因,辨证得当.幸跟师临证,享其辨析思路,愿与同道学习.

    作者:安乐君;安婼娜;齐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