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芳;肖艳
目的 探索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60例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据肩关节的评分标准,优46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创伤小,加强护理及康复,恢复较快.
作者:杨琴;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定悸汤对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辨证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间收治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患者56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比较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 对56例神经衰弱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后,经服用定悸汤及配合辅助性的饮食调理、生活规律化、增加娱乐活动,劳逸结合后,患者症状皆明显减轻,逐渐好转,直至痊愈.结论 定悸汤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综合征均能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全林;马骏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援物比类的渊源援物比类首见于《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是指两类事物联系比较,总结类似或相同之处,用已知推论未知.《素问·五脏生成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中医学将五脏六腑与自然规律及社会关系相类比推论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援物比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朴素认识方法,也是中医学广泛运用的思维方法.《素问·五运行大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即“天人合一”思想,用已知推断未知是中医理论实践创新的重要方法[1].
作者:高琦;王春华;李凯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导致脾虚、寒湿、湿热、气滞、阴亏、血瘀等病理因素紧密相关,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个人认为以八纲辨证为主,而且在上述辨证分型基础上,多久病及肾.治疗上多从虚,从实,或虚实夹杂论治,以八纲辨证为主,处方灵活多变,方随法出,法从证变.临床观察以气虚血瘀基本证型常见,故以益气活血为治则,兼夹证则随证加减,治疗的同时注重饮食调护.
作者:赵智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但以感觉神经为常见.DPN既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此次实验致力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进展研究,以求探索该病变的常见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为尽早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范佳;省格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远期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本课题将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为辛芷滴鼻剂结合“三伏贴”组,该组于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1天开始给予穴位中药贴敷,每伏贴一次,每次贴4h.鼻腔每日滴辛芷滴鼻剂3次,1-2滴/次.第二组为单纯中药贴敷组.第三组为单纯外用滴鼻剂组.三组均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三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积分变化,评价其近期及远期的疗效.结果 治疗1月后三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治疗1年后,三组间疗效仍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三组治疗1年后的疗效较治疗1个月后有所提高.结论 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可靠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秀利;刘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 ~2015年在我院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患者72例,其中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患者3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33例,比较两种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38例有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7.44%;常规治疗组27例有效,其治疗有效率为81.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痂及脱痂时间比较,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景;李涛;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该制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提取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其次以干膏得率,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得到优提取工艺方案.结果 巴那都克布祖热制剂的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2倍水,浸泡4小时,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结论 本实验得出的佳提取工艺可为未来的制剂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关永强;古丽娜·沙比尔;阿迪力·艾斯托拉;石磊岭;凯撒·苏莱曼;马元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是终生性的慢性疾病,本文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依据,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运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中,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不发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调节情绪,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学会自我管理,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章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刘继祖主任医师肆力医学,念年于兹,深谙中医之精神要义,治病灵机活法,常出奇制胜.正如徐洄溪云:“方之治病有定,病之变迁无穷定.知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庶能穷流溯源,病无遁情矣.”老师精在审证求因,辨证得当.幸跟师临证,享其辨析思路,愿与同道学习.
作者:安乐君;安婼娜;齐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门诊量约500人,为了使门诊的护理服务更贴心,更具有人性化,门诊导医工作缺一不可,它已深入人心,浅谈门诊导医工作的现状及策略.
作者:马玉珍;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辨证使用妇科名方桂枝茯苓丸治疗血瘀、湿浊、痰结所引起的精浊病、精癃病、子痈病、阳痿病等常见男科疾病的经验.方法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上述疾病,从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观察疗效.结果 本方治疗血瘀、湿浊、痰结所致男科病具有满意疗效.结论 桂枝茯苓丸作为妇科代表方,依据辨证论治及异病同治原则,经探索移治于男科病,初步证明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考虑进一步探索中医妇科理法方药在男科病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涛;王利军;德力木拉提;李杰;阿布都塞买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对哮喘病因、病机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宿痰内伏,痰瘀至喘,五脏致喘,先天禀赋不足,六淫、七情、劳逸、食复致喘,风痰致哮等,将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加以归纳总结,为哮喘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李东升;李风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25例)采用中医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2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9±3.0分),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2.9±6.1分),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慧平;何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而周围环境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主观感觉.笔者采用循环针法加耳三针治疗耳鸣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耳鸣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小25岁,大67岁,平均45岁;单侧发病20例,双侧10例.
作者:雷蕊;王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胃脘痛患者,对比分析中医中药治疗组40例与西医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二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4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中药降逆和胃、理气通腑法治疗,总有效率90%(36/40);对照组40例胃脘痛患者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80%(32/40),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中药降逆和胃、理气通腑法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同时可以标本兼治,优于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徐坦;许馨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依据美国医学教育家G.Miller提出的培养和评估临床能力标准化的金字塔原理中的四个阶段(Knows;Knows how;Show how;Does),提出在临床超声心动图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联系融合学习能力的实践方法.
作者:李华;胡劼;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熊氏改良术(外剥内扎术+内痔柱状缝扎术+原位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熊氏改良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疼痛、水肿、肛门溢液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方面(P>0.05)无显著差异.在术后出血、疼痛、水肿、肛门溢液潮湿、肛门瘙痒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熊氏改良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战斌;张波;白合提尼沙·阿地力;熊明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进入20世纪后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更加深入的研究,高脂血症作为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亦成为了探索的热点.而与此同时,相关中医药的研究也大量涌现.本文对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发展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临床参佐.
作者:王骁腾;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教育被称为终生教育,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据统计表明,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仅占1/3左右,还有2/3的知识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自学获得,医学生的学习更是这样,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者:孙国梁;宋志刚;吕发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