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王晓忠
糖尿病是终生性的慢性疾病,本文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依据,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运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中,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不发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调节情绪,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学会自我管理,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章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90后”护士是目前医院的新生力量,她们身上有着不同于以往年代人群的独特特点,给临床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近几年我院陆续招聘的90后护士群体进行分析,发现她们有着明显的共同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实际护理管理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培养“90后”护士的方法,有效的促进了“90后”护士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并降低了离职率.
作者:王红琳;郭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依据美国医学教育家G.Miller提出的培养和评估临床能力标准化的金字塔原理中的四个阶段(Knows;Knows how;Show how;Does),提出在临床超声心动图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联系融合学习能力的实践方法.
作者:李华;胡劼;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教育被称为终生教育,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据统计表明,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仅占1/3左右,还有2/3的知识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自学获得,医学生的学习更是这样,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者:孙国梁;宋志刚;吕发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纳入54例HIV感染者口服太芪培元颗粒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肝、肾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 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6个月后,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肌酐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服用中药复方制剂太芪培元颗粒治疗后,对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中的尿素氮不会产生影响;血常规中血小板下降,肾功能中肌酐有升高趋势.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建萍;孙金凤;舒占钧;马秀兰;张颖;曾琳;李静茹;孙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原因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被动性、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所以就要求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有行之有效的监管、凸显效果的培训学习;手术室护理执行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原则严把无菌关、还具有足够的责任心.目的 降低手术病人的风险,保证每位手术病人手术顺利.
作者:张颖;张恩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援物比类的渊源援物比类首见于《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是指两类事物联系比较,总结类似或相同之处,用已知推论未知.《素问·五脏生成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中医学将五脏六腑与自然规律及社会关系相类比推论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援物比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朴素认识方法,也是中医学广泛运用的思维方法.《素问·五运行大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即“天人合一”思想,用已知推断未知是中医理论实践创新的重要方法[1].
作者:高琦;王春华;李凯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患者在检查和治疗中对减轻痛苦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无痛人工流产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明显减轻了孕妇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10月实施无痛人流术的患者80例,术前以丙泊酚2.0mg/kg剂量实施麻醉诱导,推注丙泊酚(200mg/20mL),术前详细向孕妇介绍手术的过程、术中配合治疗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做好术中配合.术中、术后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注意出血量,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做好患者术后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合理饮食,1个月禁止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等.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流产综合征发生.
作者:高红霞;张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但以感觉神经为常见.DPN既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此次实验致力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进展研究,以求探索该病变的常见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为尽早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范佳;省格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吞咽是人类必须的基础生理活动,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已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由此所致的吞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致残率及病死率.本文就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作者:景荣华;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诊断、手法治疗等方面入手,对近几年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刘文超;刘俊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推拿学是中医学中具特色的学科之一,该课程需要授课者将推拿理论教学与手法的技能培养相融合,所以该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非常强.手法的规范及合理应用是准确进行临床诊断并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因此,应用型、创新型推拿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着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要重视推拿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作者:马鑫文;摆雪;沈明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环境、饮食、生活起居、运动、心理情绪护理.结果 除20例(3%)患者死于并发症,7例(1%)患者失联外,其余643例(96%)患者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结论 中医护理通过对糖尿病惠者非常有益的.
作者:雷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多点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重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重型肩周炎患者,以2%利多卡因20mL(加1/20万肾上腺素)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约15min后行肩周多点针刀松解,并做关节手法松解残余粘连.结果 痊愈50例,显效8例,有效率100%.结论 臂丛阻滞下多点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重型肩周炎,疗效确切.
作者:唐弘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门诊量约500人,为了使门诊的护理服务更贴心,更具有人性化,门诊导医工作缺一不可,它已深入人心,浅谈门诊导医工作的现状及策略.
作者:马玉珍;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人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85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简单随机分成对照组91例,治疗者94例,住院期间均予常规治疗(抗结核药物+胸腔穿刺引流术),而治疗组在引流术后同时辅助中药离子局部导入治疗,1日2次,疗程均为10天,观察残余胸水吸收情况及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明显吸收,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可明显促进残余胸水的吸收,以及减轻患者因胸膜粘连而引起的胸痛症状,提高疾病预后,故不失为结核性胸膜炎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作者:闫修友;苏东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黄芪桂枝五物汤被广泛地应用在多种疾患的治疗中.本文通过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领域的灵活运用,来体现中医异病同治、辨证施治的思想.
作者:陈玉;孙德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胃脘痛患者,对比分析中医中药治疗组40例与西医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二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4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中药降逆和胃、理气通腑法治疗,总有效率90%(36/40);对照组40例胃脘痛患者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80%(32/40),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中药降逆和胃、理气通腑法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同时可以标本兼治,优于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徐坦;许馨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远期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本课题将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为辛芷滴鼻剂结合“三伏贴”组,该组于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1天开始给予穴位中药贴敷,每伏贴一次,每次贴4h.鼻腔每日滴辛芷滴鼻剂3次,1-2滴/次.第二组为单纯中药贴敷组.第三组为单纯外用滴鼻剂组.三组均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三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积分变化,评价其近期及远期的疗效.结果 治疗1月后三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治疗1年后,三组间疗效仍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三组治疗1年后的疗效较治疗1个月后有所提高.结论 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可靠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秀利;刘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王杰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事业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2年余,老师在治疗老年诸多疾病中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老师验案交流如下.
作者:杨成爱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