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霞;张菊
目的 探讨对叶大戟种子油的超声辅助提取效果及其脂肪酸分析.方法 以出油率、酸值为指标,以石油醚、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不同极性溶剂为提取溶剂,选择佳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对叶大戟种子油,并采用GC-MS分析了对叶大戟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时,对叶大戟种子出油率高,其次为正己烷,低为二氯甲烷.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时,对叶大戟种子油酸值低,出油率高,色泽也明显小于其他溶剂;通过GC-MS检测发现,超声辅助提取对叶大戟种子油含有5种脂肪酸成分,含量分别为a-亚麻酸50.85%,亚油酸17.62%,油酸13.88%,棕榈酸5.61%,硬脂酸2.22%,其中a-亚麻酸含量高、其次为亚油酸、油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2.35%.结论 超声辅助提取对叶大戟种子油中a-亚麻酸、亚油酸、油酸被称为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作者:木太里普·吐逊;古丽扎·买买提;麦合苏木·艾克木;凯迪日耶·阿不力米提;姚明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平行罐法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平衡罐法隔2日1次,连续10次;对照组采用走罐法隔2日1次,连续10次.结果 治疗10次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结论 平衡罐法治疗颈背肌筋膜炎不仅有较好的疗效,还可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英;王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门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由医护人员、患方、医院、社会外部因素四个方面引起的医患沟通的障碍,为更好改善医患关系做准备.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共573例,对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对医患关系的总体认识、医德医风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医生和患者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评价有统计学差异(P=0.002).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评价,比医务人员的评价更差一些.由表2可见,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责任方认知是有差异的(P=0.000).表3可见,开大处方和滥开检查单是主要的表现问题.医患双方对医德医风表现问题的认知没有统计学差异(P=0.56).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调查表对当前医患关系的满意度,以及对医患矛盾成因的认识,研究缓解医患矛盾的对策.
作者:张太芳;郭震兵;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概述了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强调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用药、中西医结合等特殊中医药疗法.指出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必要性及优越性,同时强指急需制定严格的肠易激综合征科研标准以及临床观察标准,更好的指导临床潜方用药.
作者:张盼;曾斌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要课程.它既具有临床学科属性,又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温病学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中医学的必修课程.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要经常性的思考如何使学生掌握经典、学好经典、运用经典,并使形成性评价科学的融入经典教学之中.
作者:段沐含;黄刚;刘新;李靖;邓宁;黄雄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人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85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简单随机分成对照组91例,治疗者94例,住院期间均予常规治疗(抗结核药物+胸腔穿刺引流术),而治疗组在引流术后同时辅助中药离子局部导入治疗,1日2次,疗程均为10天,观察残余胸水吸收情况及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明显吸收,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可明显促进残余胸水的吸收,以及减轻患者因胸膜粘连而引起的胸痛症状,提高疾病预后,故不失为结核性胸膜炎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作者:闫修友;苏东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是终生性的慢性疾病,本文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依据,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运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中,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不发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调节情绪,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学会自我管理,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章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教育被称为终生教育,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据统计表明,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仅占1/3左右,还有2/3的知识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自学获得,医学生的学习更是这样,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者:孙国梁;宋志刚;吕发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很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高血压病发生的原因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压力增大,活动量减少,营养相对过剩,体重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高血压病患者40例,通过治疗与护理大部分患者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病情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明珠;罗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原因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被动性、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所以就要求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有行之有效的监管、凸显效果的培训学习;手术室护理执行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原则严把无菌关、还具有足够的责任心.目的 降低手术病人的风险,保证每位手术病人手术顺利.
作者:张颖;张恩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PDCA循环[1],减少防范与静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12月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不良,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析事件现状,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质量检查、反馈、整改与落实.结果 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保障静脉输液治疗安全.
作者:李艳红;刘慧;敬文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刘继祖主任医师肆力医学,念年于兹,深谙中医之精神要义,治病灵机活法,常出奇制胜.正如徐洄溪云:“方之治病有定,病之变迁无穷定.知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庶能穷流溯源,病无遁情矣.”老师精在审证求因,辨证得当.幸跟师临证,享其辨析思路,愿与同道学习.
作者:安乐君;安婼娜;齐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 ~2015年在我院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患者72例,其中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患者3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33例,比较两种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38例有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7.44%;常规治疗组27例有效,其治疗有效率为81.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痂及脱痂时间比较,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景;李涛;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采用小针刀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法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小针刀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磊;康麟;王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诊断、手法治疗等方面入手,对近几年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刘文超;刘俊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治未病”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高理想境界.本文以中医药“治未病”理论思想中的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传、病后防复的四大原则,分别在骨伤科疾病的防治过程中的运用进行叙述.通过运用治未病的前瞻性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病痛时间及降低临床的医疗成本.
作者:司裕;周泓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远期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本课题将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为辛芷滴鼻剂结合“三伏贴”组,该组于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1天开始给予穴位中药贴敷,每伏贴一次,每次贴4h.鼻腔每日滴辛芷滴鼻剂3次,1-2滴/次.第二组为单纯中药贴敷组.第三组为单纯外用滴鼻剂组.三组均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三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积分变化,评价其近期及远期的疗效.结果 治疗1月后三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治疗1年后,三组间疗效仍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三组治疗1年后的疗效较治疗1个月后有所提高.结论 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可靠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秀利;刘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从普通针刺法、灸法、温针灸、热敏灸、电针、火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综合疗法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更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广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
作者:丁钰;刘智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对哮喘病因、病机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宿痰内伏,痰瘀至喘,五脏致喘,先天禀赋不足,六淫、七情、劳逸、食复致喘,风痰致哮等,将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加以归纳总结,为哮喘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李东升;李风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门诊量约500人,为了使门诊的护理服务更贴心,更具有人性化,门诊导医工作缺一不可,它已深入人心,浅谈门诊导医工作的现状及策略.
作者:马玉珍;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