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结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68例观察

陈宁

关键词:抑郁症, 针刺疗法, 音乐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取穴:百会、内关、合谷、神门、三阴交.针刺同时配合音乐治疗,对照组仅单纯针刺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HAMD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6、8周周末HAMD总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法.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环境、饮食、生活起居、运动、心理情绪护理.结果 除20例(3%)患者死于并发症,7例(1%)患者失联外,其余643例(96%)患者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结论 中医护理通过对糖尿病惠者非常有益的.

    作者:雷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超声心动图教学中超声与病理学结合学习的意义

    本文依据美国医学教育家G.Miller提出的培养和评估临床能力标准化的金字塔原理中的四个阶段(Knows;Knows how;Show how;Does),提出在临床超声心动图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联系融合学习能力的实践方法.

    作者:李华;胡劼;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25例)采用中医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2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9±3.0分),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2.9±6.1分),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慧平;何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机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属于老年性疾病.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也逐年递增,但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本文以中医学理论基础为核心,以近代文献为依据,探讨及总结从古至今中医医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机理论,为日后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提供依据,并开辟一条新思路.

    作者:富雪婷;王尧;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绝经前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提供有效参考数据.方法 抽取到我院就诊的200名绝经前后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知道骨质疏松与激素有关仅占2.20%,知道诊断骨质疏松的常见方法仪占1.10%,知道女性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预防骨质疏松仅占0.70%;40~岁年龄组的认知情况好,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情况呈下降趋势;患者是否愿意采取预防措施、社区是否宣传、是否有从事医疗的家人朋友、是否晒太阳和年龄成为影响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加强骨质疏松知识宣传教育,让更多绝经后妇女能够积极地认识到骨质疏松的危害,主动地正确地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杨新军;吕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社区护理

    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面向社会、面向人类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社区护理是我国护理学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其工作重点是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本文重点阐述社区护理对于完善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

    作者:林吉萍;董翠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辛芷滴鼻剂结合“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远期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本课题将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为辛芷滴鼻剂结合“三伏贴”组,该组于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1天开始给予穴位中药贴敷,每伏贴一次,每次贴4h.鼻腔每日滴辛芷滴鼻剂3次,1-2滴/次.第二组为单纯中药贴敷组.第三组为单纯外用滴鼻剂组.三组均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三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积分变化,评价其近期及远期的疗效.结果 治疗1月后三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治疗1年后,三组间疗效仍有显著差异,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三组治疗1年后的疗效较治疗1个月后有所提高.结论 三伏贴疗法结合辛芷滴鼻剂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可靠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秀利;刘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门诊工作的现状及策略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门诊量约500人,为了使门诊的护理服务更贴心,更具有人性化,门诊导医工作缺一不可,它已深入人心,浅谈门诊导医工作的现状及策略.

    作者:马玉珍;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熊氏改良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熊氏改良术(外剥内扎术+内痔柱状缝扎术+原位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熊氏改良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疼痛、水肿、肛门溢液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方面(P>0.05)无显著差异.在术后出血、疼痛、水肿、肛门溢液潮湿、肛门瘙痒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熊氏改良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战斌;张波;白合提尼沙·阿地力;熊明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临床教学的点滴体会

    重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强调目前中医临床实习的重要性,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风医德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闫涛;王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疆药桑叶中三种氨基酸类成分的定性鉴别

    目的 建立新疆药桑叶中氨基酸类成分的薄层鉴别方法,为控制新疆药桑叶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新疆药桑叶中所含的白氨酸、苏氨酸、γ-氨基丁酸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灵敏、精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新疆药桑叶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朱卫敏;姚明達;贾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本文在强化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内容的理念下,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就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了初步的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观念需转变,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技能实训,继而才能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实用型中医学人才.

    作者:袁晓霞;辛小红;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结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从普通针刺法、灸法、温针灸、热敏灸、电针、火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综合疗法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更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广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

    作者:丁钰;刘智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对护士行为期待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并分析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期待的护士行为,为进一步改善冠脉支架术后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19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描述冠脉支架患者亲身的经历,捕捉真实的心理体验,并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归纳.结果 本研究将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期待的护士行为归纳为4个主题:病情告知、换位思考、心理疏导、信息传递.结论 研究和关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健康问题的同时,应建立以患者报告结局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倾听支架术后患者内心真实声音,权衡期待与行为,促进护理行为的改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斌;毛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药巴那都克布祖热制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该制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提取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其次以干膏得率,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得到优提取工艺方案.结果 巴那都克布祖热制剂的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2倍水,浸泡4小时,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结论 本实验得出的佳提取工艺可为未来的制剂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关永强;古丽娜·沙比尔;阿迪力·艾斯托拉;石磊岭;凯撒·苏莱曼;马元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推拿临床教学改革的关键

    推拿学是中医学中具特色的学科之一,该课程需要授课者将推拿理论教学与手法的技能培养相融合,所以该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非常强.手法的规范及合理应用是准确进行临床诊断并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因此,应用型、创新型推拿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着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要重视推拿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作者:马鑫文;摆雪;沈明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援物比类”在中医教学中的认识体会

    1 援物比类的渊源援物比类首见于《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是指两类事物联系比较,总结类似或相同之处,用已知推论未知.《素问·五脏生成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中医学将五脏六腑与自然规律及社会关系相类比推论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援物比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朴素认识方法,也是中医学广泛运用的思维方法.《素问·五运行大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即“天人合一”思想,用已知推断未知是中医理论实践创新的重要方法[1].

    作者:高琦;王春华;李凯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但以感觉神经为常见.DPN既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此次实验致力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进展研究,以求探索该病变的常见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为尽早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范佳;省格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锻炼

    目的 探索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60例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据肩关节的评分标准,优46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创伤小,加强护理及康复,恢复较快.

    作者:杨琴;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哮喘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对哮喘病因、病机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宿痰内伏,痰瘀至喘,五脏致喘,先天禀赋不足,六淫、七情、劳逸、食复致喘,风痰致哮等,将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加以归纳总结,为哮喘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李东升;李风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